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战英雄张逸民自述海战经历8

 钟家台 2020-01-10

海战英雄张逸民自述海战经历8

快艇又前进了2分钟,我判定我距离目标有25链,其外形像个“太”字号。我下令:“右管准备战斗,深度1公尺,打开锁气盒!”约1分钟后,鱼雷兵完成了所有的动作,开始向我报告:“右管准备战斗完毕,深度1公尺,锁气盒打开,右管前盖没有打开!”

这次出击,我们艇上多了两个兵:一个是无线电兵罗仕彦;一个是鱼雷兵董存礼。罗仕彦是广西桂林人,1950年入伍,共青团员,大学肄业,是快艇学校二期学员。他没有艇,就到处帮忙。人很好,既很合群,文化素养又高,在1中队,大家都很喜欢他。董存礼,1948年入伍,是快艇学校三期毕业的,山东省胶县人,共产党员。他分配到我们艇上后,还不到一个月,有一次我跟他谈话时他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很满足了,上艇还是个新兵,就参加了海战,我心满意足了。”

敌舰进入10链以内了。在光带上,甲板有人走动我都看清了。我开始最后测定敌舰运动要素:敌向角65度、判定敌航速14节。我决心采用近距射击法发射鱼雷。但我对这是什么类型的舰艇,始终拿不定主意。从外型看与蒋军海军的“太”字号完全一致,但舰体长度又肯定略小于“太”字号。既然定不了就当小“太”字号打好了。

我艇与敌舰距离已进入500米以内。我决定靠近了再打。现在敌舰已抓到我手里了,绝不会再让它打跑掉了。我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进入250公尺后再射雷。

我的攻击航速虽说只有17节,当敌我相距500公尺时,我敌之间的距离缩短是极快的。说由500公尺缩短到200公尺,顶多也就是40秒钟吧。我又最后一次设定射击诸元:敌向角65度、敌舰航速14节、鱼雷航速41节。全艇随即进入待发状态。

水手长张德玉是我的好助手,他又是老水手长了。作为水手长,他是我的第一代理人。我如果在鱼雷攻击中牺牲了,由他来完成施放鱼雷攻击的责任。因此,操艇、攻击和航海这一套都是内行。现在他在我的身旁,已是第二次催促我该放雷了。我心里知道,这已经是极限距离了。此刻,102艇真的如猛虎扑食一般,冲向敌舰。

在我认为真的到了我心中的极限距离,我高喊:“预备—放!”“放”字一出口,鱼雷从右管应声而出,立刻感到一种后坐力,使艇的速度猛然停止一般。鱼雷入水后跃出水面一次,再入水后,约10秒后爆炸。此刻射雷后鱼雷艇依旧惯性前行,距敌舰很近,也就是150米吧。我看有危险,立即停伡,然后打左满舵退出战斗。我在停伡倒伡过程,高喊:“无线电员,记录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