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门穴( liánɡ mén xue)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位置】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穴位配伍】 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穴位治法】 直刺0.8~1.2寸。 关门穴(ɡuān mén xue) 别名:关明穴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位置】 【功能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水分治肠鸣腹泻。 【穴位治法】 直刺0.8~1.2寸。 太乙穴( tai yǐ xue) 别名:太一穴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穴位配伍】 配中脘治胃痛。 【穴位治法】 直刺0.8~1.2寸。 滑肉门穴(huá ròu mén xue) 别名:滑肉穴,滑幽门穴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功能主治】胃痛,呕吐,癫狂。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穴位治法】 直刺0.8~1.2寸。 天枢穴(tiān shū xue) 别名: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 【取穴位置】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解剖位置】 【功能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配气海治绕脐痛; 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泄泻。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附注】 (1)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外陵穴(wai línɡ xue) 【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穴位配伍】 配子宫、三阴交治痛经。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大巨穴(dà jù xue) 别名:腋门穴,液门穴【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位置】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功能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穴位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水道穴(shuǐ dào xue)
【解剖位置】 【功能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 【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不孕。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归来穴(ɡuī lái xue) 别名:溪穴,豁谷穴,溪谷穴 从水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到达本穴后,受冲脉外散之热的影响,经水气化,逆胃经上行,就像流去之水复又归来,所以名为“归来穴”。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说,“它可以治妇人血脏积冷,有调经种子的功能。 【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气冲穴(qì chōnɡ xue) 别名:气街穴,羊屎穴
【功能主治】 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 【穴位配伍】 配气海治肠鸣腹痛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 【附注】 冲脉所起。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