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堪称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之作,由于该书对三国时代乱世的精彩描述,以至于无数人将其视作三国正史。实际上,该书对那些有历史依据的人物、事件、场面、细节描写,也没有逃脱虚构这一小说根本手法。其中,关羽就是书中虚构成分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关羽出场最多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正文对关羽的记载不过1140余字,和其他武将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在三国演义》全书120回中,以他为回目的就有15回,回目上未出现关羽名字而实际上写到关羽的文字更是不胜枚举,即使与书中出场时间最长的刘备相比也不遑多让。 《三国演义》中与关羽有关的典故颇多,许多都被后世传为美谈,如表现其高超武艺的“关公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表现其忠义的“土城约三事”、“千里走单骑”;表现其胆色过人的“单刀赴会”;表现其统兵之能的“水淹七军”等等,其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更是让他成为忠义典范。 刘备等人都有外号,关羽则是尊称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推崇还有一个例证,就是对人物的称呼方面。《三国演义》中对刘备、诸葛亮多称其字,张飞有时称字、有时称名,称名多于称字,而关羽不同,他与刘备等人同时出场时称字,单独描写时则称“公”。人物自称时,刘备、诸葛亮、张飞都称名字,而关羽则是“关某”。 此外,《三国演义》中刘备等多数蜀汉君臣都有侮辱性的外号,如刘备、张飞分别被吕布骂作“大耳儿”、“环眼贼”,诸葛亮则被曹操、周瑜称为“诸葛村夫”。能够幸免于难的也就赵云和关羽二人,而其中赵云仅被曹操称为“长坂英雄”,而关羽被多人称呼“美髯公”或“关公”。而在以曹魏为正朔的《三国志》中,能称“公”的是往往是曹操。 关羽之外其他人都有硬伤,无法过多美化 由于《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具有强烈的“拥刘贬曹”思想,因此蜀汉集团的中心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自然成为其着重赞颂讴歌的对象。但其中刘备贵为主君,不能经常到前线拼杀,加上自身智谋和武艺有限,实在无法过多着墨。 诸葛亮、赵云虽然一个智计无双、一个勇冠三军,无奈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稍晚;张飞虽然与关羽几乎同时出场,但其人性格暴躁、嗜酒如命,又专好鞭挞士卒,并因此丧命,粗莽武夫的形象早已人尽皆知,神笔如罗贯中者也实在不能为其遮掩太多。因此,美化蜀汉君臣的着重点就只能突出表现在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