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前一段时间,网上关于中国小学生劳动的时间引起广泛热议。 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 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当问到为什么孩子不劳动时,这些家长们这样谈到,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出于疼爱,很多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有的妈妈还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读书就好了。 一条朋友圈引得众人羡慕:小女孩为下班回家的妈妈准备好饭菜。 但也有人说:“我是80后,小时候经常帮爸妈做家务,为什么这样最普通的小事,在今天会变成新闻?” 这让我想起那个“东方神童”魏永康被学校勒令劝退的事情。 17岁的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 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谁能想到,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 劝退的理由,却是因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下雪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臭袜子、脏衣服在寝室随处可见;很多时候,甚至连正常的和同学的交流也无法做到。 和很多爸妈想法一样,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这些事会不会无所谓。 当儿子被退学,母亲怒气冲冲来到学校呵责儿子:“这么好的机会,你不争气,你不如去死好了!” 哈佛大学学者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则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家庭的责任感。如果不给孩子做家务,就剥夺了他们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权利。 家务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孩子成年后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在家务劳动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感、对家庭的付出感至关重要。 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很多种家务劳动值得他们去尝试: 当孩子6-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7-9岁的孩子,就可以在之前的家务上教会孩子使用部分家用电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醒孩子安全使用。
对于8-10岁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家庭计划的制定中,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
那么,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做家务,我们应该这样做: 1 从份内家务开始 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 2 家务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家务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3 从家庭活动中学习
4 让孩子明白做家务的意义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力所能力的家务活,不易难度太大,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无论孩子做得如何,别忘了给予他赞美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 但是没有关系,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此外,夫妻俩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从小就锻炼干家务的孩子,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往往比不会干家务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这种人更受别人喜爱和欢迎。 所以,好好利用这个寒假,让孩子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