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燕山茶社 2020-01-15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当今,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自媒体成为了大众阅读的主流。由此,催生自媒体遍地开花,涌现出一大批自媒体写作者。但对于写作者,特别是初写者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是一件令人头疼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秘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最便捷的途径就是精读名家名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豆汁记》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是著名京派女作家叶广芩。

《豆汁记》以清朝末年、民国以及建国之初为背景,叶广芩娓娓道来,以温情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落魄清朝贵族的故事。文字亲切优雅,语言精彩,情节安排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来荡气回肠,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我反复阅读,胸中许多想法呼之欲出。仔细琢磨,现归纳总结出这篇文章令人拍手称奇的五大妙处,希望能对写作者,特别是初写者有所帮助。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1.第一妙,妙在文字运用精准,亲切可爱

譬如在第一部分,写莫姜言行表现,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叫四太太时,这样写:“出于礼貌,莫姜抬起眼睛,轻轻地叫一声四太太,便收回目光再不言语。”这一句话里一个“抬”字,一个“轻轻”,一个“收回”,就让人读出了莫姜的神态表情,读懂了莫姜很懂规矩礼仪,绝不是普通民间女子。

再看莫姜喝豆汁,更是写得不一般。“莫姜双手接过了那碗温吞的、面目甚不清爽的豆汁,认真地谢过了,背过身静悄悄地吃着,没有一点儿声响。从背影看,她吃得很斯文,绝不像父亲说的从中午就没吃饭。”

在这里,作者用了几处词语特别带劲。如,“认真地谢”“背过身”“静悄悄地吃”,“从背影看”,这些拿捏恰当的字词,让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作者整篇文章处处是这样生动而富有灵性的文字,给人强大的画面感,让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

这让我想起来“僧敲月下门”里的“敲”字。有记载,这个“敲”字是诗人贾岛酝酿诗句的时候,思想过于集中,撞到了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原因后,反复斟酌敲定了“敲”字,这是恰恰好的布局。

一字一句读来,文字并不华丽,都是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却彰显着优美亲切和精准,可以看出叶广芩的文字功底极深,并且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妥帖安排。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2.第二妙,妙在语言精彩朴素,接地气

如,母亲学习“双蒸法”做米饭,把米先炒了再蒸,爆米花似的发起,可以多出三分之二的饭量。母亲如法炮制,莫姜不学,说米还是那些米,哄了眼睛哄不了肚子。一句“哄了眼睛哄不了肚子”多么朴素的语言,一下子点明了本质。

再如这段:“脸面是女人的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女人的脸面被他人破坏了,那将是她人生的最大不幸,再无幸福可言。特别是我看到母亲在对着镜子描眉搽粉的时候,我往往为莫姜而悲哀。没有那个刘成贵,莫姜何以如今日这般寄人篱下,小心翼翼,谦谦为人?那个死鬼橱子,冻死在街头真真是活该极了。”

前面用母亲和莫姜做对比,后面用“死鬼橱子”“真真是活该极了”,把“我”对刘成贵的愤懑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贾平凹曾经说,“写作要接地气,接地气并不是只写土地、饥饿、革命等,而是写出真实,写出生活的味道,写出关于生命的人生的意义。”

我想,叶广芩的文字就是贾平凹所说的接地气的文字吧。《豆汁记》中像上段精妙的语言不可计数,像拉家常一样朴素接地气,又一字不多,没有半点累赘。

3.第三妙,妙在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第二部分一开头这样叙述:莫姜被父亲捡回来后,母亲安排莫姜跟“我”睡一个屋。“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感觉跟一个脸上有刀痕的人同睡,就好像和鬼睡在一起。“我”暗想,这个北宫门捡回来的女人,谁又能保证她是好人?于是,心里埋怨母亲的粗心大意,埋怨太不把“我”当回事。

我读到这里,顺着小主人“我”的思维在想:刀疤脸莫姜究竟是个骗子还是别的什么坏人呢?并且暗暗为小主人捏了一把汗。继续往下读,才蓦然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下文如此叙述: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猛然想起莫姜。母亲告诉“我”,莫姜天没亮就在厨房笼火做早点。读到这里,我终于放下忐忑不安的心,明白莫姜不是坏人。但作者马上又安排了一个很吊人胃口的悬念。原文如下:

“不知卖花生仁儿的能做出怎样的早点,以她的出身手艺不会比母亲更精彩。老王就是老王,橱子就是橱子,人家是‘萃华楼’出来的,那些京酱肉丝、烧明虾的美味鲁菜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至此,我不禁也要问,相貌丑陋,出身卑微的莫姜能做什么早点呢?做出的早点好吃吗?

继续读,却是一个一百八十多的大转弯。莫姜做的早点赏心悦目,精致可爱,香甜可口。

这篇小说还有一个最大的悬念是:莫姜的丈夫刘长贵没有死。那个用砍刀砍了莫姜的脸,把莫姜卖掉的穷困潦倒的坏男人找上门来,还带来情人的儿子。“我”气急败坏地训斥刘长贵,并理智地提醒莫姜,“你可想好了,他是只狼!”

