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楞娃”的抗战

 邢君娥 2020-01-13

           关中自古帝王都,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楞娃”排两行。“楞”者--木、四、方。“木”者直也,“四方”者有棱有角也。楞娃的禀赋刚耿愚直,具有阳刚之气,阳刚之拙美。

中条山曾被侵华日军称为“盲肠”,日军倾十余万兵力,苦战三年,竟未能越过中条山一步,陕西和整个大西北才得以确保,这是“陕西楞娃”的功劳。

1938年7月,一支由三万多名“陕西楞娃”组成的队伍夜渡黄河,开进了黄河北岸的中条山。100条汉子齐声怒吼:“杀敌报国,在此一举!”在炮火的掩护下,殷营长奋勇当先,100条“陕西楞娃”呐喊着冲下山去,趟过洗耳河,冲入敌阵,一排排手榴弹炸起漫天烟雾……日军全线溃退而我方百名敢死队员也多半阵亡……这就是“陕西楞娃”的敢死队。

1939年,日军侵略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三十八军在凤翔招了一个营的新兵,共计800余人,这些新兵当时是从陕西过潼关来三十八军报到。没想到被日本人知道了,他们在黄河边上截住了这些没有武器的新兵。令大家无法想象的是,这些兵娃子抱着日本兵一起跳下黄河,壮烈牺牲。有一位旗手抱住了一个日本兵一同跳入了黄河,第二天黄河里面的军旗不倒,后来发现军旗从日本兵的肚子穿过,插到岩石缝中。

等十七团赶去支援的时候,八百名壮士已经跳下黄河,让人痛心。但也让日本兵付出了极大地代价。他们没有武器,又不愿当日本人的俘虏,只能同归于尽。

“陕西楞娃”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三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十一次大扫荡,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入西北。而我军也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 

抗战时期,陕西出兵役150万人。平型关大捷总指挥是林彪,而参战主力是“陕西楞娃”;台儿庄战役有一幅标语:“生在陕西死在山东”; 电影《地道战》里面的传奇英雄李向阳的原型是陕西的包森将军。 

仵德厚,咸阳市泾阳县龙泉乡雒仵村人。国民党第30军27师少将师长。早年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后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1937年为营长,参加抵抗日军的河北房山杨尔峪迎风坡、平山县娘子关南峪战斗。台儿庄战役中,亲率40人组成敢死队与日寇搏杀,战至只剩3人。后升任团长,开往武汉与日军在沙窝岗舍山一带展开攻防战伇。全部2800人仅剩200人,毙敌7000人。(电视剧《我的特一营》,有他的事迹)

“陕西楞娃”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乡保卫大西北的钢铁长城。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疾恶如仇,受命于危难之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赴汤蹈火,从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甚或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