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忻州 金洞寺

 木香草堂 2020-01-05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转角殿。金洞寺地势由山门向后逐级抬高,从文殊殿俯视转角殿,顿时感觉大殿由威严变得平和舒缓。转角殿,是个不期而遇的地方,诚如那首歌曲所唱:“爱转角遇见了谁,是否有爱情的美。爱转角以后的街,能不能有我来陪。”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金洞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原由上、中、下三个寺院组成,上院金光寺在龙门山腰,中院铁头寺在龙门山沟。上院和中院已毁,只留下寺金洞寺保存至今。2006年5月25日,金洞寺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金洞寺平面图。整个寺院坐北朝南,分布着宋、明、清不同时代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它们就好像是不期而遇,显得各自为政,在不同时代遵循各自的脉络。有章可寻的山门、过殿、文殊殿,构成寺院的中轴线,这似乎是金洞寺唯一成熟的脊梁。五台山地属忻州,这里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殿是主殿,这无可厚非。但三开间的过殿,在东西次间分别设置大雄殿和伽蓝殿,就显得有些任性。山门的二楼是倒座观音阁,整寺寻不见韦陀护法的身影,也是让人感觉滑稽。普贤殿、三教殿偏于东路,体量相当。三教殿孤身一角,相当随意。西路的转角殿是宋代建构,也是金洞寺里最早的殿宇,略显突兀,但和它自身的巨大价值相比,今人可以接受,毕竟相隔数百年,难免穿越的印记。转角殿华丽的歇山顶和低矮的檐柱成为金洞寺的难忘印记。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如今的公路由东向西,首先来到石塔。土塬在时光的剥落下只剩下局促的一堆。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土塬上杂草丛生,周遭直立如削,有遗世独立之美。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塔刹宝珠,屋檐侧面隐现瓦当滴水。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石塔是金洞寺某位高僧的墓塔,文献记载为宋代。基座上是宝盖、矮柱、屋檐、宝珠。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金洞寺的东方,石塔的旁边,是金黄的高粱。【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新辟之大门。【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透过铁门,可看到山门和过殿。过殿的东面是钟楼,过殿的西面也许原有鼓楼,已经消失在尘世的喧闹中;或者,它和正定开元寺孤独的钟楼一样,本来就是形单影只。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山门临崖而开,这显然不是它的初衷。很久以前,山门前是一条宽阔的南北大道,引领信徒前来瞻拜。也许,山门前还有一座雅致的照壁,琉璃瓦顶,须弥基座,这一切都成为遥远的梦。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山门前立省保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洞寺,山西省人民政府,1986年8月18日公布,忻州市人民政府立。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山门兼倒座观音阁,方形二层楼阁,正面券门,门额刻字:金洞寺,琉璃镶边。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山门兼观音阁侧面,清。【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底层过道,二层观音阁。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室内供奉观音菩萨像。一方菩萨被友好地供奉在不太尊贵的地方。也许,在建寺人的心中,陈规不足畏,诸神如同自家长辈,无须繁文缛节,重要的是内心的虔诚。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过殿,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次间左右分别供奉佛祖和关公。这从两边的手写对联可得到印证。左边四面六抹头隔扇上的楹联为:无生无灭历万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远百福而常今。这是禅门通常挂在大雄宝殿的对联。右边板门两扇,门额两只扁平门簪,是年代久远的证明,楹联上书:赤面赤心扶日月,青龙青史镇乾坤。这是歌颂伽蓝佛关公的常用对联。
   两次间的门扇毫无一致之处,似乎是不同时间下的杰作。仅此过殿,就混搭得极端。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钟楼,二层悬山,紧挨过殿。鼓楼不存,这使钟楼鹤立鸡群,处境有些尴尬。【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钟楼北面,底层实墙,二层木构,悬山顶。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钟楼南立面,底层辟门,二层木栅栏,额枋、普柏枋上设四朵斗栱不出跳,托住檐枋,耍头伸出。双层檐椽。室内无钟,心中传来悠扬的梵音。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转角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这是金洞寺诸殿等级最高者,年代也是最深,价值最大。北宋元祐八年前修建(1093),大殿瓦身平缓,明间板门,次间直棂窗。【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板门双扇,门额上一对扁平门簪,年代很古。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昂单杪。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从侧面看得清晰,单杪华栱足材,昂为平昂,托瓜子栱和令栱,令栱中央斜出下昂,取代耍头,实是罕见。【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补间柱头枋间隐出泥道重栱。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转角斗栱。栌斗出三面华栱,单杪单昂五铺作,昂头斫成批竹状。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阑额不出头,普柏枋出头,此一般认为是金代做法。撩檐槫、替木皆出头。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罗汉枋尽头下瓜子栱与角栱在第一跳处斜出的华栱相连,截住鸳鸯交颈的令栱,亦是少见。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后檐转角斗栱,栌斗上出三栱,双杪五铺作,第一跳偷心,令栱成鸳鸯交颈。【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檐角翘起,栱眼间施彩绘。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转角殿山面。【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转角殿内,金柱后是一座木作神龛,系金代制作,是按实物比例制作的二层楼式的建筑模型,实属珍品。本殿原供奉神农和伏羲,神像在“文革”中被毁,现木雕像为重制,神龛上牌匾书:“先师佑民之阁。”
