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出现肾虚的情况逐渐增多,医院门诊经常遇到来看肾虚的患者朋友,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肾虚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总结如下: 肾虚的七大认识误区 1.性功能减退就是肾虚。在肾病专科经常会碰到一些自认为是肾虚所致,但本应去看男科的性功能减退患者。实际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多名性功能障碍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性功能减退是肾虚引起。如果患者随意在药店购买补肾药补肾,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会加剧病情发展。建议这部分患者应及时到男科就诊,得到规范有效的专科治疗。 2.有点症状就认为是肾虚。很多人一遇到多汗、尿频、腰膝酸软、性欲下降、耳鸣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肾虚了。实际上,中医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概念,它有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肾虚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之后才能诊断有没有肾虚。拿耳鸣来说,虽然说肾开窍于耳,二者联系密切,但不分缘由就从肾论治,往往效果不好。如果只把眼睛盯在肾虚上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贻误病情。 3.黑眼圈就是肾虚。看见黑眼圈就说是肾虚是不妥当的。单纯黑眼圈不是病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睑及其周围组织很薄,如果劳累、失眠,使眼睑长时间收缩,就会引起血流不畅、微循环障碍,导致眼圈发黑。黑眼圈不用害怕,只要精神愉快,多活动锻炼身体,充足睡眠,一般1至3个月也就消失了。 4.肾虚是男人的专利。其实,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也会遭遇。女性受生理、病理因素影响也容易发生肾虚,且女性肾虚的比例相当高,并不低于男性。肾虚的女性会过早出现黄褐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性欲低下、腰酸背痛、骨质疏松、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 5.肾虚就是肾脏出了问题。很多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十分紧张,以为自己得了大病,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并不等于肾病。肾虚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肾病通过简单的尿液检查就可以诊断。当然它们有时有点联系,有些交叉性,就是说有所谓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没有肾炎。 6.补肾不分肾阴虚与肾阳虚。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与肾阴虚,还有肾气虚及肾阴阳两虚,它们的表现与治疗的原则不同。市场上的保健品多数针对肾阳虚,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这些保健品不仅没有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有一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追求健康、调理肾虚症状,要在营养、调节生活规律和体育锻炼上多下功夫,不要迷信“保健品”。 7.吃啥补啥,所以吃肾补肾。人们常常认为吃啥补啥所以吃(猪腰)补肾,其实并不尽然。动物内脏的脂肪和胆固醇、重金属含量高,而且动物内脏容易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会增加人们感染传染疾病的机率。另外,肾病患者最好不吃动物肾脏,因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需要限制营养摄入的,否则将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肾虚分4类 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恍白、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沉迟。 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恍白、小便频多、舌苔淡白、脉细弱。 肾阴阳两虚: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肾虚,当然要补肾,除了饮食调理或药膳滋补外,最主要也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补肾中成药。服药关键是掌握其适应证,细辨证候才有针对性。 ■ 常用补肾药物表
日常保健及补肾的方法 1.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2.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适当运动可延缓衰老,但强度不宜太大,应选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以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血淤、气损等情况。散步、慢跑、快步走都会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虚有辅助治疗作用。 3.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4.做自我保健按摩。按摩肾腧: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1次,每次约300下。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按摩涌泉: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5.一些对补肾有帮助的食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例如桑葚、淮山、枸杞、芡实、栗子、干姜、芝麻等。 6.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到正规医院咨询。 ⊙本文作者: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刘立昌/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教授 王钢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