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1-13

一、概述

(1)概念

 “痹”字的含义:闭也,闭塞不通之义。指阻闭,突出本病主要是因经络阻闭,气血不行所致特点。
    痹病的含义(广义):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闭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正常生理:经脉气血运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

病理:邪气闭阻气血运行,妨碍脏腑升降出入而为痹病。

(2)分类

五体痹——皮、肉、筋、骨、脉痹(是中医解剖学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皮肤、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五因痹——风、寒、湿、热、瘀

五型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

五脏痹——肺、脾、肝、肾、心痹

(3)西医疾病范畴

    以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为主,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范畴。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以肢节痹病为主要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1.1外因

①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凑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以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②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1.2内因

①劳逸不当: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②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此外,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键,湿热痰浊内生;或跌扑外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筋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2)病机

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留注经络关节,经络闭阻,不通则痛。根据感受邪气的偏盛而分为不同的痹证,如风邪偏盛而为行痹,寒邪偏盛而为痛痹,湿邪偏盛而为着痹,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热邪偏盛而为热痹;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闭阻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等症;病久使正气耗损,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症候。

总结:病因:正气不足+风寒湿热入侵。

病机:经络闭塞,气血不通。

三、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易患,同时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及天气变化、节气有关。

(2)临床表现: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肢节痹病的症状学特征。因致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或游走疼痛、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麻木;或肌肤麻木;或肢节灼热而痛,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甚著。

(3)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

(4)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1辨别寒热:风寒湿痹与热痹。《古今医案按》“湿热与风寒,痹症两大纲”

①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特点且发病一般较急;

②风寒湿痹则虽有肢体关节疼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及全身发热等表现,多为舌苔白,脉缓,病势较缓,遇阴雨天气常使疼痛加重。

1.2辨邪胜:风寒湿痹中分行痹、痛痹、着痹。

共同----肢体关节肌肉疼痛;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

    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则缓;

    着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肌肤麻木。

1.3辨虚实:早期多实,后期虚实夹杂。

实:风寒湿热,痰浊淤血。发病急,痛势剧,脉实有力;

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病程长,痛势缓,脉虚无力。

1.4辨痰瘀:关节漫肿,结节,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紫暗、瘀斑,脉弦涩。

(2)治疗原则:

    中药治疗:总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其大法。根据风寒湿热的偏胜,分别着重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清热等治法,痹证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致气血亏虚,脏腑损伤,则常需扶正祛邪,在祛邪的同时,结合补养气血、滋养脾胃之法,痰瘀阻络者,则需注意化痰祛瘀通络[1]。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

针灸治疗:总以通经活络止痛,行痹兼活血祛风为主,痛痹兼温经散寒,着痹兼除湿化浊,热痹兼清热消肿,行痹、痛痹、着痹针灸并用,热痹只针不灸,泻法[2]。

(3)中药治疗

①行痹:

辨证依据

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症:恶风或恶寒,喜暖,肢节屈伸不利。

舌脉: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

方解:防风、麻黄:祛风散寒除湿,兼以养血通络;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茯苓:健脾祛湿;姜、枣、草:和中调营。

②痛痹

辨证依据:

主症:肢体关节疼痛剧烈,固定不移;遇寒痛甚,得热痛缓

兼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舌脉: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或沉弦。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

方解:乌头、麻黄,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升阳通痹。

③着痹

辨证依据:

主症:肢体关节重着,酸胀,疼痛。

兼症:肢体和/或关节肿胀,皮色正常,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

舌脉: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濡滑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

方解: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④尪痹

辨证依据

 主症:病程长,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明显

 兼症:疼痛时轻时重,筋脉拘紧,曲伸不利;肌肉痿缩,形瘦肢冷,面色无华;或脊柱僵硬,脊以代头,尻以代踵;

 舌脉: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涩

辩证分析:

痰瘀交结,寒湿凝聚——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

正虚邪恋——疼痛时轻时重;

筋损骨腐,关节变形——筋脉拘紧,屈伸不利;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肌肉痿缩,形瘦肢冷,面色无华;

肾督亏虚,脊骨失充——脊柱僵硬,脊以代头,尻以代踵;

瘀阻于内——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补肾散寒,涤痰化瘀,搜风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3]

