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云锦居士 2019-12-30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22岁之前在老家湘西上小学、当兵,22岁赤手空拳闯荡北京,几年时间就靠写作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32岁写出流芳后世的《边城》,后半生转到文物研究领域,又写出了填补我国物质文化史空白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沈从文生于1902年,他的前半生,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建国之后,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各种政治运动又一波连着一波。按理说,他专心写作、研究学问的时间并不多,可是,他勤勉努力、把工作当作人生第一要务,硬是用手中的一支笔,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作品。更为难得的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宁愿以命相抗,也不因外力的影响而改变初衷,从而笑到了最后。

一、文学创作要独立,既不能依附于政治,也不能和商业联姻。

在沈从文的心里,文学创作是一种独立的活动,我手写我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一旦和政治、商业挂起钩来,文学的独立性将不复存在。

在《从文小说习作选》的代序中,他说:

“我除了用文字捕捉感觉于事象以外,俨然与外界隔绝,不相粘附。我以为应当如此,必需如此。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需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达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独断!”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这样的追求,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所以,看到那些不怎么纯粹的创作者,他就忍不住要说。他看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坛上,有很多“玩票白相的文学家”,他们对待创作不认真,不老老实实花心思写作品,老想着借助其它手段从作品以外获得“成功”。

“这类人在上海寄生于书店、报馆、官办的杂志,在北京则寄生于大学、中学,以及种种教育机关中”,这样的人,不论是依附于商业还是政治,因为要依附于人,所以就要“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这样的创作者,就失去了独立、自由创作的本钱,那么,他们写出来的作品,就不再具有独立性。

沈从文对文学创作独立性的追求在别人眼里简直到了迂腐的程度。

1939年,为了配合抗战,很多作家都结合当时的形势写了一些宣传抗战的作品,他说,在当前,用文字做“宣传”工作,固然值得重视,但是,另外一些作家,也特别值得注意,他们好像很沉默、很冷静,远离了“宣传”的空气,然而,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他们都是对中华民族的优劣作更深的探讨。他们重在尽职,尽一个中国国民在国家忧患存亡之际所能尽的本分。“他们在沉默中所需要的坚忍毅力,和最前线的兵士品德,完全一致。”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他讲的是不是大实话?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他这样的言论,无疑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他不管,他只一门心思抓紧一切时间干好自己的工作,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

沈从文苦苦坚守文学创作的独立和自由,其实是和他本人的性格分不开的。

二、做人要有个性,有追求,认准的事,哪怕别人都不理解,也要坚持。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这话用在沈从文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沈从文是一个认死理的人。你说他不知变通也好,说他不与时俱进也罢,反正,作为一个执拗的“乡下人”,他有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这个标准一旦确定,就再不会改。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就曾说过,你不要看沈从文那么善良、温和,他不想做的事,你刀子架到脖子上他也不会做。

不能不说,钱先生是真正理解沈从文先生的人。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对沈从文来说,一生中最大的事应该是创作吧。自从做出用文字养活自己的决定之后,他不管是教书还是编书,创作的事是他始终坚持的。可是,到了建国前后,整个的创作风气变得要迎合时代的需要,这跟他的创作主张不一致,他该怎么办?

内心的激烈冲突让他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认为自己的坚守没有错,是时代错了。可是,找谁去说这个理?别人都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什么只有你不能?坚守……跟风……左冲右突中,他还是没能突出重围,他选择了自杀,先是割破动脉,又喝下大量煤油。他用自绝于世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追求。

庆幸,他被救活了。死了一次的沈从文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只是不再写小说。他改行做了文物研究员,在别人看不上眼的花花草草、盆盆罐罐中,他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更是曾经作为国礼,送给到访的外国元首。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在时代面前,任何人可能都是渺小的,可是,在沈从文生活的那个时代,他不仅显得特立独行,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那个时代的背景前,他的身影从历史中站立了起来。这个身影超越了历史的层层迷雾之后,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越来越显出他的独特的价值。

沈从文去世后,骨灰安葬在故乡的听涛山下,他的墓碑正面,刻着他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墓碑背面,镌刻着他的妻妹张充和撰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以个人之力对抗大时代,本以为他会输,没想到他笑到了最后

这幅挽联,可以说极其中肯地评价了沈从文其人其文。

今天,我们再读沈从文其人其文,不禁会深深感慨:以一己之力与时代抗衡,舍沈从文其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