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花间挹香 2019-12-31

凡古代之时尚,多以宫廷贵族为引领。

前人论述,以及今人认知观念中,唐代乃是中国古代时尚的顶尖。因有唐一代,女性自由颇大,故穿衣大胆,风格多变。又能出入自由,游山玩水加蹴鞠。则露面的机会较多,类似于今人可以以视频平台展示自己。

曝光即多,则容易引人注目,仿效者多,也便容易引领时尚。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实际上,唐代衣饰材料发展并不如后世,衣饰设计变化上有限,主要是华丽之极。好看的颜色总是能引人瞩目的,所以这才有了唐之风流。其实唐代衣饰,但从花样、精致方面来说,并比不上宋代。

宋代衣饰颇具时代特点,而且衣饰材料发展之快,令人咋舌。材料发展得多而快,衣饰便富有变化,特点鲜明。而民间也可以引领时尚,和尚、女道士也不例外。

01.宋代时装尚“轻”,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曹植《洛神赋》中说,“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宋代女子穿衣,大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态,她们穿起衣服来,有一种缥缈如烟之感,从而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宋代女子爱极了那种很薄的纱罗,穿在身上,轻如烟雾。飘飘出门,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这种衣衫,装饰不多。但感觉极美。轻美!顶多配个香囊,也不累赘,何况“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那感觉,啧啧啧!再看看襟袖上,空惹的啼痕。

真是心都醉了。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据沈从文的考据,大宋引领时装时尚的衣服,大致有三个样式:

1.官服。大袖长袍,头上戴平翅纱帽。

2.便服。软翅幞头小袖圆领,脚下是练鞋(方便平时起居的鞋子)。

3.遗老皇冠之服。合领大袖宽袍,深色材料缘边,头上是高巾子。据说高巾子是苏东坡发明的,流行极广,叫“东坡巾”。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男仆要戴曲翅幞头,其他人不限制。婢女丫鬟,头上要梳鬟或者丫角,所以叫丫鬟嘛。也可以束起来,弄得像一个银锭子。但不管什么发型,都得紧贴耳边。

可见男性衣饰,也尚“轻”,不像唐代那么宽袍大袖,非常累赘。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宋代衣饰赏

02.宋代衣饰颜色多变,大胆而有创意

唐代我们说过了,一味尚华丽。风格上限制颇多。但到了宋代,衣饰却风格多变,多了清雅潇洒。

颜色便有很大的区别。

在衣着配色上,唐代主要以青碧红蓝为主色,但柘黄色为最高贵的,红紫次之,蓝绿之色为第三等,在唐代,如果穿黑褐色的衣服,基本上是地位最低的,但如果穿白衣,那等于没地位,所以“白衣”已是穷酸鬼的代称。小说中的文士穿白色衣服,因为穷酸。还有个词叫“白衣卿相”,这是说落魄的词人柳永的。

习惯上,唐代衣服以泥金银作对称花鸟为主题画。

宋代则不然,粉紫、黝紫、葱白、沉香、褐色等,无不具备,很是大胆,甚至因为清明扫墓穿白衣裙,曾流行过“孝装”,一身缟素。

宋太祖赵匡胤是黄袍加身上位的,他以一国之君的权势,重新制定了衣服的制度,光衣带的等级就有 28 种!

为什么我们所见的影视剧中,皇帝的龙袍都是黄色的?因为宋太祖赵匡胤规定了,黄色只能皇帝专用,其他人等,穿了就是犯罪,家中藏有黄锦之类,属于谋逆之罪。这个是从宋代开始的。所以,宋以前的影视剧中如以这一条为“谋逆”之罪,那便是胡说了。

史书中记载,赵匡胤灭西蜀和南唐后,因为蜀绣名闻天下,太祖皇帝一下子得到了锦缎彩帛数百万匹。

宋太祖兴奋极了,他做了一个大胆的时装秀——

选禁军两万多名,组成“时装仪仗队”。从旗帜到武器、乐器全部“化妆”,人员衣服以织绣染不同材料装扮,以等级、颜色、花纹来排序,号称“绣衣卤薄”,并绘制大图,上面有详细说明,称为《绣衣卤薄图记》。

这队伍“模特”鼎盛时期,有三万多人。排场可比巴黎时装周大太多了。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宋太祖赵匡胤的超大型“时装秀”

这是皇帝带头搞得时装艺术,自然轰动天下。于是宋人穿衣,十分讲究。

宋代的朝廷专门有做“时装”规划的设计师,每年都要赠送亲王大臣锦缎袍料,花色便有七个等级。当然,每逢重大节日,这种御赐时装,必须穿。

至于皇后公主们,更加奢侈张扬,因为她们是引领时尚的重要源头。

03.宋代衣饰之讲究、华美、复杂,冠绝古今

在宋代,一般情况下,宫廷里的这些姑娘太太贵族们的衣服,多数都要加上真珠绣饰,甚至坐的椅子的披脚踏垫也用真珠绣。

要的就是四个字——讲究、华美。

这种讲究、华美,需要复杂的工艺来支撑。所以,宋代衣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复杂。

宋代贵族妇女的家便服装,要瘦,要长,最流行的是一种罩在裙子外面的类似民国时期小袖对襟瓜子式的大衣。

而衣服上的花纹,早已“今非昨比”,非常多,比唐代的多出甚多。唐代衣服花纹,是以图案为主的,宋代直接改成写生的折枝花样。各种颜色相间,粉紫、黝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等。