方解:桑寄生、杜仲、牛膝、熟地补益肝肾;川芎、当归、茯苓、白芍、党参补益气血

独活、防风、秦艽、细辛、肉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其他:六经辨治[4]:痹症初起多见邪在三阳之证,可按三阳证相应之法治疗: 风湿在表,治以发汗散邪; 邪郁化热,治以清热宣痹; 少阳气郁,治以调气和血。若痹症日久从阳入阴,正虚邪恋,则取决于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以及肝肾阴血、阳气充盛与否,分别治以调补脾胃、温肾养肝、养血通脉,即按六经病三阴之证治疗。

痹证用药中的注意事项:

李向荣教授治疗痹症临床经验[5]:对于风寒湿重者,可加用海风藤、威灵仙、乌梢蛇以加强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也可酌情加用川乌。而经过多年临床使用,川芎常用至10~15 g,白芍用至20~30 g。方中合用加味二妙散,以加强祛湿之功,薏苡仁可用至60~90 g,酌情加用黄柏。对痹证的病程较久,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常配伍全蝎、蜈蚣、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的虫类药,痹症日久,患者多有痰湿、血瘀,一般不用当归、熟地,以免滋腻阻滞气机,不利于经络疏通。

臧堃堂认为本病辨证应以祛风为先[6],辅以补气血、调肝肾、祛痰瘀,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善用药对组方配伍,药效甚佳,使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得以减轻,同时也充分证实了合理运用药对配伍在治疗痹症方面的优势。

(4)针灸治疗

1.1普通针刺方法

处方:局部取穴(以痛为腧),并根据部位循经取穴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

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环跳、居髎、秩边

股部: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方义:病痛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通则不痛”,痹痛遂解。

加减: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加大椎、曲池清泻热毒;各部位均可加阿是穴。

操作:各部位腧穴常规针刺。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肾俞、关元用灸法或温补针灸法。经筋

其他:吕元海[7]认为生活中许多事物都会引起痹症,如劳役过度、禀赋不足、大病、季节气候异常、起居调摄不慎等。汗法是治疗八法之一,是通过发汗的方式祛除邪气,使气血流畅、营卫调和。在汗法治疗饮用的热水中加入大枣、红糖、枸杞、生姜,其中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大枣与红糖具有补血中气的作用,再配合针灸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这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措施,局部部位可促进其血液加速流通,提升炎症物质的吸收,加强肌肉活动群,以刺激内源性物质达到止痛的效果。

1.2五体刺

   五体刺的概念见于《素问》和灵枢,将针刺的深浅度,按病位的深浅排列为皮、脉、肉、筋、骨刺法。《灵枢·官针》“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筋痹治筋:刺筋法——关刺、恢刺

肉痹治肉:刺肉法——浮刺、分刺、合谷刺

骨痹治骨:刺骨法——“输刺”、“短刺”

脉痹治脉:刺脉络法——豹文刺、络刺、赞刺

皮痹治皮:刺皮法——毛刺

1.3筋针刺法

痹症,以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组织,最易出现疼痛与运动受限等,或挛缩、积聚、粘连、结节、条索等筋痹症状的病理性改变。筋针“以痛为腧”,寻找筋结点、结筋病灶点、阳性筋结点等施以筋针治疗,有快速的疗效,可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病变状况及促进关节活动[8]。

1.4筋痹解结三维刺法

基于“诸筋皆属于节”之理论,经筋在肢体呈现网络状、藤攀状、框架状、编笼状、层次状的结构,将上下肢、躯干等网织成一个立体结构,即呈现出经筋在关节处的三维立体构织。在关节前、侧、后施行三维刺法,多行纵向三维刺,可以是以疼痛最明显的一侧用针施治为主的多针三维刺[9];同一病变较深部位,也可是局部分层三维刺。对于诸如膝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或颈腰部局部以横向症状为主者,也可以行横向三维刺。基于“经筋结聚”理论之解结三维针刺法。四肢关节或骨骼处,是各经筋在循行中主要结聚之处,是多维结构,多呈现“条”“束”“片”状。施以三维针刺法,如行一穴多向三维刺,“扬刺”式三维刺,针对“条”“束”“片”之类长针三维刺,有以“角”“颧”“贲”中长度针刺三维刺,更有针对“结”“点”短针三维刺。基于“经筋间交合联系”理论之解结三维针刺法。十二经筋间呈现交合联系,呈束、片、面状,部分呈膜、点状分布。基于此理论的三维针刺法,包括痹痛症状明显病变处主要结构组织的三维刺,以及相交、合的痹痛病变处次要组织的三维刺,例如在股外侧肌处以足少阳经筋痹痛为主的三维刺法(前、后、侧),以及相交合的缝匠肌(足阳明经筋部分)为次的三维刺法。上述三维刺法之中,可以毫针三维刺、火针三维刺、针刀三维刺等。

