分享

拉脱维亚锡古尔达印象/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12-29

    拉脱维亚锡古尔达印象

 托雷达城堡(摄于拉脱维亚)

未酉寅

    锡古尔达是拉脱维亚的古镇,坐落在高亚河畔,距离首都里加53公里,始建于1207年,面积18.2平方公里,海拔98米。

    一、独特的地形地貌。锡古尔达小镇有高低起伏的山岗,山虽不高,但起伏错落,全部为森林覆盖,高亚河在连绵山谷中蜿蜒。锡古尔达有“拉脱维亚的小瑞士”的美称,这是因为整个东欧、东北欧地区都是大平原,没有高山,甚至没有海拔较高的丘陵地区,唯独在锡古尔达地区,有可以称作山区的丘陵地形,一条河流还穿越而过,形成类似于瑞士的高山峡谷的地形地貌。这种东欧平原地区的少见地貌,成了游客喜爱的山地峡谷景观。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貌,以及茂密的森林,多样性的生物系统,使锡古尔达成为高亚国家公园所在地。高亚国家公园占地920平方公里,坐落在拉脱维亚中部心脏地带,一头连着古镇采西斯,一头连着古镇锡古尔达,锡古尔达与采西斯是高亚国家公园东西两个门户。高亚河横穿国家公园,如同血脉般滋养着栖息在这片流域的生灵,这里有900余种植物,将近150种鸟类和将近50种其他动物。这里森林密布、河水潺潺,湖水涟涟、山溪涓涓,风景宜人、气象变幻,草地如茵、花开四季。开车行进在公路上,两侧一会儿密林遮蔽天空,一会儿绵延草原一望无际,一会儿传统村舍排列两旁,一会儿河水蜿蜒傍路而流,一会儿牛羊成群漫游,一会儿飞禽结队掠过……国家公园内泥盆纪砂岩悬崖很有名。在高亚河岸边,悬崖高耸、拔地而起、陡峭如削,最高的悬崖有90米。

    这里也是拉脱维亚的户外运动之都,人们在这里徒步、骑马、划船、漂流、露营,在这里玩蹦极、跳伞等极限运动,特别是冬季,这里的滑雪、雪橇等运动十分流行。

    二、托雷达城堡。托雷达城堡建于1210年左右,是由里加大主教阿尔伯特和圣剑骑士团建立。从12世纪下半叶起,相继有不少日耳曼商人和天主教传教士来到波罗的海东部地区即今天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一带。随后十字军骑士也到来,用利剑征服这里,掠夺财富并传播天主教。1201年,来自德意志城市不莱梅的阿尔伯特大主教,来到拉脱维亚道加瓦河口,在这里建立了里加城。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个地方,阿尔伯特大主教将这个地区的十字军骑士团组织起来,成立了具有天主教色彩的军事组织——圣剑骑士团。1204年,罗马教皇诺森三世批准了圣剑骑士团的建立。尽管阿尔伯特大主教建立了圣剑骑士团,但并不能直接指挥圣剑骑士团,圣剑骑士团与阿尔伯特大主教一样,直接隶属于罗马教皇,所以阿尔伯特大主教只能与之合作。合作的分配格局是,圣剑骑士团与阿尔伯特大主教共同分享被征服的土地,所得税收阿尔伯特大主教得三分之二,圣剑骑士团得三分之一。1210年前后,阿尔伯特大主教率圣剑骑士团占领了距里加53公里的锡古尔达,作为自己的领地。在这里阿尔伯特大主教主持修建了坚固、宏大的托雷达城堡。这个城堡完全用红砖砌成,所以又称托雷达红砖城堡。城堡位于高亚河岸,建在一座小山上。托雷达城堡是主教的住地,也是主教的统治中心,还是军事防御工事。

    为什么在此建城堡作为统治中心和防御要塞?主要是托雷达城堡位于高亚河旁的山顶上,在冷兵器时代,山岗和河流构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在这里修建城堡易守难攻。这里也是到这一带开疆拓土的日耳曼人和生活在锡古尔达东部的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杀伐争夺的前线地带。从那时起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历史上的你争我夺,造成了高亚河沿岸筑起各个时期的城堡群。在这些城堡中,托雷达城堡最为壮观、雄伟。

    1236年圣剑骑士团响应教皇号召进军立陶宛,结果被立陶宛人重创。1236年9月22日,圣剑骑士团在今天立陶宛境内的苏勒河遭遇立陶宛人攻击,至少有50名骑士和2000多名士兵阵亡。这场战役被称为苏勒战役。1237年,圣剑骑士团的残部不得不与比其晚到这里的条顿骑士团合并,成为条顿骑士团所辖的利沃尼亚骑士团。到16世纪,条顿骑士团衰落,并在1525年的宗教改革中被解散,利沃尼亚骑士团又恢复了独立的地位。

    16世纪时,利沃尼亚地区(包括今天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地区)成为波罗的海沿岸列强争夺的焦点,波兰占领过这里,瑞典占领过这里,沙皇俄国占领过这里。由于锡古尔达地处利沃尼亚的中心地带,居于战略要地,所以,锡古尔达是争夺中的重中之重,而托雷达城堡又是必争之地。在这个时期,托雷达城堡的防御功能达到顶峰,现在残存的坚固城墙、厚厚的防御工事、复杂的城堡防御体系、四座高高竖立的瞭望塔楼、三座城堡的门楼大多是这个时期修建的。利沃尼亚骑士团持续与诸列强进行战斗,并在16世纪初成功打退了俄罗斯伊凡三世的进攻。到1558年,沙皇伊凡四世发动新利沃尼亚战争时,衰落的利沃尼亚骑士团最后被打散,其遗产被瓜分。

