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师报》2020新年献词:那些具有变革勇气的教师,是最美的年度面孔

 美文云中飞 2020-01-01

让课堂看见孩子!

让学校看见改变!

让教育看见未来!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转眼,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对于中国教师报而言,每年的新年特刊,都像是一次盛大的年度检阅。读者心怀期待,编者心有所持。

“中国课改观察”特刊就是盘点过去一年“有温度的事件”和“有价值的成果”,同时,汇集业界不同层面“有立场的表达”。要完成好这份年终答卷,显然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从2019年开始,我们把坚持了10年的课改观察从一个周刊的坚持,扩容、升级为一份特刊的分量。这是深耕,也是再出发,更是“教师视角,课改立场”办报理念的践行。以长期主义精神做一件事,就是努力用时间来沉淀一幅生动的课改画卷。

诚者致远,行者常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一幅温暖的画面值得回看:有着24年教学经验的厦门实验小学教师潘品瑛在自己的课堂上说得越来越少,眼睛和耳朵却更加忙碌。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她越来越迷恋对学生表达的倾听,并且把自己的学生拉入了课堂研究的行列。

所谓“课堂里的革命”不是闭上嘴巴这么简单,而是在认识了教育的复杂性之后,依然愿意投身改变。教师只有理解了复杂的教育世界,才能真正保持敬畏,回到简单。这是教师变革的勇气,也是课改人的必选题。当教师和学生站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共建课堂的时候,课改就有了更清晰的坐标,教育才可能真正“回到简单”。

一间教室里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现场与学生对话的那个人。课改所有的答案都汇聚在生动的教育现场。一旦把观察的视角切回到课堂现场,所有的看见和表达都会是鲜活而生动。所以,那些具有变革勇气的教师,通常是最美的年度面孔。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密集出台的文件里,弥漫着对“好教育”“好课程”“好课堂”的描述;而在最广阔的实践领域,总是涌动着基层不断创新的力量,流传着教育变革的好声音、好故事。这便决定了今年的“回首”与“展望”、“观察”与“预判”,注定是一项写满美好的工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我们跨入2020年的门槛,让我们再一次对过去进行一次反思,对未来展开一次想象——期待在课改旅程里,更多教师把专业发展锁定在读懂孩子、读懂学习、读懂自己、读懂课程上;期待“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课堂样态不断生长;期待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与美好相逢。

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份特刊来表达一份媒体对课改人的敬意,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从这份特刊里读出研究者、实践者、媒体人的课改表达,读出方向和初心。

一份特刊的努力和所有课改人的努力一样,都是为了——

让课堂看见孩子!

让学校看见改变!

让教育看见未来!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