1.5微针刀疗法

微针刀通过对筋结点处的粘连组织进行松解,钙化斑块被切断,提高机体的痛阈,从而减轻疼痛。配合牵拉拮抗运动牵拉肌肉组织,改善活动度,从而恢复关节肌肉力学平衡。最后经筋刺血法通过刺激血络,排出少量瘀血,达到通经脉、调气血、去瘀生新、通则不痛目的[10]。

1.6圆利针刺法

圆利针为《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的九种针具之一,用于“速刺治暴痹”[11],现代圆利针与普通毫针外观相似,针身加粗,既保持了圆利针粗大的特点,又有利于手法操作,患者耐受好。圆利针刺入痛点,其粗大针体对周围肌肉、韧带、筋膜形成挤压,使局部组织内部张力增加,紊乱的肌细胞得以迅速重新排列、恢复常态;出针后,组织内留有空隙,痉挛的软组织得以松解,同时减轻了组织间的粘连,改善了局部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了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12]。大量文献提示圆利针治疗经筋病症、痹症疼痛疗效显著[13 ~ 15]。

1.6七星针配合闪罐法

皮痹或肌痹以皮肤有蚁走感或麻木感,无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为主的一种疾病。

《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 “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本病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

暑、湿之邪,久则淤血阻滞经络,经络失畅,肌肤失于濡养而致,中医以舒经通络为治疗原则。七星针又称皮肤针、梅花针,运用七星针叩刺皮肤微微出血,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起到疏通经络的目的。闪罐法是在闪火罐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闪罐法更加强了闪火罐法的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温固阳气、舒筋活络的作用。七星针配合闪罐法治疗“皮痹”效果显著[16]。

1.7火针疗法

“筋痹”,其病机为关节长期劳作,以劳伤气血、血不荣筋,致筋骨失于濡养,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关节,致经筋受损而发病,致使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中医治疗多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火针疗法是中医传统针灸的一种,古“谇刺”、“烧针”等。《灵枢.官针》有载:“捽刺者,此燔针则取痹也。”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火针治疗对气血阻滞、经脉不通以及经筋病等痹症导致的疼痛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火针可以直接对相关穴位及病灶进行刺激,进而其增强人体阳气、激发经气的作用,还能对人体的脏腑机能起调节作用,疏通人体的经络,行气血。火针通过对人体的腧穴进行灼烙,将经脉脉络的外门开启,引出病邪至体外,进而发挥改善或者消除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钙化、挛缩、渗出、缺血、卡压粘连等病理变化,促进神经细胞及组织康复及再生[17]。

其他诸如浮针、铍针、拨针、粗银针、过梁针、温针灸等疗法治疗不同类型痹症的方法不做过多赘述。

参考文献:

[1]曹庆乐.中医药辨证论治痹症临床经验[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13):56.

[2]刘宝虎,郑嘉太,郭永明.郑魁山教授针灸治疗痹症临床心识[J].中国针灸,2015,35(6):600-602.

[3]陈光友. 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痹症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2017,17(91):124.

[4]杜盼,朱辉,朱爱松等.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探析痹症临床辨治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2):144-145.

[5]黄杰,李向荣.李向荣教授治疗痹症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4):75-76.

[6]梁裕琪,袁立霞.臧堃堂治疗痹症思路及药对运用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5):682-683.

[7]吕元海,杨志国,逄明芬.针灸配合汗法治疗痹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0):156.

[8]羊妹琴,邓忠民,余丽金,等.基于《内经》“皮脉肉筋骨理论”浅析针刺治疗软组织损伤[J].四川中医,2018,36(7):42-44.

[9]吴中朝.痹症: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J].针灸杂志,2018,32(18):1340.

[10]廖咏枝,聂斌,王颖珊,等.聂斌运用微针刀经筋刺血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痹症验3则[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8):19-22.

[11]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7.

[12]胡超伟.圆利针疗法[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3.

[13]刘睿智,娄必丹.圆利针阿是穴合谷刺配合体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 4) : 14-17.

[14]谢定邦.圆利针结合刺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 中国针灸,2013,33(10) : 956.

[15]管晨彤,王庆章,赵文冰,等.圆利针结合蜡疗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J]针究临床杂志,2014,30(7) : 35-37.

[16]白瑞雪,贾小红.七星针配合闪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3,(28):50

[17]黄娜.火针治疗反复发作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84):26-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