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寥斋 2020-01-13

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于是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小说的前半部分写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后半部写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这一出一进,把人对孤独的恐惧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种“怕”,会让我们在各种亲密关系中永远处于劣势,让我们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真正的伴侣,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读过了《一句顶一万句》,就会了解到惧怕孤独,只会让人生难得完满,只有接受孤独,享受孤独,才是让自我强大,让生活充实的最佳选择。

1、惧怕孤独,让友情沦为一场单调乏味的独角戏。

《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吴摩西原来叫杨百顺,他爹老杨唯一的好朋友是赶大车的老马,可是一次村里办酒席,主家安排老杨和老马坐在一起,老马却不愿意,老马问:“今天喝酒不?”主家:“一桌三瓶,不上散酒。”老马:“不喝酒和老杨说说话还行,可他一喝多,就拉着我掏心窝子,他掏完痛快了,我窝心了。”于是主家只得给老马换了座位。这话被杨百顺听见了,他回去告诉了老杨,老杨兜头扇了杨百顺一巴掌,之后半个月没理老马。但半个月后,老杨又主动与老马恢复了往来,遇事还找老马商量。

按理说老杨不该再找老马,可老杨觉得和别人“说不着”,他惧怕心里有话说不出的孤独,所以他只能上赶着去挽回这段“友情”,可从此这段关系就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友谊。哥德尔斯密斯说过:友谊是平等的人之间,离开利害关系所结的交际。因为惧怕孤独,老杨永远是这段亲密关系中的索取方,他家的大事小事都要找老马商量,久而久之老马难免要厌烦,所以出的主意最终都成了敷衍。带着目的的交往终归成不了真友谊。

2、惧怕孤独,让婚姻变成一场面和心不和的闹剧。

《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吴摩西养女的儿子叫牛爱国,退伍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庞丽娜,两人都不爱说话,起初觉得对脾气,结婚两年后生下女儿百慧。可越过两人越觉得不爱说话和没话说是两回事,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干脆什么也没有了。但这种区别外人看不出来,表面上两人的小日子还是过的四平八稳,只有他俩自己心里知道,两人的心离得越来越远了。

牛爱国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总觉得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于是找个差不多的人匆匆结婚。这种方式运气好的可以先婚后爱,运气不好的只能哑巴吃黄连,牛爱国很不幸,正是后者中的一员。他惧怕独自面对世界时那种无力的孤独,所以总想找个伴。可是没有爱情,好不容易找到的伴却并不能跟自己并肩作战。庞丽娜出轨了,牛爱国假装不知道,用卑微的姿态想要挽回妻子,对孤独的恐惧让他没有办法面对妻子的背叛,可是心不在一起,这样的姿态最多就只能增加庞丽娜的一点点愧疚而已,最终庞丽娜还是跑了。

3、惧怕孤独,让生活变成一场不断找寻的流浪。

《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吴摩西原来叫杨百顺,离家出走后为了跟传教士老詹混口饭吃,答应老詹的要求改名为杨摩西(老詹希望杨摩西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能把深渊中的延津人带出苦海)。后来为了跟馒头铺的寡妇吴香香结婚,入赘到了吴家,所以又改名叫吴摩西。再后来吴香香和别人私奔,吴摩西在假装找老婆的路上却弄丢了真正能和自己说得上话的养女,伤心之余他决定离开延津。在远走他乡的火车上,一个陌生人聊天的时候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突然火车一声长鸣,让他想起了儿时偶像,喊丧的罗长礼,从此他又改名叫了罗长礼。

杨百顺从离家出走那一天起,就开始寻找,寻找一个能包容自己的窝,寻找一个能懂自己的人。因为他惧怕不被认可的孤独,所以他只能由着命运的驱使,漫无目的的在生命里流浪。蒋勋说:“当我们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消灭孤独时,是最孤独的时候。”杨百顺找寻了一辈子,却到死也没能找到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谁。对孤独的恐惧让他没有办法停下来思考,没有办法耐心的和自己对话,于是这种对话只能寄托在别人身上。

4、学会享受孤独,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一句顶一万句》,看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小说里的两位主人公,杨百顺和牛爱国,兜兜转转找寻了一生,他们的生活显然谈不上幸福,而这种结果,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对孤独的恐惧。

静下来想一想,我们何尝不是惧怕孤独的那一个呢?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与人对话的传统,我们希望和别人一致却忽略着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希望听取别人的意见却往往忽略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希望周围的人都快乐却总是埋没自己的感受。

看完这本书,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一定要学会和自己对话。人为什么会孤独?因为我们总希望依赖别人解决自身的问题,希望在他人身上寻求慰藉,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都在向外求,这样的方式看起来很方便,好像答案就摆在不远处,我们只要过去拿就行了。

可现实是,除了自己,其它的人和事我们都无法控制,于是我们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得不到来自他处的慰藉,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这时候孤独的感觉就产生了,好像全世界都不与我们站在一起。

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私的。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向外求,我们其实是把自己幸福的决定权交给了别人,何不尝试拥抱孤独,做自己人生的主宰呢?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当我们学着去享受孤独时,孤独就成了一种最本质最昂贵的自由。只有学会享受孤独,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享受孤独,就是摒弃对孤独的恐惧,抓住独处的机会,与自己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自我思考的过程,在这种向内求的过程中,自我将得到极大的丰富,受制于他人的困境也终将得以摆脱。

陶虹和徐峥吵架,十分钟后陶虹又活蹦乱跳,徐峥纳闷儿,“我还没想好怎么哄你,你怎么又高兴上了?”陶虹说“我的喜怒哀乐要你来决定吗?你不给我道歉我就不能高兴了?我不应该吧。”

人活在世上,最终要学会的,还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所以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人生最重要的缓冲区,我们需要在孤独时与自己对话,内求的过程将缔造出强韧的自我。人生海海,不过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