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小糖的寄宿生活

 寻梦向天歌 2020-01-14

田小糖的寄宿生活

作者 | 王丽红


用田小糖自己的话说,他属于“反射弧”比较长的那种类型。
今年9月开始住校生活以后,家长们常常在微信群里吐槽自家孩子的各种不适应,听说还有女生在电话里哭着要求走读的。田小糖则不然,电话很少,每次打来也很开心,三言两语就要说再见,我们多说几句他还不耐烦。于我而言,每周他在学校住5个晚上,以前各种磨蹭不想早睡的问题在集体生活里迎刃而解,而我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周末他只在家呆两天,大家彼此客客气气,矛盾还没有显现他又该滚回学校了,家庭氛围格外和睦,一派安定团结、母慈子孝。
可惜好景不长,过了不到一个月,当别的孩子逐渐适应时,田小糖却慢慢流露出对寄宿生活的种种不满。有时回来一脸委屈:老师说准时就是迟到,凡事必须提前3分钟!这也太严了!我不动声色,心想这要求太适合你这种有严重“拖延症”的小孩了。有时又不满地发牢骚:生活老师啥都要管,饭吃不完还不让走!我嘴上表示同情,心里偷着乐,要知道如果在家里,这恶人不就得我来当?周末作业一多就越写越烦躁,口口声声“小学是天堂”!在小区里遇到弟弟妹妹还语重心长地传经送宝:小学时一定要好好玩儿啊!而这种不满逐渐弥漫,后来居然发展到连续几周离返校时间越来越近,情绪也就越来越低落,不愿正视我的目光。好不容易磨磨蹭蹭踏进校门,看到来来往往穿校服的同学,依然愤愤不平:这么多人都被关在这里!当初考上这所学校时的欣喜早已荡然无存……

我即心疼又纠结,一味迁就吧不是个事,完全忽视他的感受也不对,想来想去只有在磨合中妥协。先是田小糖自己提出来:你们也不到学校门口来投个食?我们莫名其妙:啥叫投食?哎呀到校门口来送点吃的嘛!我们哑然失笑,隔天就带着他爱吃的炸鸡排去校门口,这才发现果然不少父母隔着电动栅栏给孩子送吃送喝,不一会儿田小糖大步流星地走来,一脸满足地捧着鸡排大快朵颐,还热情招呼身旁的同学吃,看上去情绪得到明显抚慰。然后因为住校后练钢琴的时间难以保证,学校琴房的钢琴又是供不应求,我们就商量每周二中午接他出来练琴。而实际情况是每次练琴也就半个多小时,其余时间就是在家里各种晃,从心理上满足了见爹娘、回趟家、放个风的精神需求,算是一周寄宿生活的一个缓冲。
而田小糖自从有了一些失落情绪后,打电话频繁起来,芝麻大点事也着急要告诉我们,我们也乐于随时分享他群居生活的点点滴滴。首先是一群半大孩子学习生活在一起笑点极低且传染力强,大小趣事都能笑到肚子疼,回家讲起还是止不住地乐。再有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上闹钟想看流星结果睡过了头,集资买零食准备集体零点跨年被生活老师喝止。考试前男生女生围着班上的学霸双手合十拜了又拜,嘴里念念有词求考神保佑;还有去学霸床上滚床单沾“仙气儿”的。脑补这样的画面,真让人忍俊不禁,一群可爱的孩子,在这青春年华,背负压力又充满童真童趣。有时田小糖也会在电话里自己分析考试得失,此时我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听他总结反思、听他自我勉励。

在学校组织的互通书信活动里,田小糖在精致的信纸上写下密密麻麻的文字,有一段话让我动容:“我挺希望能和老爸老妈住在一起的,但是却因为学业无法实现,说实话,真希望世界上没有寄宿学校(绝密),我也挺希望回到小学的“天堂”,无拘无束。有时就觉得人生就像无休止的篮球比赛,小学是一场,中学是一场,学业生涯总的是上半场,高中是上半场中最辛苦的,谋生又是下半场,愿我在这场篮球比赛中,与爹娘的爱相伴,向幸福生活出发。
我看得鼻子发酸,不得不说我们彼此都在应试教育的洪流中有着种种无奈和羁绊。但是彼此的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我亲爱的孩子,成长路上的苦楚与欢乐、成功与失败,都有我们相伴,愿你的内心充满阳光,跨过荆棘与坎坷,享受生活的美好,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