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求碑系王善宝立于唐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十月十日。碑名“大周故河东州刺使之碑”,成都闾丘均撰文,王善宝书丹。碑纱石质,通高4.01米,碑身高2.03米,宽1.17米,厚0.36米,屃屭座,长2.6米,高0.89米。
上镌碑名10字,并浮雕双龙及佛像一龛,碑文正书34行,行17—51字不等,计1628字,加碑名10字,合计1638字。碑文赞述王仁求任河东州刺史期间,一面建议唐廷设置姚府以西20余州,并对之开发管理;一面又助唐将讨平阳瓜州刺史蒙俭与土酋和舍之乱,而立有战功。王仁求生年不详,安宁郡人,西爨白蛮大姓酋长,出身使持节河东州诸军事,河东州刺史,加上护军。卒于咸亨五年(即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王氏死后24年,王善宝始为之安葬、立碑。碑文中使用了武则天创造的新字。河东州建置不见于新旧《唐书》,其地当在元代赵州(今大理市凤仪镇)一带,地处西爨白蛮与阳瓜州乌蛮辖地之间。碑文所记此史实可补正史缺遗,同时亦证明了唐廷对云南边疆的治理及其政令的实施,另外,也反映了王仁求对唐廷的忠贞。
王善宝,仁求长子,曾宿卫京师,后承袭父职。出身云麾将军行左鹰杨卫翊府中郎将,使持节河东州诸军事,兼河东州刺史,上轻车都尉,新昌县开国子,公士,擅书法。
2006年05月25日,王仁求碑作为唐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53.马哈只墓碑
马哈只墓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月山郑和公园内,居坡面西,背依滇池。
马哈只墓平面呈长方形,长3.6米、宽2.52米,高出地面约0.4米
马哈只墓的初葬形制,今已无从可考。此墓自从明初建置以后,年久日深,至解放前已倾陷为土丘。六十年代初期,发现墓四角有石框为界,遂以其框用条石和水泥砌筑成今状.保持了回教长方形墓的形制。石碑通高1.65米、宽0.94米、厚0.15米。碑额呈圆拱形,上书小篆“故马公墓志铭”六字。龟趺碑座。石碑正文四周,阴刻着缠枝蒂莲花纹。正文楷书十四行,共284个字。字迹略有残损。
据《故马公墓志铭》载,墓主马哈只,云南昆阳人,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卒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三十九岁。马哈只生前曾朝拜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娶温氏为妻并生有二男四女,其中次子即为郑和。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在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回乡祭扫。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均名“哈只”。按伊斯兰教的习俗,“哈只”是人们对朝觐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人的尊称。中文“哈只”一词,本由阿拉伯语音译过来,意为“巡礼人”,即朝圣者。由于郑和幼年离家,对父亲的真实姓名可能已淡忘,或依习俗称父亲为“马哈只”。马哈只去世时,郑和年仅十岁左右。父亲丧葬之事,皆由长兄马文铭经办料理。永乐三年,郑和已升为内官监太监,请大学士礼部尚书李至刚撰写了父亲的墓志铭,但时逢第一次下西洋的前夕,郑和只得将碑文寄回云南昆阳镌凿于石,立在父亲墓前。
这段经过,刻记在《故马公墓志铭》碑阴右上角“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宗坟茔祭扫追荐,至十二月吉日回还。记耳。”但字迹漫漶,大都不可辨认。
2006年05月25日,马哈只墓碑作为明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4.灵岩寺摩崖
灵岩摩崖石刻,寺内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尤以《郙阁颂》的八分汉隶享益书法金石学界,国际友人和书家学者每年都来目睹其书采书韵,叹为观止。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
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以汉隶《郙阁颂》为代表的摩崖刻石,在灵崖寺内达130多块,号称"小碑林",
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库。著名的摩崖刻石有东汉摩崖刻石,大唐开成题记,灵崖叙别记,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古刻,杜甫诗刻,《白骨塔序》碑及灵崖宋代以胶石刻(25块)等。
2006年05月25日,灵岩寺摩崖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5.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称川子河石窟,位于延安市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唐、宋、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一千余年,最后建成石如刀切,分布于东西长约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个洞窟。主洞前有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房。楼前接寺院,院门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额。
窟前有三开间两层木构大殿一座,窟平面略呈方形,窟宽10.4米,进深10.65米,高5.35米。窟中央凿石成基,坛基四角各有1根连顶接地石柱,坛基正面造像为一佛二弟子,释迦佛结跏趺坐于束爷莲须弥座上。佛通高3.45米,其中座高1.59米。释迦佛上方窟顶藻井装饰华丽,刻有“释迦如来”、“秀花供养”8字。释迦佛左侧侍立弟子迦叶,右侧侍立弟子阿难。坛其东侧石柱间,为文殊菩萨,结跏跌坐于仰莲束腰须弥座上,须弥座中央刻狮首。石柱四壁均满刻佛、观音、罗汉及小千佛像,数目达3305尊,主要造像均妆彩。窟内所见题记有唐贞元年(785年)、二年(786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年(1142年)造像题记。7号窟,平面呈梯形,内坛基上有佛像20尊,窟顶有八角藻井,浮雕有二龙戏珠纹图案,另有龙蛇凤麟及花草纹图案,此窟为明、清时开凿。石泓寺石窟年代之久、规模之大、造像之多、雕刻之细远近闻名。明嘉靖延安知府刘汝作诗赞曰:“飞阁撑云贱,清泉绕茂林”,“丹崖双绿水,梵室倚苍峰”。
