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技术】拯救你的网球技术[5]

 limaping图书馆 2020-01-03

【深度技术】拯救你的网球技术

[5]解读双反击球的秘码

 【课程内容】很多读者留言求发双反技术的文章,关于双反技术,策划已久,手头的素材也积累不少。学员中由于比赛过度用力手腕受伤来接受纠错的,在教她们通过动力链产生速度之外,重要的就是练习双反技术。

解读双反击球的密码

    在正文之前,先探讨一些在文中我不会涉及的方面:

    首先,双反对于初学者,是比正手还要容易学的。我在幼儿的教学中,基本都是双反开始,学会打球非常容易。

    那么,再说说握拍。我不否认,同一握法能打所有的球,但那不叫技术,叫对付;这种讨论方法不是交流,是抬杠。双反的握法给一个精确定义较麻烦。我更喜欢叫自然式握法。

     初学者来说,自然握法就是,右手还是打正手的握拍,左手自然的对称搭握在拍柄上就可以了。

     对于进阶者,自然式握法就是在左手自然握好后,反侧转身时,右手也转到自然舒适的把面上。你越想极端后引拍,转握把面就就越极端一些。

[1]分腿垫步

打反手时,最先要做的是一个良好的分腿垫步。落地时分腿曲膝,保持身体平衡。手要向前伸出,眼睛紧盯来球。

落地后,看球球已来到反手侧,她做的动作是,转换拍面,转肩平举球拍到左侧。

    在这里,略做一下提醒,是她的脚和脚,我经常强调的一个要领是:侧身不侧脚,转肩不转头。她的脚是有前掌为轴做了微转,是在身体重心移引起的被动调整,而不是主动转动。这是一个移动平衡步。

 

[2]后挥

  这时我要做的是一体转。是由肩转动引发的。球拍举在手腕之上,一起侧向后转。重量转向外侧,后腿负重蓄力。

  喜欢挑字眼的朋友注意一下,双反击球时,后腿是右腿。好吧,再来看一看美女的一体转。

这时的一体转不是手或脚发动的,是肩发动的:肩的带动使球拍后挥,90度的转肩使腰部有“上发条“的缠绕效果,脚在这里充当平衡的作用。

两个部位是用来蓄力的,即后腿和腰。大肌肉群的蓄力是能量和速度的主要来源。 

双脚的位置动作姿态。左脚弓步负重,右脚点立平衡。业余玩家的右腿此时可能不会弯曲,这就是反手打球困难的原因。挺直了右腿,是无法用身体发力的。总感觉到反手是外星人技术,不是自己的。

[3]坠拍

【挥拍段】在重量转移到后腿上之后,你的腰部开始准备转动向球。坠拍是前挥的段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的动作。如果你能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暂时放过,接着看下面的动作。

注意一下演示的动作,她是把球拍在轨迹的关键点上进行了停留,让你增加记忆。正如标题注解中所说,把球拍放入滑道中。
在这个动作中,身体其它部分没有过多动作,保持平衡即可,眼睛紧盯着球。
球拍的下坠并没有双臂肌肉的用力,而是重力的作用,将高举拍得到的势能最好的转换成动能的过程。 
 

[4]击球点

【前挥段】上前脚,即右脚,这个过程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上脚后球拍前拉。实际做起来没有这么难。蹬脚,送胯,转肩带动球拍前挥,这是个动力链。看看她的双臂和你的有什么不同吗?她前面侧转时自然的转换了右手的握位,所以前臂能自然伸直在击球点。
无论怎样的握拍方式,最理想的总是在击球时你双臂能自然伸展的位置。

到达击球点是一个球拍由低到高的挥程。
你的注意力应该在她的脚上,后腿有个压蹬动作,体重由后脚向前脚的转移就是把重量作用到球上。
物理学中的动能转换公式:身体质量*侧移速度=球质量*球速。如果这时你不腿发软的话,就把那小球球打出法拉力的速度来。
再看一看连贯的击球动作。

