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摩和艾灸一样,要先激发经气

 大发菩提之心 2020-01-14

2020年1月12日,自得灸馆第四期内家脏腑按摩课第二天。

今天的课程安排如下:上午分别是练功,第一天作业点评(兼谈艾灸和点穴的异同),知识的复利效应,三焦气化在脏腑按摩中的运用,实操(点穴、导引和振腹);下午则是振腹的治病原理,手法的内涵再深化,最后帮上课的学员总结一个实用的按腹套路,方便他们回家帮家里人调理身体。

  • 练功

动功组:混元一气、形意拉筋和形意开肩,再仔细讲一遍——第一天下课后,学员们已经缠着助教老师要求将功法再教一遍,所以,今早所学,已是第三遍。练功一定要细抠,细节不对,会走很多弯路。

静功组:站桩和太极单推手。学太极单推手时,学员们推得不亦乐乎,而且推着推着,便恍然大悟:原来摩腹时,手真的是一点力都不用的。手能彻底松下来,才有沉劲。摩腹,便是单推手的手型换成平掌嘛!

练功之后,我带领大家一起收功。每次练功后,一定要仔细收功,将气血回流到周身各处,才能滋养到全身。收功不难,就是太极收式,外加搓热手心后干擦脸——练功仔细的人,每次收功时,擦脸能擦得周身热流阵阵,好不舒服!

  • 艾灸和点穴的异同

第一天的作业之一是点膻中,有的学员点膻中时后背会热,有的学员点膻中时脾区疼痛,有的是点完呼呼大睡,或者点完有点失眠——分别代表:热感、非热感和精神层面的感觉。

对比一下艾灸时的灸感,也有三类:热灸感、非热灸感,还有精神层面的感觉。

真的太像啦!简直一模一样。

这两类感觉如此相像,原因只在于都是人体经气循行时所自带的感觉,因而是一样的。

而不同之处在于,艾灸时可以从外界补充到能量(艾热),而点穴,则都是利用人体的经脉之气。如果经脉之气不足,点穴就不容易出现各种气感。类似于定灸之前要先做手法激发经气,点穴之前,最好经过内家脏腑按摩特殊的按腹法,激荡经气,腹部的穴位才容易点出气感来。

  • 知识的复利效应

我们学一门新技能,一开始都是很慢的,只有坚持下来,突破前面的龟速增长期,才能进入快速增长期。突破前面的龟速增长期,最好就是狠狠用功,一鼓作气,“大火熬开”,接着小火慢炖才能得到美味的汤。

知识是有复利效应的,这意味着:1.初学一门新的学问,需要花的时间会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2.学习越深入,单位时间的投入,可能的收获会更大。第一条启示告诫我们,在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时候,要预留足够多的时间,耐心走完前半截的缓慢技能增长期。第二条启示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一些行内的先行者,会感觉他们很厉害,甚至高不可攀——而事实上,只要一门深入,追上他们的境界,花的时间要远小于我们的想象。而没有一门深入,却永不可能追上这些高手了。

  • 三焦气化

重点是三焦有形说:通道、气化和气机。这都是非常管用的知识,学到马上对临证施术有帮助。特别是气机的把握,对于后续学习导引,帮助很大。(具体内容,见《以手代针,常建奇功》)

  • 实操:点穴、导引和振腹

第一天课程的实操是太极按摩、摩腹和按腹,今天的实操要难一些,但是掌握之后,在很多时候都能立奇功。

点穴先从末端穴位开始练习,分别练习点太冲、合谷和少海穴。点开少海,大致相当于荡开膻中,对于心中有结、心受过伤的人,尤其需要点开这里。点少海,很容易让被按者的情绪得到宣泄,甚至嚎啕大哭,见到时别太吃惊。

导引不需要很用力。本期学员里,睡得不太好的人比较多,因而将对治气郁于上、失眠的导引法教给他们。这个术式看起来很简单,效果却很好。而且同样是需要先好好做按腹,激荡经气后再用这个导引法,才更容易看到效果。

手法都要用心,振腹却需要一心二用。这对于理性的现代人来说,有点难度。最难的点还是在于腕,要够松,要够沉。在场的学员经过适当的练习,已初窥松振法的堂奥。

  • 手法内涵再深化

理解手法,要从多个角度切入思考。我的经验,起码要从三个角度思考手法:身法、劲力和补泻效果。

手法千千万,而所配合的身法,却不外乎这两个:按腹为代表的脚跟发力、摩腹为代表的重心转换。更妙的是,这两种身法,跟内家拳里的“顶牛”和单推手是一致的。因而,平常多练“顶牛”和单推手,按摩所需的身法便够用了。

手法各异,劲力却相同。没学过内家功法,要出来这些劲力,很不容易。但是体验过这样劲力的按腹后,再到外面去揉肚子,会很难适应。力从足跟起,因而透,不是穿透,是渗透。劲力温柔地渗透到肚子深处,化痞块瘀血为气,覆以导引术,导气而下,被按者的呼吸很容易就此变得深长。

手法的目的,不外乎补泻。重手法偏泻,而轻手法偏补。轻重结合得好,当补时补,当泻时泻,甚至补泻同时(泻南补北手法便是同时补泻),无不随机施术,而手到证除。

  • 一个灵活的套路

这个套路很简单,却足以应付众多病症:热身→激荡→加强→导引→收功。

热身可用摩腹或太极按摩,既是放松被按者的肚子,也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时候,不能省掉这一步,而且要做得庄严,不可轻佻。

激荡是核心部分,一次按腹效果的好坏,基本全看这一块做得如何。想做得好,有很多要点需要反复提醒自己:接触面、别用死力、按的方向、力的来源……

加强部分,是选用。有的肚子,做完激荡部分,就基本松开了,不必再做加强。有的肚子,加强时要花的时间太多,可以回头再做一次激荡。

导引部分,因人而异。比如失眠严重的人,多用心肾相交,效果很好。

收功,排除振腹禁忌症后,一般都是用振腹。

五个部分,联系紧密,简单易行,效果又不错。

那……能不能只学这五个部分呢?

如果只讲这五个部分,第一,很多细节不知道,很难做出效果来;第二,学过前面的内容,可以在这五个部分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腹部情况,灵活运用别的手法——最后,我们都得找到自己做得最顺手,而且效果最好的手法组合嘛,你说对吗?

第四期内家脏腑按摩课第二天的内容大致如是,课程的录音、录像都及时发给学员,希望他们都能及时复盘这次课——复盘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来上这门课,你会重点讲哪些内容,以及,如何讲这些内容?

复盘一次,进步一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