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有毒  望君三思

 hudip 2019-12-31

文 / 水心,人资部落签约作者,签约讲师

01

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学习大平台、照搬大平台的人事管理、体系、流程,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重灾区”,而且还乐此不疲。

阿里、腾讯、华为,是经常被模仿、被学习的对象,尤其是华为。

打开与HR相关地微博、头条、公众号,输入“华为”,你会发现,几乎全部是号召学习华为的文章和字眼:

“学习华为狼性管理、学习华为股权模式、我们向华为学习什么、学习任正非格局”等等都是高频出现,甚至一些公众号专门开设微课,学习华为。

我不反对学习,不反对学习大平台,因为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问题是:

喊出“学习华为”的口号,至少有五年了吧,五年后的今天哪家企业成为了第二个“阿里、”,哪家企业成为了第二个“腾讯”,又有哪家公司成为了第二个“华为”?

一个都没有!

反倒是,不少企业在所谓的“学习华为”之后,依旧不温不火,甚至不少企业在“学习华为”之后,开始出现下坡路,最后无奈以倒闭告终。

02

首先,“华为”们是没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模式、企业文化都是没问题的,否则也不会成为万众仰慕的对象,更不会代表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企业之林。

错就错在,你学习的方法、方式有问题,而最根本的是:

盲目的学习、盲目的迷信,盲目的生搬硬套!!

对比下面三个原因,看看你“学习华为”失败的原因在哪。

1

盲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华为、阿里的领导力、学习型组织、竞争机制等管理理念确实做的错,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于是,很多小公司开始学习,模仿阿里办企业大学、开设企业图书馆、举办企业内部交流会、设置企业读书墙,并将员工学习的表现、参与活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只是,这些活动、交流会越来越沦为形式,越来越浮于表面,大家只是读书会之前看上几眼,讨论也是陈词滥调、要么是对公司的吹嘘,要么是随便应和。

大家感觉越来越无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业务部门常常抱怨,于是“学习型组织”渐渐成为大家心中的负担。

直到这些活动、计划被叫停的时候,你才发现:公司还只是一家创业型公司,业务还不稳定,公司满打满算才80人。

2

只见一木,不见森林

谷歌的OKR曾经一度被热捧,可是你知道向来反对教条式管理的谷歌,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考核工具吗?

小米的“去KPI”曾经也刷屏,但是你觉得“去KPI”真的就意味着企业很宽松,没有任何管理制度,没有任何考核了吗?

华为的“狼性管理”被无数企业追捧,任正非的确把很多管理者骂哭,可是你看到任正非写公开信让离职员工回来吗?

管理是门艺术,如果你只是简单复制,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3

只见其形,不得其神

很多年前的杭州街头,阿里的一位女程序员走在街头,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不顾路人的眼光,直接坐在垃圾桶边,打开背包,开始写代码。

这个故事曾经火爆一时,至今也能感动很多企业家。

他们认为这是阿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起到的作用,于是在企业内部开始推广企业文化、价值观。

他们怎么推广?

每天的晨会、早会、晚会宣读价值观、使命感、责任心,感恩心,如此,你确定能换来有激情的员工吗?

企业文化不是喊口号,不是强行灌输,背后有很多东西在支撑。

阿里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薪酬高、福利好,住房基金、集体婚礼、期权,这些你都有吗?

03

很多HR、老板往往痴迷于“华为们”的管理模式,天真的认为只要模仿、套用了这些企业的制度、流程、模式,就能平步青云,成为这样的企业,走向成功。

更要命的是,在盲目的学习、模仿的时候,还说出连自己都感动的理由:

阿里、华为都用这一套,我不用,难道不想成为这样的企业吗?不想成为这样的企业家吗?

想法是不错,理由也确实“惊天地、泣鬼神”。

只是他们忽略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道理。

无数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

盲目的学习和生搬硬套,只会让企业在失败的路上渐行渐远。

“学习有毒,望君三思”!送给所有的HR和企业老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