窟中央凿石成基,坛基四角各有1根连顶接地石柱,坛基正面造像为一佛二弟子,释迦佛结跏趺坐于束爷莲须弥座上。佛通高3.45米,其中座高1.59米。释迦佛上方窟顶藻井装饰华丽,刻有“释迦如来”、“秀花供养”8字。释迦佛左侧侍立弟子迦叶,右侧侍立弟子阿难。坛其东侧石柱间,为文殊菩萨,结跏跌坐于仰莲束腰须弥座上,须弥座中央刻狮首。石柱四壁均满刻佛、观音、罗汉及小千佛像,数目达3305尊,主要造像均妆彩。窟内所见题记有唐贞元年(785年)、二年(786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年(1142年)造像题记。7号窟,平面呈梯形,内坛基上有佛像20尊,窟顶有八角藻井,浮雕有二龙戏珠纹图案,另有龙蛇凤麟及花草纹图案,此窟为明、清时开凿。石泓寺石窟年代之久、规模之大、造像之多、雕刻之细远近闻名。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槐公路可直通寺前,也为延安观光游览的重要景点。
2006年5月25日,石泓寺石窟正式被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6.杨珣碑
杨珣碑矗立于法门镇石碑村西南古道旁,在法门寺东北不足三公里处,正在建设中的关中旅游环线从石碑的南侧一公里处通过。杨珣碑碑身为一整块高3.18米,宽2.19米的大理石雕凿而成,为同时期石碑中绝无仅有。
杨玉环原为玄宗皇帝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因玉环有倾国倾城之貌,被宰相李林甫推荐给玄宗皇帝,皇帝溺爱杨玉环美貌,遂据为己有,封为贵妃,形影不离。杨贵妃得宠,杨氏一门便鸡犬升天了。杨贵妃有位堂兄叫杨国忠,被贵妃推荐为玄宗皇帝身边的近侍,此人精于樗蒲赌技,深得玄宗皇帝欢心,便青云直上,做了唐王朝的宰相,杨珣便是宰相杨国忠的父亲。死后多年的杨珣,被唐玄宗李隆基追赠为郡太守、兵部尚书;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刻石立碑。
关于杨珣碑,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唐天宝十二年的一个晚上,法门石碑村方圆十几里农家牲畜槽上的骡马统统不翼而飞,待雄鸡高叫东方发白时,这些骡马又回到了槽上,只见骡马个个四肢颤抖,大汗淋漓,之后人们才发现石碑村西南官道旁矗立起了一通两丈有余的大石碑。原来不翼而飞的骡马是被天兵天将赶了去运石碑,从此,石碑旁的村子便叫石碑村了。
碑文为玄宗皇帝御书,26行,每行57字;玄宗皇帝书写此碑时68岁,书法境界已达到炉火纯青,碑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书写,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杨珣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7.万安禅院石窟
万安禅院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乡峪村西。又名双龙石窟、石空寺。始凿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明清两代有所增凿扩建。单窟,朝向东南。窟口处凿有三开间仿木构窟檐,通面阔5.04米。明间阔2.02米。八角形檐柱,檐间刻出四铺作斗拱、素枋等。宝装覆莲柱础。窟平面呈“凸”字形,分甬道、窟室。甬道长3.75米,宽2.75米,高3米。窟室面宽9.2米,进深8.4米,高约5.3米。
窟口处凿有三开间仿木构窟檐,通面阔5.04米。明间阔2.02米。八角形檐柱,檐间刻出四铺作斗拱、素枋等。宝装覆莲柱础。窟平面呈“凸”字形,分甬道、窟室。前、后壁及屏壁浮雕五百罗汉、一百徒众,千手千眼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观音、西方三圣、十方立佛等,共有造像千余尊。甬道两壁雕有日光、月光菩萨及涅槃图等。窟内外还有宋、明、清题刻碑记。
仅有1座大型洞窟,保存大小造像千余尊,造像游记、题记、题刻十余方。石窟依山开凿,坐西朝东。窟平面呈“T”形。千佛洞石窟虽然规模不大,但雕刻精细,题材丰富,而且有明确的开凿纪年,是研究陕西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资料。
2006年5月25日万安禅院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
59.木梯寺石窟
*********************************************
60.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75公里处的泾川县泾、汭两河汇流处,在王母山东北面,距泾川县不到1公里,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呈略长方形,形若“凹”,高达12米。窟内造像分三层,中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萨以及驮宝塔的白象,多为北魏作品。顶部建造物脱落几尽,现存造像百余尊,
主佛像居中,其他依次排列两旁。窟外为清代重修的依山楼阁。经重修后的王母宫大殿,及通往大殿的台阶和盘山公路,成为道教信徒朝圣的重要场所。
王母宫石窟也称大佛洞(又名千佛洞),是北魏时期创建的一座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位于泾川县城西一华里的泾河、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山脚下,习称王母宫石窟。石窟座西面东,高11米,宽12.6米,深13米,中心柱宽7米,深7.6米。前壁已毁,现存清末依壁建造的三层凌云飞阁,从泥表可看到唐、宋、清风格,绝大部分石造像为坐像,大的有丈余,小的不足尺余。
