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农村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

 最是无眠读书时 2020-01-12

在农村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人亡”,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如今的农村有许许多多的俗语流传在如今的时代,它们是我们老祖宗农民对以前的生活经验的总结。随着如今农村社会和人们生活在不断变化,有部分俗语已经不适应当前,而有些俗语却一直具有指导意义。虽然农村有俗语: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实际情况是不管是穷还是富都避免不了有人际关系,自然别人也会找你借东借西。老一辈则在这借东西上面总结出了四不能借,以此来为农民的生活做指导。

开始我对老祖宗所说的东西不能借觉得是毫无道理的,直到去年经历过一件事以后,才明白借东西也是有讲究的。去年我的一个叔叔在经历四十多岁的单身生活后,还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外地姑娘。为了能够轰轰烈烈得把姑娘接回家,叔叔就找表哥借了一辆车,表哥看到是结婚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结果在把车开回家的时候车子翻到了沟里,快结婚的叔叔摔进了重症监护室。表哥最后不仅仅车子报废,还赔了叔叔一大笔医疗费用。

下面在来说一说农村四不借。

利器不外借,钱财不外露

咱们农村人用的是土灶,吃得是自己种植和养殖的土特产,为了能够更好得做好菜肴,自然每家每户都会准备菜刀之类的利器。这些利器平时自己用是当成厨房的一部分,但如果借用给别人则可能被作为利器。特别是在农村因为一些经济原因,农民和农民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些矛盾。这些矛盾没有利器在身边可能就是吵几句就结束,而如果有利器在身边,则可能演变成更为严重的事件。当然最后利器提供者也可能遭遇受害者的胡搅蛮缠。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本身就十分不容易,特别是农村缺少着挣钱的机会,在困难来临的时候不得不找人借钱。虽然农村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但借钱给别人很有可能最后造成人财两空的情况。这是因为别人拿钱可能去做一些不正经的事情,比如说在外面赌博欠下了不小的赌债,钱还完后却不知道悔改,继续去赌。最后可能借钱之人家破人亡,自己借出去的钱也无法要回来,造成人财两空的最坏结果。

在农村借出去这两样东西时,一定要审视之后再审视,不能够不加以考虑,只顾着自己的面子。

借酒不消愁,借药不治病

在农村可以说喜欢喝酒的人是很多的,特别是一些老农民几乎每餐每顿都会喝一些才吃得下饭。但是有时候一旦看到别人家有酒,自己有事又差酒且买不到酒时,就会找别人借酒。这个时候一般的人家都不会借的,因为在以前不像如今考虑每个人能喝多少,基本上看到你不喝了都会劝酒。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因为劝酒弄出了事,除了要找主人家外,还可能顺应摸瓜找到借酒之人的身上。虽然最后可能没什么事情,但过程却是十分麻烦的。

因为年轻时农民们为家庭和孩子操劳过度,所以大部分农民在老年时都会患上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对于农村人来说,患病是不可能去医院住院治疗的,只会在小诊所里面买些药度过日子。同时农村患者之间又会互相交流,如果两人之间疾病差不多,可能一位农民就会给另一位农民介绍药物,甚至还会把药物借给别人吃。但虽然久病成医,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借别人药吃最后说不定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其实不只是这两样,还有很多和农民身体息息相关的物品都不能借出去,因为这些后果是谁也无法准确预测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老祖宗所说的四不借在如今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古代老农民智慧的结晶。在如今亲兄弟明算账依旧在这个社会实用,我们也需要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