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20年花1812亿元造对撞机值得吗?科学家解释争议不断

 Zhanjh1936 2020-01-0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可以算得上是飞速的,目前各领域中也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专利也是拿了不少,但是想要真正跻身科技大国的行列,还得全面开花发展。所以我国一直的都在新的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其中就包括了超大的对撞机。这里面既有赞成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反对声中就有杨振宁。

前不久,王贻芳院长再次指出:“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大型粒子对撞机了,想要我国走在世界前列,这个对撞机的重要性不可言喻,首期我们只需要投入360亿即可,而且说到对撞机的重要性科学界才了解,大众说的只是他们的看法。而建成也是需要20年花1812亿元才能正式完成。”

其实在是否建造大型对撞机建造的讨论,我国是有着两大代表性科学家,一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科学家杨振宁,而另一位则是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也是CEPC大型粒子对撞机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关于CEPC计划,杨振宁是列出了七大根本反对原因。他认为对于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CEPC计划耗资,将会是几十个大型项目资金的总和,这是目前中国难以承受的,而且目前的高能物理突破并不在于大型加速器而在于物理理念,还有在国际上目前都没有什么试验根据以及美国的前车之鉴等。所以杨振宁对于中国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态度就是在此阶段不太适宜。

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已经被中国提出了,不过多年以来这项工程计划却一直被搁置着,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一直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是非常缺乏资金的,而粒子对撞机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动辄斥资百亿之上,并且最后还不一定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为此,以杨振宁为首的科学家,曾经多次在公开媒体平台上反对中国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对撞机!

其中一点就是物理观念的突破才是世界高能物理持续发展的根本。同时他也觉得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大的,如此必然会让其他物理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资金受到缩减,对于中国高能物理的长久发展并不好。而王贻芳则表示粒子对撞机建造对于新一代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不过也是有反对的科学家表示,目前这个模型中仍存在缝隙,以至于我们无法绘制一幅完整的关于微观世界的图画。为了帮助科学家揭示粒子物理学上这些关键性的未解之谜,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持,大型对撞机便担负起“数据提供者”的角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大型对撞机能够将两束质子加速到空前的能量状态而后发生相撞,此时的撞击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绝对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

另外,任何一个对撞机的建设,往往是为了验证高能物理学领域的一个观点,一旦试验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对撞机使命的结束,而新的试验,可能需要新的对撞机设备,使得高能物理研究陷入花钱的死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高能物理研究上投入并不多,目前鼓噪中国建设大型对撞机的声音中,往往有着外国科研团队的背景,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建设大型对撞机可能会陷入为他人做嫁衣的窘境。

不过也是有科学家表示,其实现在建造超级对撞机对于中国的高能物理来讲,这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一方面,该方案可以进一步理解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寻找新的物理规律,另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努力建成自己的希格斯工厂和国际领先的“创新合作平台”,成为该领域全世界的领跑者。而这也是对国家有意的举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