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茜草根 阴地蕨,可治荨麻疹!快速消除、人人适用,快速收藏!

 中医养生兴趣者 2020-01-14

阴地蕨

拼音Yīn Dì Jué

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郎萁细辛(《贵阳民间药草》),背蛇生(《四川中药志》),破天云、散血叶(《湖南药物志》),小春花,蛇不见、吊竹良枝、良枝草(《闽东本草》),独脚金鸡、丹桂移星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带根全草。冬季或春季采收,连根挖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厘米以上。根茎粗壮,肉质,有多数纤维状肉质根。营养叶的柄长3~8厘米,叶片三角形,长8~10厘米,宽10~12厘米,3回羽状分裂,最下羽片最大,有长柄,呈长三角形,其上各羽片渐次无柄,呈披针形,裂片长卵形至卵形,宽0.3~0.5厘米,有细锯齿,叶面无毛,质厚。孢子叶有长梗,长12~22匣米;孢于囊穗集成圆锥状,长5~10厘米,3~4回羽状分枝;孢子囊无柄,黄色,沿小穗内侧成两行排列,不陷入,横裂。

生境分部生于山区的草坡灌丛阴湿处。分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台湾、福建、贵州、四川、广西等地。产于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根茎粗壮,肉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叶柄樱红色,有纵纹,营养叶柄较孢子叶柄细而短。叶片三角形,3回羽状分裂。孢子囊穗集成圆锥状,孢子囊棕褐色。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凉。

农村里植物资源丰富,随处都能见到各种杂草野菜,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人们对于其习性已经非常了解。根据不同的习性,这些也被人们应用到方方面面,甚至一些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有一种茜草,在田间荒地,树林灌丛,甚至家里的墙角都能发现它的身影。生命力顽强,分布也非常广泛,基本各地都能见到。不同的地方对其也有着血见愁,风车草,八仙草,拉拉藤,破红草,染染草等等诸多称呼。过去人们对于这种草很少宝贝,甚至还有人会专门种上几棵。

茜草和拉拉秧很相似,属于攀援藤木,在茎上也长着倒刺,小时候经常分不清楚把两种草混淆。不过茜草并不像拉拉秧那样稠密,看上去繁而不乱,在珊栏绿化也是不错的选择。茜草的叶子长的很有意思,四片叶子轮生。老家常见的茜草叶子是长的心形,一节一节看着好像风车,这也是被人们称为风车草的缘故。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上有一方,仅两味药加黄酒冲服,在血热和血淤型荨麻疹的治疗上,可一试或作为基础方。

组成:茜草根25克,阴地蕨15克

制法服法:水煎,加黄酒100克冲服。

茜草根配伍阴地蕨,正是以治血之药为主,治风之药为辅,加以黄酒送服,用其引导,令疾病逃之夭夭。

最后,说一说黄酒这个药引子。《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黄酒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

相此白酒性烈、酒精度过高,而果子酒又含有机酸等物质,不宜与药物配伍。啤酒酒精含量低,溶解不了药物。酒精含量适中的黄酒,最适宜溶解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