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以至延续到朝鲜战争中,无论是八路军、解放军各大野战军还志愿军,在总体上装备都处于劣势,所以我军很少与敌进行正面的阵地战,而在运动中追求集中优势兵力予敌杀伤,而在运动战中,伏击战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伏击战因为其作战特点的原因,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地形制定战术,而在各种地形中(山地、丛林甚至平原),多山地区无疑是最适合伏击战的地形。 在山地伏击战中,一般情况下是敌方的行军路线夹在两山之间,这样我方就可以埋伏于两侧山上待机,并对敌人发动居高临下的进攻,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日军眼中的八路军“一流的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就是打破这种常规的一次战斗。 神头岭伏击战发生于1938年3月16日,作战部队为八路军129师386旅陈庚所部,并以385旅769团予以配合,此战歼灭日军1500人,俘虏8人,缴获长短枪 550 余支,而八路军仅伤亡240人。 那么这一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战斗背景 1938年初,日军攻占太原之后,山西北部已经全告沦陷,日军则开始加紧对山西南部的进攻。 不久,日军从同蒲铁路正面和平汉铁路、道清铁路方面大举会攻晋南,以临汾、运城一带为目标的行动已展开,并且迅速占领了东阳关,直打到长治,情势愈加恶化。 为了给予正面战场以强有力的策应,八路军129师罢目光投向了从平汉铁路上的邯郸经过武安、涉县、东阳关、黎城、潞城到长治这一条公路。这条公路早已被敌人打通,成了他们的主要交通线。 战前部署 1938年3月,八路军129师决心在潞城到黎城中间的这段公路上打一次伏击战。 具体的战术思路以“吸打敌援”为核心,以368旅作为伏击日军的主力,而以385旅768团佯攻黎城,吸引潞城方面的日军增援,并在其增援途中将之歼灭。 但是虽然129师有着具体的作战部署,但是并没有指定给386旅一个具体的伏击地点,而是决定由陈庚自己选择合适的伏击地点。 在伏击战中,合适的战场选择是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经358旅研究决定,把伏击位置选择在了潞城和黎城之间的神头村西侧。根据地图显示,日军由潞城增援黎城所必经之路两侧为高山,是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形。 但是实际考察之后却发现地图出现了重大的错误,此处的公路并不在山下,而是修在了山头村东侧的山岭上。山岭宽度不过一二百米,公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除了紧贴路边有一些国民党军队以前修筑的旧工事,再无任何隐蔽物。 这样的地形,部队不易隐蔽,又难于展开。陈庚认真分析了地形和敌情后,决定将伏击地点由神头村西改在山岭,理由如下: 山岭虽然不便隐蔽(别处又无更好地形可供利用),但伏击部队能充分利用旧工事隐蔽,严密伪装;同时,也给日军汽车、骑兵运动和展开造成很多不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而战斗的结果也证明,再这样一个并不是常规伏击战会选择的战场上伏击日军,的确起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针对这次伏击战,陈庚做了如下部署; 以771 团、772团主力一左一右埋伏在路北;以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一带,以一个连向潞城东北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以第 772 团 3 营担任潞 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 战斗经过 3月15日傍晚,部队开始向伏击地区进发,于次日拂晓进入该地区并快速完成隐蔽,又要求部队不得对设伏地区的任何地形特征造成破坏,并且设伏部队每个团、营除了一名战士在外警戒,任何人不许露头。 3月16日4时,我第769团第1营突入黎城城内,与敌展开激战。在得知潞城、黎城及涉县之敌均已出援之后,即主动撤至黎城西北乔家庄地区。 而在386旅的主阵地,由于隐蔽良好,增援日军在最近不足十米的地方都未能发现八路军的踪迹,在让过了日军的先头警戒部队之后,对日军发通突然袭击,随后对日军主力纵队进行穿插分割,趁其陷入混乱并且因为地形因素难以快速展开兵力的时候与其进行近战格斗,并顺利将日军歼灭。 而潞城和黎城的援敌由于陈赓布置的伏兵阻击,无法前来支援。日军在资料里承认,这次战斗是八路军“一流的伏击战”。 之所以神头岭伏击战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这和陈庚的反常用兵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一般情况下,敌人行军途中必定对途中两侧山岭大加警惕,但是若两侧并无险要地形,则会放松警惕。陈庚就是巧妙利用了这一心理,以国民党的旧工事为依托,打出了这样的漂亮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