    18世纪初,利沃尼亚地区被沙皇俄国占领,从此托雷达城堡作为统治中心和防御要塞的功能都下降了。1776年,一场大火使得城堡中的木质建筑全部化为灰烬。20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城堡的结构,重建工作也自此开始,持续了25年,直到2012年才基本修完。修旧如旧,中世纪的古老城堡以一种岁月沧桑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城堡有护壕沟、城门、瞭望楼、地窑、炮楼、粮仓、酒窖等,有大主教居住和办公的建筑,有卫兵的住所,有当时官员的住处,有当时用作监狱的塔楼,塔楼内再现了当时关押、拷打犯人的场景,还有一个建于16世纪的浴室,浴室内只有一个穹顶,但仍然呈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在城堡内有一口井,建于15世纪,井深9米,这是拉脱维亚中世纪城堡中惟一保存下来的深井,井内水深达几十米,可容纳20吨水。这口井在18世纪被填平,1992年考古挖掘时被发现,并恢复了原样,现仍在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堡内当时有完整的供暖系统,现仍留有其残存部分。里加大主教曾经的住所,建筑的外墙还在,但里面的结构都毁坏了,重修时保留了全部的外墙,在建筑里面用木料按原结构建了三层,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陈列着在城堡挖掘出来的文物及有关历史文献。城堡内的另一处建筑内,反映了考古现场,以及城堡考古挖掘过程,展示了对城堡的保护理念和保护过程。城堡内有一座高耸的塔楼,沿着塔楼的曲折而狭窄的楼梯转圈攀援而上,顶层是一个圆形的平台,透过四周的眺望口,可以一览高亚河的两岸风光,密林向远处延伸,河流时隐时现,近处是地毯式的草坪,挺拔高大的白桦林,明镜般的小湖,宛若一片世外桃源。在城堡内有大量的断壁残垣,这种残缺的美、废墟的美,无声地诉说着它的历史变迁、时代沧桑。在城堡废墟里,有一个露天剧场,每年都在这里举办歌剧节和音乐会。

    在城堡外,有一处不起眼的老建筑,房子不大,只有一层,里面有五六间房。这里现在办成了民俗博物馆,里面展出了中世纪居民使用的劳动工具、生活器皿、服饰穿戴等。

    三、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诞生地。离托雷达城堡不远处有一个教堂,建于1750年。这是一个木结构小教堂,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了,但仍然保持着原址原貌。这是拉脱维亚保护最好、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至今这座教堂还服务于教区的信众。

    在教堂旁边有一座墓地,墓碑上写着“Turaida Rose 1601—1620”,意思是“托雷达玫瑰1601—1620年”。这个被称为“托雷达玫瑰”的少女,名叫麦吉·格蕾夫(Maiji Greif)。她是锡古尔达人,是一个孤儿。相传在瑞典与波兰战争期间,1601年在一场战斗后托雷达城堡的佣人在死人堆里发现了一个才几周大的女婴,便收养了她。十多年后,她长成了一个远近驰名的美女,并爱上了城堡的园丁维克托(Viktor)。她与维克托经常在托雷达城堡附近的古特玛尼斯崖洞约会。当时,这里已被波兰军队占领,驻扎在这里的一个波兰军官看上了她,但她拒绝了他的求爱。一天,波兰军官伪造了维克托的信将她骗到洞穴中,当麦吉来到洞穴中,发现不是维克托而是波兰军官,知道自己上当了。当波兰军官对她非礼时,她急中生智,从脖子上解下围巾,对波兰军官说这条围巾是一个“神奇的围巾”,戴上它可以刀枪不入。她可以将这条围巾送给波兰军官,但必须放她走。波兰军官仍然用剑刺死了她。人们将这个为爱而死的少女埋葬,并为她取了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托雷达玫瑰”,现在她的坟墓上已长出一棵高大的树木,似乎是“托雷达玫瑰”的爱情结晶。虽然这个17世纪的故事以悲剧收场,但这个忠贞不渝的爱情传说至今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来此祭奠、追念,特别是许多新婚夫妇来此献花,见证彼此忠贞的爱情,宣誓一辈子不弃不离。

    古特玛尼斯崖洞作为“托雷达玫瑰”与情人约会之处,也作为她的献身之地,吸引无数游客来此凭吊。古特玛尼斯崖洞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岩洞,深19米,宽12米,高10米。这是一处有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岩洞,洞壁上有很多古时的岩画,这些岩画有的是绘画、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洞壁内有大量17世纪以来的壁刻,刻满了几个世纪来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情侣的名字以及他们海誓山盟的誓言。岩洞内有一洼水池,里面储有岩石上滴下的山泉,泉水从水池中溢出,形成一条小溪流出洞外。溪水很小,只有几十厘米宽,溪水流得很缓,但绵绵不绝,似乎在不断地叙述着这个令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据说溪水可以延年益寿,所以不少游客到此要喝上一口,甚至带走一瓶溪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