配合起来使用,主色色调非常明显,简直美极了。

最讲究的是头饰。譬如凤冠。

宋代宫廷女子的凤冠,讲究用金翠珠玉做成种种花样,那名为“王母队”的凤冠,在一顶“冠”上,竟然讲了王母蟠桃盛宴的故事。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王母队”,注意看头冠之上,各种人物,是王母蟠桃会

这哪里是戴冠?简直是在头上作大型文艺表演。

而且,最高级的“王母队”,后面还要加几个镶珠嵌玉的长翅膀,一直垂到肩,这就叫“等肩冠”。

三国时曹植《洛神赋》写洛水神女,说她的发型,是“云髻峨峨”。

这描述是很难想象的,但女人们是绝对不会放弃美的。最先是唐代的宫廷女道士,把自己打扮得像龙女仙女,模仿“云髻峨峨”。到宋代,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宋代女子的头上,简直百花斗奇,无奇不有。

飞鸟展翅,已是基本要求。甚至有重叠堆砌,做成一个花塔的样子,上面再加上紫罗盖头,像极了牡丹花“重楼子”。

也有高达三尺的云髻,宫中民间,流行不止。后来大宋官方觉得,这样高下去不是个事儿,女人们的头发怕是会戳破天的,干脆下令禁止,发髻之高,一律不准超过尺寸。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元世祖的皇后,头戴姑姑冠,便是宋传下来的

04.连和尚也在追求时尚美,流行风是趋势,周边地区也受影响

有宋一代,连和尚的衣饰,都是高级得很。随便找几个高级大师,往台上一站,绝对可以秒杀巴黎时装周。

一般我们认为,和尚爱穿黄衣,譬如金黄的袈裟。但大宋的高级和尚,袈裟颜色,崇尚紫色,胸前一侧还有一个绊带,以小玉环勾住,下面缀着一片金锦。名为“拔遮那环”。连西藏的喇嘛们都看着羡慕,于是,西藏的大喇嘛们也开始效仿,流传后世。

宋代的女道士,都很奇特,她们不爱化妆,那些画画的人,画宋代采灵芝的仙女,那仙女竟然是村女的装束!

至于少数民族妇女,更加花样繁多。

大宋是个多民族共存的环境。大体局面是,西有西夏,北有大辽,西南有吐蕃,南有大理,还有西州回鹘,黄头回鹘,黑汗等国。

在它的边疆,敦煌一代,还在流行唐代风气,头发主要用六金钗制,就是在最大的蓬鬓两侧,各斜插两个花钗,稍微横着一点。

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副笄六珈”。

唐女子爱用额黄靥子,大宋女子已经对这个没兴趣,但西北女子偏爱,有的几乎贴满脸。

西夏的姑娘们多了一份干飒,她们穿着唐式翻领胡服,斜领上有精美的刺绣,腰间束鞢带,上挂着小刀、小囊、小火石。简直就是个“女武神”!

女真、契丹等族,各有风格,但不及大宋繁复。

05.民间女子也能引领穿衣时尚

北宋初年之时,蜀地、江南彩绸闻名天下,而四川女子(川妹子)和江南女子又都能歌善舞。这是原产地啊,所以她们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装束上引领时尚,开风气之先。

这是以前朝代中,宫廷贵族作为时尚引领者所难以想象的。

不信我们读两首宋词就知道了。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宋 柳永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宝奁开,美鉴静,一掬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寻思前事,小屏风、仍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柔桑密、又过春蚕。正阴晴天气,更瞑色相兼。佳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宋 欧阳修 《于飞乐·宝奁开》

你看那霓裳促遍,再看那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能不令万人断肠?

你看那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像不像话中江南?这样的女子,这样的衣服,怎能不空教、草解宜男?

阴晴天气,瞑色相兼,碎月筛帘,一派轻烟朦胧的美。

那时候,她们的衣服还保留了一点唐代大袖长服的习惯,但她们爱瘦呀,这就是上文说过的那个偏瘦偏长的新装。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有时候也剑走偏锋,不但要瘦,且反“轻”之道而行之,要“重”。加上翻领小袖齐膝外衣,弄成对襟式,外加上两条窄窄的袖领。然后,用三角形的翻领,袖口比较小——有点像初唐时的胡服。

但已经别是一番风味了。苗条秀挺,极是美观。

宋代民间还流行过一种装束,最大的特点是,要加披帛——有点类似围巾!腰带打结很讲究,要结一个彩绶,做成种种不同的连环结,其余的下垂,或正面垂下,或侧面垂下。特别好看。

宋代时尚时装秀有多美?唐代也不如——大宋时装的文化特点

至于那些民间艺术家们,比如伎人,他们是明星,服装更是种类变化反复。宫中的乐妓,有一定的规定,可以识别。

比如作玉兰花苞式发髻,穿小袖对襟长衫的,这就属于一般官婢,三四线的明星。

民间就比较开放,杂剧中那些人物,有时候山花插头,就唱起来了。

也有奇特的打扮,有一个歌女,戴了一个毛茸茸的小貂帽子,遮住眉额。据说这种美非常倾倒男人。

古代美人画中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唐代那种仙女、龙女之类,裙带飞扬轻举,美则美矣,但是拖沓。不现实,除非腾云驾雾,穿起来绝对不方便。

宋代的衣饰,就很注重实用了——当然,宋代女子做头发不算,她们的发髻复杂的吓人。

衣服上,宋人很讲究美,也讲究实用,省材料,穿着便于行动。所以,柳永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是那种轻如烟雾的淡淡忧伤,像那山抹微云,能令人时常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