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在读美国小说《斯通纳》的时候,正好和朋友讨论一个问题:自己将来的墓志铭应该怎么写?朋友说,有一种墓志铭特别绝望,就是“生于,毕业于,工作于,死于”,没了。王珊说,我死的时候,可不想这么无聊,但无聊、平凡似乎又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斯通纳,看上去就是这么一个庸常的人。 王珊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期待后文是不是会出现类似“走上人生巅峰”的剧情反转,然而,并没有。作者在一开始就为斯通纳写好了墓志铭:他在一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凝聚一生心血的一部研究中世纪文献的手稿,在图书馆书架上无人问津。 然而,“定义”他失败的是我们,斯通纳自己呢? 半个世纪前的“失败者” 斯通纳的一生乏善可陈,用一段话就可以概括: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某个乡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原以为将继承父业的他突然被推荐上了大学,又阴差阳错地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与妻子难以沟通,与上司不和,相继遭遇了恩师死亡、同事在一战中阵亡、父母辞世、岳父自杀、女婿在二战中阵亡。难得遇到两情相悦的女同事,生命中唯一的亮色也因对方在道德压力下的离别而黯淡下去。最后,斯通纳死了。 作者约翰·威廉斯发表《斯通纳》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是美国的嬉皮士闹革命的时代,轰轰烈烈。但作为大学教师的威廉斯,却写了这样一部朴实无华的作品。《斯通纳》的第一版只印了2000册,直到威廉斯去世,卖了不到1万册。然而,近半个世纪后,这本书在欧洲大陆被重新发掘,人口不到1700万的荷兰就售出了50多万册。 《斯通纳》中译本策划编辑龚琦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因为2006年《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推荐。“读完之后,非常痛苦,又非常释然。”龚琦说,“它谈及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无论是50年前的美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大家都有一种感受: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这个时代发生的一切可以和自己无关,产生关系的方式只取决于自己。” 《斯通纳》中文版译者杨向荣说:“在一个革命年代,这本不极端的书在呐喊声中被淹没。当社会趋于稳定,生活回归日常,我们才去重新关注日常中的悲剧,因为日常的异化正在侵蚀我们。” “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龚琦念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这是她作为读者的最大感受,“50年前没人愿意看《斯通纳》,因为这本书出生得太早了。” 龚琦透露,《斯通纳》中译本出版后,两周之后就决定加印,目前已是第4次印刷,销量超过10万册。时间和国界都没有放弃这个半个世纪前的失败者。 杨向荣说:“这样的命运也许是对严肃作品的奖赏,只是这样的奖赏来得略微有些迟。” 无法改变生活,就与之共处 “情节简单——故事基本都发生在大学校园,语言简单——没有任何脱离叙述需要的自我狂欢,这种圣经般的单纯,让《斯通纳》的可阐释范围相对宽广。”杨向荣说。 浏览完斯通纳的一生,眼前或许会闪过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里那个农村大学生,一直在努力,从未得到过回报;《世间已无陈金芳》里的农村姑娘,烈火烹油般地生活过,最终一败涂地。 但斯通纳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失败者”。 临终前,斯通纳冷静、理智地反思起自己这辈子看上去难以回避的失败:他曾经希望拥有友谊和亲密——他曾有两个朋友,一个无谓地死去,一个远远地退缩;他曾想得到婚姻带来的平静、持续的激情——他也曾得到过,但不知如何处理,然后已然消亡;他曾经想要爱——他拥有过,然后又放弃了。 读者耶桑说:“斯通纳是个活得很明白的人,对工作是,对爱情也是。他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意识到自己没有选择的选择,意识到婚姻的失败……道理都懂,可它改变不了什么。他没有改变生活,他只是选择生活,与之共处,然后,物我相忘。” 读者王梦看完《斯通纳》,“哭成傻狗”。“突然看了这样一个典范:既不反抗也不妥协,既不上进也不放弃追求;把所有的力气都内向使,建筑一个持续一生的工程——一部研究中世纪文献的手稿。他死了,这个工程也就没了,其实在他活着的时候,也没人欣赏。”王梦说,“但是,他居然心理很平衡。他是一个毫无自我又完全为自己而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过了失败的一生,但还是认真地活着。” 龚琦说:“斯通纳活过,而有些人,只是没有死。” 对美好事物的质朴追求 杨向荣评价《斯通纳》是一本“风格正派”的小说。作者立意很正:斯通纳经历的悲剧没有丝毫怪诞的成分,全都来自生活日常;作者对爱情、婚姻、疾病、生死这些人生要素的描写,抱着非常严肃的态度,尽管斯通纳的一生没有灿烂过,但读完后,让人感觉并不悲观。 杨向荣说:“斯通纳有自己的非宗教的信仰,在面对挫折、疾病、死亡这些人生必然要经历的苦难时,没有慌张,没有焦虑,用自己的善良和坚韧去坦然迎接。从这个角度,他是一个成功者。” 杨向荣觉得,《斯通纳》是一部教你如何与人生的悲苦相处的励志书,只不过不像大部分励志书那样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励志书都是鼓舞人‘向上’,但‘向上’要建立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上。日常生活处处弥漫的不是美梦,而是艰苦。《斯通纳》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美梦一一撕破。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一直是隐忍、向上的,融化掉种种挫折。” 里尔克说过:“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龚琦说:“斯通纳,Stoner,隐忍得像石头一样的生活,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司空见惯。而现在大众秉持的信念是我们要追求完美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看到斯通纳这样一个角色,这种信念就变得让人惊奇。” 王珊读《斯通纳》的时候,想起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一部小说《刺猬的优雅》。人见人嫌的公寓门房勒妮,27年来在一栋住满达官显贵、精英分子的高级公寓里,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装笨、扮丑、耍粗俗是她每天必须谨守的本分。在掩人耳目的背后,她的心灵密室却塞满了胡塞尔现象学、弗洛伊德、中世纪哲学…… “我们在上大学时特别看不起的一个唯唯诺诺的老教授,他年轻时是不是也有一段故事呢?”王珊说。 王珊觉得很难给《斯通纳》这本书归纳一个中心思想。“虽然他在一些方面特别失败,但他骨子里有一种质朴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死亡的那一刻回首,觉得这一生没有白过。如果让他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一定不会那么绝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