高及窟顶的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大小造像二百余尊。中心塔柱是王母宫石窟遗存的精华。王母宫石窟没有明确纪年,根据造像风格,专家推论:要比近邻的南、北石窟还早,大体上和云岗第六窟相近似,约创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该窟设计宏大,造像生动、严谨、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精湛的艺术创造才能,是较为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存。简介位于平凉市东南75公里处的泾川县泾、内两河汇流处,在王母山东北面,距泾川县不到1公里。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王母宫石窟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1.《新修白水路记》摩崖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位于甘肃徽县城南28公里大河乡大石碑村白公路左侧的悬崖上,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镌刻,雷简夫撰文并书。青泥岭是古蜀道中最为艰难险阻的一段。这里峭壁千仞,高耸入云,江水滔滔,吼声震天,道路崎岖,九曲八湾。公元1056年,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因青泥岭道路过于艰险难行,倡议改道新修白水路。李虞卿与知兴安军刘拱、权知长举县事良友、顺政县令商应祥、河池县令王令图发动数县军民,费尽周折,历时4月,修成自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新路50里,沿途作栈道阁道2309间,邮亭、营屋、纲院382间,缩短旧路里程33里,废掉青泥驿,减省邮兵驿马156人骑,每年减省驿廪铺粮5000石,畜草10000围,精减执事役夫30余人。
摩崖石刻记述的正是这样一段史实。碑刻通高2.8米,宽1.88米,额篆“新修白水路记”6字,正文楷书,右起竖写,26行,每行37字,共962字。笔力苍劲,字迹工稳。文字至今完好无缺。摩崖右下方有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陕西布政司陇右道按察司副使张应登的题诗石刻一方。此碑是反映古蜀道兴废变迁史实及古代交通运输组织状况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资料,历代学者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十分重视。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新修白水路记》摩崖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2.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
青海省玉树县境。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即俗称的文成公主庙,坐落于玉树县驻地结古南25公里巴塘乡巴塘河畔贝纳沟内。大日如来佛坐像高7.3米,双手交叉腹前,盘坐于双狮拱抬的莲花宝座上,两侧有普贤、文殊、地藏、观音等八尊菩萨,脚踩莲花,手持法器。勒巴沟摩崖在巴塘乡勒巴沟口,岩刻画佛、菩萨、飞天、瑞兽等。主佛释迦牟尼,身着圆领紊身衣,庄重安详。
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代祖丹联姻,在勒巴沟岩石上凿刻主要以佛教内容为主的摩崖,贝大日如来佛石窟摩崖由大日如来佛及八大菩萨立像(浮雕),佛殿左右藏、汉刻文,章冈及卓拉摩崖组成,面积约350平方米。
内容有大日如来佛八大菩萨浮雕、古藏文刻文“所、依能依颂”、“祝辞”、“具摩崖简志”、汉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章冈的十方佛和古藏文《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石刻。受地震影响,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外围墙墙体开裂,基础有细小裂缝。供养殿墙体有裂缝,地基产生位移,地面隆起上翘。殿堂顶部金顶经幢倾斜跌落,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的主佛殿上方有松动岩石,对主佛殿构成威胁。金顶金幢跌落在如此紧急的状况下,目前在震区进行文物状况初步调查的青海省文物局采取了对一些文物的临时保护措施,如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主佛殿的金顶墙体已用木柱支撑。
勒巴沟摩崖位于玉树县巴塘乡勒巴社勒巴沟内。摩崖始刻于唐太极元年(712年)左右,天宝元年(742年)竣工。由古秀泽玛、吾娜桑嘎、恰冈和泽琼沟四处石刻组成,石刻面积330平方米。主要内容有古秀泽玛《公主礼佛图》、摩崖线刻、吾娜桑嘎《佛诞生图》摩崖线刻及古藏文刻经、恰冈大日如来佛浮雕、泽琼沟108座佛塔摩崖线刻。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3.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石窟,古称“丁谷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村。据考证,千佛洞开凿年代为两晋、前凉,延至唐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吐鲁番地区现存高昌时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存世洞窟总计为94个,编号洞窟46个。保存了公元3―9世纪的佛教壁画。13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逐渐废弃。二十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到此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吐峪沟石窟对于研究中西交通史、宗教史、艺术史、建筑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吐峪沟石窟存世石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整体布局形态,洞窟形式丰富多样,壁画遗存反映出多种文化对高昌石窟艺术的影响,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实例。吐峪沟石窟也是高昌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是当年高昌城文明的一部分,其昌盛与衰微都与高昌政权的存亡关系至密。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吐峪沟石窟寺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