高举拍面略侧后倾,这时前脚上步的。前脚着地后即蹬转右腿,带动腰部的侧转。这时有一个非常易犯的错误是,转腰过度,或者有些人索性是转屁股,动作非常的过火。

动力链的传递一定是前一环的停转在中立位置导致后一环的速度接续。

触球时,不是把球抬起,也不是滑过,而是刷过,更确切些说,球拍滚过球的正后部
 

[5]随挥

从低到高的挥拍路径,击球后结束在最高点上球拍穿过右肩到后背。

随挥时后脚有一个跟随。后脚跟随对齐或反超都是对的。这跟回球的线路有关系和击球站位有关系。
 

[6]现代反手要素

现代网球在力量、速度、旋转和移动方面获得了极度的提高,基于以下要素:东方/西方式握拍,旋转和力量,更开放的站位,左手主导。

在侧转的同时,转换握拍。转换的方法是左手自然搭成西方式,右手转到反东方式位置。

上旋和力量:更多的通过步法移动、身体动力链击球,体重转移入球等方式提供最大的旋转和力量。

更开放的站位:以传统的关闭式反手不同的是,半开放式、开放式击球方式在动力链能量传递、快速回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左手主导:左手主导的方式,让双反打起来更像左手的正手击球。这样优势在于,在双反特有的力量优势基础上,强化了正手特有的变化和控制,使反手更像一个强力正手。
 

[7]反手训练方法

【左侧练习】我发现青少年球员在打反手时偏弱,通过这个左侧练习加强她们的左手,开放站位击球,加大引拍角度。

    在这个左手持拍的练习中,要注意手肘远离体外,下坠拍头,击打球的外侧。

右手加上,双手握拍。开始前挥时,下降拍头,体重在后腿上。

后腿的蹬转,将身体的重量转入击球。完成身体能量向球的作用。

 

[8]大角度

 在中前场打大角度球到发球格里时,要注意这样的挥拍要领:挥拍穿过身体,击打球更外侧一些,下降拍头更多,施加的上旋也更强。

拍头下降很低,挥拍轨迹是下向上穿过身体。

强烈的上旋挥击:注意以下她的手腕的更多。


[9]抵御Inside Out

双反的非常重要且困难的任务是抵御对手的Inside Out攻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角度线路。另一种是深弧度线路。

反手对拉出浅或出慢时且高球时,很容易遭到对手的Inside平击大角度进攻。

快速相持中,对方快速到位,就可能会打出Inside out的深弧线球。
 

[10]步法

对抗大角度球,需要很好的移动步法。

这个步法是在分腿垫步后,接一个快速的启动步,然后在嚓嚓嚓节奏步后,外脚刹车负重蓄力。

紧接着外脚蹬地,体重转向入球。在顺势转向平衡后,以交叉步接二个侧滑后回位。

重点是在最后的外脚支撑能不能获得平衡是发力的关键。

爆发的第一步启动。

外侧脚负重蓄力。
 

借势回位:交叉步接侧滑步。

在回击平角度球时,握拍会有一些不同。我们需要做一些握拍上的改变。把左手转向大陆式一些,让拍面略开放一点。

挥拍方式变成了这个样子。很熟悉吧,我不加描述了,跟着练习就行了。


[11]落点

回击前两种球时,落点的控制也是有区别的。这是回到球网中间最低位置,落点较浅。

这是回击深斜线,到球场较深的位置,把对手拉出场地外。

回击Down The Line就不讲了,那是一种冒险性打法。需要训练的积累。
回击前一种线路时,球拍转握到大陆式。

球拍击球是低于球。

瞄准斜穿场地的线路。

对于深斜线路,要做好下面的准备:首先是跑到球的后面拿球。跑到位后,外侧腿下屈以平衡和蓄力。

外侧腿,即左腿的制动和负重蓄力是动力链的关键环节。

外脚有落地向内,即跨步入球。

击球后是连续的侧滑步回位。
有一种情况非常普遍。就是你跑到围网时,球还是有点高。如果你试图下压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就是,缓解打法。

跑到球的后面拿球、上旋打击、在球背面拉一个高抛线。

触球时刷球的背面向上。
 

[附A]反手技术视频

    IMG反手技术讲解。[内含单反教程]



 【写后感】详细的听完,制作,编辑完这节文章,不知不觉已三天过去了。天气冷了,正常的网球训练有点难,本周安排了学员的游泳训练。

IMG的网球课程视频,虽然短小,却很精辟。这是我在教程中第二次采用其视频。非常容易被大学忽略的事实是,它看起来像个预告片。

制作的微文更通俗易懂点,是行易网球的追求目标。如果能对你的网球训练起到帮助作用,请在下面赞赏作者。以对我们辛勤付出的回报。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转发网球群和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爱上网球,走入网球。

有些观点,如果和你现有的认知不一致,请放弃争执,到场地上试一下,可能收获更多。

本期教程后面追加了行易网球训练卡。这是行易网球教练训练时专用的卡面,正面是训练方法,背面是教案。网球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前有计划,事后有追踪。出现水平反复时可以追溯,在能快速突破瓶,成功进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