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为家》,愿每一个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冷暖时光 2020-01-06

电影《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悲惨故事,一个悲惨的世界

黎巴嫩底层社会中12岁男孩扎因对生活充满绝望和憎恨。父母居住在难民营,脏乱不堪。他的父母不停地生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是家中的长子,因为没有身份不仅不能上学,还要承担起生活和家庭的重担,扎因从未得到过家庭的温暖。

父母的无情,社会的不公,在他幼小的内心种下了“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的信念。

一、电影情节

故事的开始,扎因状告父母,原因是他们生了他,而不管他。

扎因的父母生养了六七个孩子。能做事的他和妹妹们,整日里为房东的杂货店打工,送货。个头看起来七八岁大的小孩子一样的扎因,工作跟成人一样他拉着硕大的煤气罐从那肮脏的街道一头到另一头,沉重,艰难。

他们住在又破又旧的屋子里,一家人挤在一起,日复一日地贫困。

除了帮房东工作,他还帮父母从药店里骗取药品,在家里制作毒品,以换取一家人可怜的生活费,贫瘠的生活物质。

他们是难民,没有出身证,没有居住证,是被世界遗忘在某个角落里的人。

扎因与稍大的妹妹萨哈感情最好。萨哈大概十一岁时,来了月经,成年了。这被细心的扎因发现,他千方百计地帮妹妹隐藏好这个秘密。一旦被父母发现,便意味着妹妹很快将会离开家。很快,这个时刻来临。扎因做好了计划,准备带着妹妹逃跑。然而,他还是晚了一步。

扎因百般恳求,父母依然狠心地卖掉妹妹,回报仅仅是全家人能够勉强挤在一起的破屋子的居住权,以及一只鸡。

在撕心裂肺的哭声里,扎因眼看着妹妹被强行拉到摩托车上带走。他无力承受失去,流着泪离家出走。

他遇到同样没有合法身份的拉希尔约纳斯母子。拉希尔独自带着儿子约纳斯,生活在一片塑料与乱石搭成的棚子里。为了得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正努力攒钱,为了避免雇主和政府的驱逐,她偷偷把儿子放在行李箱里,上班的时候,则把他放在厕所里。

同相的苦难,拉希尔收留了扎因。短时期里,扎因有了避难的场所。拉希尔将儿子委托扎因照看,自己去上班。

拉希尔没有钱办理合法身份证,又因为怀孕,被雇主解雇。

万般无奈之下,她从事非法活动,被警察逮捕。

瘦弱的扎因,抱着约纳斯,凭着一已之力,去找没有回家的拉希尔。他身无分文。一边忙于生活,一边照顾约纳斯,这个与他没有丝毫关系的孩子。


成人世界里所没有的真情,在扎因与约纳斯这里,全部溢了出来。

无奈他还只是个孩子。生活里结下的深情厚,令他无法丢开这个可怜的孩子。当他连那唯一的避难所也没了,辛苦攒下的钱,又拿不到时,扎因很绝望。

一个没有身份,没有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混乱的世界里,自身难保。扎因含泪将约纳斯卖掉。

扎因再次回家得知妹妹萨哈死亡的消息。愤怒之下,扎因刀捅伤了萨哈的丈夫。

他被判刑五年。

在狱中,他通过电视,得到救助的热线电话,他播打了那个电话。控拆父母。

扎因遭遇了这个世界的冷漠,白眼,遗弃,他从未笑过。最终,在控父母之后,影片结尾之际,扎因获得一张身份证明。需要照相时,他终露出了难得的一抹笑颜。

世界,终于给了他一丝希望,一点儿温情。最终,人贩子被抓,拉希尔出得以找回儿子。世界,终于给了这些纷乱社会里苦命的人,一线活下去的希望。

扎因的故事是独特的,又是普遍的放眼世界,放眼战乱之下的第三世界,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又谁来拯救?无辜的孩子又何以为家?

二、没父母爱的孩子,何以为家

在妹妹死后,母亲再次怀孕,她将再一次生孩子.

母亲探监时,扎因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他将母亲带给他的吃食丢进了垃圾桶。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确切的年龄,自己也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还是牙医看了牙齿推断出来的。)比任何成人,都看得清楚,他的世界,孩子们的世界,是个受苦受难的世界,而不负责任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带来好的生活,哪怕亲情的籍慰,都一丝没有。

扎因控诉父母,既然生了我,既然,为人父母,为什么不能好好地爱孩子呢?

