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咽痒咳嗽案的六经辨治

 华华YHBH0207 2020-01-05

一位亲戚咽痒咳嗽,主要症状:无汗,不怕风,不怕冷,干咳、咽喉有黏痰、咳不出、吞不下,风吹咳甚,舌淡、苔白、水滑,大便正常,小便微黄,其他无不适。

2020年1月1日面诊,辨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半夏厚朴汤+排脓散+苍术”。二剂大好,三剂愈。1月4日下午,见到他本人时,已经不咳嗽了。

方子组成:麻黄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清半夏20克、五味子2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厚朴15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紫苏子10克、桔梗15克、枳实15克。二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服上方两剂,感觉好很多了,让其服一剂巩固。

辨证要点:

(1)无汗、苔白、遇风咳甚,这是表证,太阳病,要先解表;舌淡苔白水滑,是内有水饮,太阴综合起来就是太阳太阴合病,是《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证里的“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气”。

(2)咽痒即咳,有痰黏在咽喉,咳不出,吞不下,这是半夏厚朴汤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3)不怕风、不怕冷,小便微黄,这是外邪入里化热的证候,属阳明经证,加生石膏清阳明

(4)干咳无痰,或者少痰,并不是真的无痰,而是痰饮闭郁在肺里咳不出来,所以要用排脓散(白芍、枳实、桔梗)把凝聚在肺里的痰饮稀释、融化掉,并通过咳吐、二便排出来。因此,黄煌教授把排脓散叫排痰散。在临床上,我经常用此方来化痰止咳,效果很好。

(5)加苍术,与方子里的“炙甘草、干姜、茯苓”组成甘姜苓术汤,可散寒利湿,治腰以下冷痛,针对白色水滑苔有比较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