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写下一首分手诗,通篇是虎狼之词,杀气腾腾地流传了两千多年

 昵称413468 2020-01-04

唐诗宋词里的爱情令人动情,它可以轰轰烈烈,它可以不声不响,它可以百转千回,它可以寸断柔肠,可一旦分手之后,便只剩下万恨千愁无处遣藏。爱的力量非常强大,能够使人接纳一切,可同时它又非常渺小,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粒都无法容忍。

月抛柳影,挥别年少,所谓刻骨铭心的爱,就是在这种时刻里发生的,而相濡以沫的男女是体会不到的。虽然古代长期奉行三妻四妾的婚姻制度,但在大多数女子心中,还是由衷希望那个男人只对自己一人牵肠挂肚,所以这才有了怨恨,这才有了今天的故事。

如果对方执意分手,你会写下怎样的句子?卓文君对司马相如挥泪“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下定决心抛去心中眷恋;唐代《放妻协议》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之句,缔造了一曲和平分手的典范;仓央嘉措曾写下“安得与君相决绝,免叫生死作相思”之句,誓约今生不再相见。

这些分手誓词都令人敬佩,放下执念,剥开沉思,将一个人从记忆中抹去,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然而当它们碰到了下面这首分手诗,那便是小巫见大巫,就显得平和多了。这首诗出自汉代女子之手,大胆泼辣却韵味十足,大家共赏之。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是一首乐府诗,因其语言犀利、情感沛发,读起来颇有味道。女子开篇以“有所思”起兴,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南岸,为了遥寄情意她向情郎送去了“双珠玳瑁簪”,还特意用玉件装饰它。发簪是女人日夜陪伴之物,自然能作定情信物。大家可别小看了这支发簪,因为它是这首诗的主角,马上就要开始一场恢弘大气的表演!

从女子对发簪的精心装扮来看,她是十分爱男子的,其相思之浓度极为深切。然而簪子还未寄出,不幸的消息却突然传来:“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付出的爱有多少,失去时的恨就有多少。情郎喜新厌旧,竟移情别恋,女子顿时怒火满腔,她当即决定亲手粉碎这份爱。

“双珠玳瑁簪”是这份爱的见证,而且从材料方面来说也价值不菲,可女子却一下子变成了暴力狂:“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拉杂”,拉扯折断;“摧烧”,拆散焚烧;“扬其灰”,将簪子的“骨灰”迎风扬掉!读至此处,不免心生感慨,只能喟叹此女子真狠啊!

要分手,定情信物扔掉便是,但女子却定要其粉身碎骨,可见她对男子的怨恨有多么深。此外,一句“摧烧之,当风扬其灰”简直令人心惊胆寒,甚至使人不禁怀疑,她是单纯地发泄于簪子,还是一种隐喻,她真正希望将这种操作付诸于情郎身上?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个成语叫“挫骨扬灰”,恍惚间竟不知何故。

“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暴力图卷,女子发疯一般“虐待”簪子的画面如在眼前,其激愤其仇恨可见一斑。这之后女子才说出目的:“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这手啊,分定了!

接下来,自“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开始到最后结尾共5句,应是女子对前面暴力行为所做出的解释:当初相好的时候,闹得鸡飞狗跳,家里人都知道了,如今却……唉!窗外秋风在夜晚嘶吼得厉害,等到天亮后,我会知道怎么做的!

“鸡鸣狗吠”,是指当初二人恋爱非常高调,众人皆知,而今却分手,女子今后还怎么抬得起头?所以她才说“东方须臾高知之”,那么天亮后她会怎么做?小解猜测她性格泼烈,应该会选择自尽。

女子前文对发簪的暴行也是一种伏笔,如此激烈的隐喻,要么是她死,要么是他亡。读完整首诗有种杀气腾腾的感觉,如虎狼之词,令人怖畏。只能道一句,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无生端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