面对这样的坏男人,莫姜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我深深为莫姜担忧。

文章妙,就妙在这里,出其不意,又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扭转。莫姜把珍藏了多年的翡翠扁方卖了,接纳了刘长贵和刘长贵情人的儿子,组成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莫姜对刘成贵这个厨子很不错,她的宽容善良唤醒了刘长贵的良知。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多次送豆汁给“我”家,可以这样说,是刘长贵的豆汁救了困难时期“我们”的命。

故事发展到此处,让人愈发感觉妙不可言。还是莫姜那句话最贴切,“过日子,能说谁养活谁啊?”

时代不断变迁,世间不断更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难料,谁也无法预测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因此,能帮助别人的时候,请一定果断伸出手,世事轮回,说不定帮人就是帮自己。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4.第四妙,妙在情感渲染到位,又含蓄真切。

刘长贵找上门来后,刘长贵情人的儿子赖在四爷的躺椅上不出来。眼看着太阳西沉,四爷和四太太要回来了。“莫姜脸憋得通红,转了几个圈说做下人的,不能给主家儿添乱,只要出去,怎么着都好说。”

寥寥几语,莫姜束手无策的窘态、心慌意乱的情感和做仆人的本分跃然纸上。

还有这一段,刘长贵瘫在床上,不能自理,莫姜一勺一勺地喂饭。作者写道:“阳光照射在屋内,光线中飘浮着细细的微尘,一切似乎都变得很柔和。刘成贵一脸的满足,一脸的幸福;莫姜一脸的平静,一脸的爱意。折腾了一辈子的夫妻,到了竟然是这样……这样的日月大约是老夫老妻们必要经历的过程吧。”

细腻的文字,柔和的笔触,淡淡地诉说着一对老年夫妇经历沧海桑田后的平静与安稳。情感真挚而含蓄温暖,让人从心底升腾起一份由衷的感动和强烈的共鸣。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5.第五妙,妙在多种文化元素巧妙融合,交相辉映。

《豆汁记》用细腻的文笔诉说着人与人之间丰富可贵的爱、怜、情、暖,它不仅是一部暖色调的情感故事,还对饮食、戏曲和玉石做了许多细致的介绍,传播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和玉石文化。作家用轻盈的笔触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多种文化元素巧妙融合的美妙。

其一、饮食方面写得相当细致。

如,莫姜来到我家第一次做的早点:小米粥、小酱萝卜等细致可爱,刚出锅的“螺蛳转儿”看着焦黄,闻着喷香。简单的早点,在作者笔下变得赏心悦目。

还有莫姜做的炒花生仁儿、醋闷肉、熟鱼活吃、鸽包肉,亦各具特色,百吃不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刘长贵授意下莫姜做的豆汁、麻豆腐,从作料、工序、火候及出锅后的色香味都作了详细介绍。如此糟粕成珍品,让人香味绕唇垂涎三尺之余,不得不佩服作者对饮食文化的广闻博知。

其二、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大亮点是戏曲文化。

京剧《豆汁记》贯穿整部作品,像一根线一样穿起了各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境况与情感。

莫姜初到我家,“我”看着莫姜的刀疤脸,想起来京剧《豆汁记》里的穷秀才莫稽的唱词,“大风雪似剪刀单衣穿透,腹内饥身寒冷气短脸抽。”对莫姜的容貌做了形象的介绍。

莫姜的丈夫找上门来时,正巧荀慧生演的京剧《豆汁记》将大团圆的结尾改了,变成洞房内一通棒打,善恶有报。预示着主人公的结局。

文中还多处写到金玉奴的唱段,“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这个唱段每次在文中都出现得恰到好处,看似写文中人,又何尝不是给读者敲了一下警钟呢?

其三、小说写到玉石文化亦是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用父亲第一个妻子留下的四个扁方与莫姜的扁方作比较,莫姜的扁方是翡翠的,更显晶莹剔透,温润可爱。“我”故意挑剔有几处黑点,莫姜说那是翡翠的瑕疵,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物件和人一样,人尚无完人,更何况是物。

四十年后,在北京一家珠宝店里,“我”又看到了那根碧绿的扁方,瑕疵依旧,晶莹依旧,如与老熟人相见。睹物思人,这有瑕疵的玉,不就是脸有刀疤但精神高贵的莫姜吗?不也像是我们每个人吗?只不过我们有时候看不到自己脸上的“刀疤”罢了。

从这诸多文化元素来看,《豆汁记》就是一部浓缩版的《红楼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去感悟。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邓友梅曾对叶广芩给予极高的评价:“叶广芩的京味,头一条是‘墨香’,不造作,不拿捏,从容舒展中流露书卷翰墨之气。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古人云,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读大家之作,品写作之妙,长人文情怀。

《豆汁记》是著名作家叶广芩赠送给读者的一份营养丰富的京味精神大餐,也是馈赠给我们广大写作者学习的样板。《豆汁记》里可圈可点的美妙之处实在是太多太多,无法一一涵盖,剩下的请各位朋友自己慢慢品味吧。

我相信,只要你肯学人之长,敢想敢写,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