扎因的控诉,是每个遭遇父母不公的孩子对世界的控诉。

他的眼里写满孤独,愤怒,他保护不了妹妹,他的心里藏着很多疑问,他看到这肮脏脏的世界。本来是希望的父母,却成了把他们推到艰苦境地里的恶人。

站在父母的角度里,他们也是这个纷乱世界的受害者。他们以自己所见,所经历的生活方式,成长,养育下一代,社会如此残酷,人生都是艰辛,没有人不愿意过好的生活。然而,他们需要面临的现状,自身无法解决。

他们同样爱孩子,嫁了女儿,哪怕仅仅是能够得到在床上睡的机会,都比跟着他们要好些。她们受够了生活的苦,而女儿未来的生活,哪怕只是点滴物质条件的改善,都足以令人欣慰。生活到了这样一种仄逼的状态,背后真正该控的,是贫瘠,是苦难,是时代,是制度,是那个战火纷飞的社会。

然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恶劣态度,令人厌恶。粗暴,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只把仇恨带给孩子,而孩子们渴望的亲情温暖,他们太过吝啬,一点儿也没有。

扎因在拉希尔那里,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却得到了生命里最好的亲情,看到了最热烈的母爱,他渴求,他为之追寻的,便是这不可多得的东西。以至于,扎因,再艰难,无助,也不肯放弃约纳斯

这是人世间难得的情感,也是一个人苦苦追寻的东西,是人性本里本真的爱与感情。在这两个贫苦人身上,散得强烈而炙热。

在战乱的国家,扎因的父母,对孩子顾此失彼的状态,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原谅。

我们现实的生活里,一些物质条件丰裕的父母,对待孩子,依然是不负责的。他们只为着自己的享受,为着自己的便利。陕西那对年轻的夫妇,外出旅游七天后回到家里,自己的孩子与老人,双双去世。老人突发疾病身亡,而孩子,活活饿死。七天里,他们往家里打过一次电话,但是没有人接。

有些暴力的家长,为了生活里的琐事,能够把孩子打到骨折,打到死。这种的亲人,到底还有多少的亲情存在?他们只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孩子在他们这里,根本不是亲人,不是幼子,是负担,是包袱,他们不得不背在身上,扛在肩上。

所以,好的父母,即便物质的条件再艰苦,也会努力,把全部的爱,全部的深情温暖带给孩子,从而令孩子有一个坚定的意念,在面对未来的生活里,有无穷的勇气,去战胜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新生。

三、 纷乱的社会,何以为家

扎因的生活只有无尽的苦难与愤怒。他不知道敌人是谁,他懂事得令人心疼。其实,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战乱。在于战乱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战争对于世界的破坏性,是地狱般的,对人性的摧残,是致命的。战争所带来的流血,伤亡,伤害,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敌对方双整个的营阵,成千上万的家庭,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国家,甚至于波及到整个世界。

谴责战争,谴责战乱,谴责制造纷乱的背后势力与支持,该是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热爱生活,生命人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感到幸福,感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友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非常富裕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时代造就,有国家保护。与扎因相比,我们的孩子,生活就是在天堂。

然而,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战争,对那些别人用心的事件和人物,都报以极度的戒备生活向好,是每个人的所愿。愿这个世界安宁,愿战争平息,愿人间有爱。

四、人与人的温情,可以为家

扎因的一笑实在是底层人生活的一线希望。

离家出走时,扎因遇到一个身穿蜘蛛侠服装的老人。是呀,多么渴望生活里,真有那么一个蜘蛛侠来把人带到向往的远方。

在游乐场里,扎因把那个转轮上方的母亲雕塑身上的衣服扒开,露出了双乳。潜意识里,他渴望,需要这母亲温柔的养育。

扎因的心很柔软。面对律师,他敞开心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偎依,才是真正的温暖。

面对幼小孩童,他滋生了强大的责任感。他要保护比他更弱小的孩子。这是一个孩子眼里,心里的本真,善良。正是这些人性之美,使一个人可以在在一团烂泥里,具有爬起来的勇气和力量,也会令人走向美满人生。

在扎因与拉希尔缔结的短暂而深刻的信任里,存在着真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深情。因为相互信任,因为人性里内在的善良与美好,最终,她们能够生活在一起,生死与共。即便扎因卖掉了拉希里的孩子,她也选择原谅他。是呀,战争时代,一个孩子,努力挣扎了那么久,已经很顽强与不易了,她懂得也知足,她博爱而宽容,她与扎因,才是这个世界里少有的情谊.

电影反映的深层问题,关于战争,关于父母的责任,关于社会的温情,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