    转角殿脊槫下,尚有八字形斜撑分解压力,这符合力学原理。转角殿内四棵金柱,属金厢斗底槽。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下层槛座,内部的神像应是后补,门额青绿彩绘。【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殿内楼阁。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乳袱连接外槽斗栱后尾,不施抹角梁。乳栿上设驼峰,承托劄牵,与四金柱柱头栱上的平槫相联络,承托上层梁架,劄牵下襻间隐刻栱身,外有托脚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丁栿由山面斗栱和内金柱柱头斗栱,上设驼峰,承托劄牵。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柱头枋三道,上为压槽枋,枋间置散斗。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梁底墨书题记,为助银人名单,清晰可见“西呼延村”字样。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梭柱柱头栌斗之上出五面斗栱,托额枋两重,又置斗栱托劄牵和素枋,再上施驼峰,再置斗栱托平槫,以襻间平衡。
   转角殿名称由来,显然不是当今流行的那首“爱转角”歌曲,而是因为从殿内木构攀爬,可转至房顶而得名。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文殊殿。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文殊殿作为正殿,这在五台山左近地区常见。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面阔三间,单檐悬山,置于高大台基之上。明间六抹头隔扇,次间直棂槛窗。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明间补间斗栱,直面单杪单昂五铺作,两侧各出45度双昂五铺作,昂为象鼻昂,耍头刻云纹头。显示出斗栱由实用向装饰的过渡。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尽间斗栱,双昂五铺作。【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尽间转角斗栱侧面,劄牵出头形成耍头,双昂伸入内侧柱。阑额、普柏枋皆出头,断面粗大。【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四椽栿对前后劄牵用四柱。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室内中跨四椽栿,上立矮柱托平梁。平梁上施蜀柱和叉手托脊槫。【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平梁下缘有墨书题记,应是捐助人姓名。四椽栿侧面绘双龙戏珠图案。【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平梁下蜀柱头出一跳斗栱托上平槫。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壁画,传说为哼哈二将,明代。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哼哈二将旁有道士张瑞春手书的道家学说文辞。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金洞寺大概经历了不为人知的儒释道变化。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次间补间斗栱内拽,三杪六铺作。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明间补间斗栱内拽。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文殊菩萨像系1980年代再塑,原像在“文革”中被毁。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后檐铺作。【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后檐斗栱足材出三跳,不施令栱,前有翼型栱装饰。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后檐斗栱,单昂四铺作。【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文殊殿侧背立面。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三教殿,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面阔三间,单檐悬山。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斗栱皆为四铺作,云纹耍头。【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转角斗栱,单杪四铺作。阑额、普柏枋皆出头。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前檐补间斗栱内拽,四铺作计心。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柱头斗栱内拽,华栱托住劄牵。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室内三椽栿前接劄牵,用三柱。【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平梁一端置于驼峰上,另端与柱卯接,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伸入柱头云栱内。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三教殿供奉孔子、释迦牟尼儒道佛三圣,皆是各教的至尊偶像,按说应该将殿宇置于与之相埒位置,事实也并非如此。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三教堂侧背立面。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普贤殿。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面阔三间,单檐悬山。明间隔扇,次间槛窗。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室内无柱,四椽栿随弯就势,妙然天成。上托平梁,梁上立蜀柱、叉手,承脊槫。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隔扇六抹头,格心菱形纹。普贤、文殊、观音,三位大士,在金洞寺各得其所,成犄角之势。
    
    金洞寺有诸多令人不解之处,它的名字,它的平面布局,以及殿阁诸神的分配,皆相当自由随性,可视为对章法的抛弃。也许,在金洞寺漫长的递嬗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今人无从知晓的故事。时间改变了一切,所有的经络,只剩下一根主线,那就是对神灵的信仰,始终如影相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