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耳畔总单曲循环着这首《关于孤独我想说的话》,老樊的歌一直都沧桑又有代入感,总能让人想起曾经那些孤单的点滴岁月,以致泪流满面。在这之前,再次听到时,是陪朋友在电影院看完《亲爱的新年好》响起的散场曲。对于这部电影,不想给予太多评价,只是觉得中国现今的电影市场也只能如此了,虽然一直想折腾点什么样来,却一边讨巧地改编原著蹭着跨年的热度来迎合市场,一边还拿着这种一味俗套的鸡汤剧情来圈钱,不难让全程的我都不怎么能提起兴趣来。而意外的是,这首歌却将这黯然失色、不知所云的影片点亮了许多。听这首歌,你会想到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难以言表的痛苦。而后就会像老樊自己说的那样,“都是俗人,我自己听这首歌也会难过。”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某分某秒成为那孤独的个体,怎么也躲不掉来自自我灵魂深处的拷问,终究很多不好走又孤单的路,也要一个人去走完,也许偶尔会有同行的人陪我们走过一段,或是另一段的旅程,可到了下一个路开口,还是会分道扬镳,然后挥手作别继续前行。很喜欢的哲学作家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曾谈到自己孤独,“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少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关于自己的孤独,我想说的并不多。可能对于我而言,我们俗人的孤独,无非是内心无处安放的不安感,无人陪伴的落寞感,再往高点儿境界的讲,便可能是“人生容易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从此萧郎是路人”亦或者是“千里孤独,无处话凄凉”、你说你孤独,你在黑夜里哭泣,却不知更有人为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凄凄惨惨戚戚”。而这些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常态吗?我们会笑,会哭,会开心,也会难过,这些情绪最终不就是靠的孤独来排解吗?总会有孤单的时刻,总会有寂寞的日子,夜深人静之时,内心都要有个归处去化解人世间种种的悲欢离合,这不正如马尔克斯所言的“生命中曾经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寂寞来偿还,而孤独是寂寞的唯一出口”?也许生命的意义便在于此,经历过了,便是永远,而走过去了,或许就是永恒。那些曾经伤过痛过和割舍不下的一切,都会在心中慢慢愈合而后在记忆当中消褪,也带走了孤单与落寞,孤独却依然相伴一生。读书时代还未完全沾染尘世的我们,都或多或少带有一点点纯粹的对艺术和理想的追求,那时的我很清楚自己的初心为何。而现如今你若问我,初心是否还在,我偶尔会踟躇,或是要对自己产生怀疑。成年后的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会那样随心,无奈和世故牵盼着我们太多人的脚步。身边的人都习惯带着面具交流,看上去又总是那样匆匆忙忙,却终究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看此我就会想,若不被孤独困扰的我们,是否会活得更真实些,接受孤独个体的本质后会不会更洒脱一些?而如今,我也是越来越艳羡那些无论经历了什么依然泰然自若、坚守本心的人了。或许,做个不谙世事,去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看云卷云舒的人未尝不是美事一桩,但对于年轻人我们,有未免有些消极入世了。抛开所有的一切,与灵魂对话,看清这个世界,去拥抱自己,才是更好的抉择吧。还好,在19年年底,我找回了初心。我开始接受我自己,接受这个不怎么温暖的世界,去直面那些不堪与丑陋,拥抱并不完美的自己,学会了更坚强一点,学习更多真正想学的事物。我开始与自己对话,不再封闭去认识新的朋友,不再让以往买来的那些成堆的书继续躺尸,我开始与文字为伴,用电影作调味剂,在文字与经典中感受里外人间的冷暖。关于孤独,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那些孤独患者所说的那种“在边缘徘徊却无处安放灵魂,无法与外界得到交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我虽喜欢与三五挚友彻夜倾谈,喜欢与大千世界虚无缥缈的背后故事擦肩触碰,但喧嚣的快乐终究是短暂而带有欺骗性的,无法触及自己的心灵,便更欢喜那个将我包裹在秘密花园中的自己。
享受着独处的安宁,或是聆听着内心的声音,或是喃喃自语,或像现在独处于这样一个宁静的下午,坐着电脑前一字一句码着你我之间的人间烟火,并未感到空虚,担心被世界遗忘的心也未曾从中作祟过,更没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很是清净和美好。
或许,孤独的最好状态莫过于此吧!孤独即自由,也便能接受最好的自己。谁会不喜欢自由呢?但自由的代价也不低,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一切都没有定数的安排,或许就是自由的声音,也或许是孤单的呐喊声,而选择了自由,也便不得不拿出那个强大的内心,去支撑起自己倔强的孤独了。叔本华笔下的孤独简单而粗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而生活中的我们,大体都做到了表面上的庸俗,却久久不敢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可能心中有多无奈,痛的领悟就会有多深吧。关于孤独,我还想说,人们生来本是孤独,学会与孤独和解,于岁月深处,微笑向阳,心存希望,或许在这一路走来,我们收获得远比想象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