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读《道德经》,首先要有正解

 道德经学用 2020-01-16

有人对《道德经》只有只字片语的接触;也有人虽然参与学习了,但是没有实学、没有正解,所以对老子的智慧有一定的误解。

比如有人看到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所说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句话,就认为:这不是学道学傻了吗?哦,别人对你好、对你诚信,你也对人好、对人诚信,这确实是应该的;但别人对你不好、对你不诚信,你还这样相信他、还对他好,你说你不是傻了是什么?

其实,这里面的“善”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形容词,表示善良;另一个是动词,表示善于。这么一分开看同一个字,其实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老子所谓的“善”绝不是丧失原则的不争和柔弱,而是要用温柔的态度,坚持重要的原则;要用光明的内心,看待黑暗的现象。

所以,什么是老子说的“善”?第一重意思是,不管外界如何,我的内心始终是善良光明的,这一点永远也不会被任何人影响;第二重意思是,面对问题,我有智慧,善于调和理顺,把出偏的事情用柔和、不易察觉的方法拨乱反正,把不在道上的人用温暖的方式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让整个事情逐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了这两点能力,才是老子所说的“德善”,这是非常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所以,我们要对《道德经》的每一句话实学实干实证,没有正解的话,不但不会有实效,而且稍一不慎,就会流弊丛生。什么是“流弊”呢?就是问题看似解决了,但由于解决得不到位,所以还遗留下来很多弊端。

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位极人臣的宰辅大臣,不但为政清廉,政绩卓著,而且为人良善,为民称道。一天,一个醉汉冲撞了他的仪仗,当时他的随员架起醉汉就要送官处罚。但他看了看,觉得何必与一个喝醉的人计较呢,就摆摆手说算了。街上的百姓纷纷称赞说他宽厚待人。

过了几日,他偶尔听人说起,那个醉汉又倒在街头,这次不过是拦住了一个四品官的车架,可命却没有上次遇到他那么好了,直接叫对方随行的护卫给打死了……当时宰辅一听,非常自责,说:“都怪我!当时如果我按照律条把他送官,责打个二十大板,下次管教他记住这个教训。可当时我却为了全自己爱民的名节,而纵容了他。这下可好,白白送了他一条性命啊!”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流弊,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事情考虑得不够周到、了解得不够深入、看得不够长远时,从表面上看,好像我们是在按照道德的标准去做事,但是未来却会产生很强大的弊端。因为,从后来产生的那个不太理想的结果倒推的话,我们就不难知道,当时自己的做法并不一定是如法合道的。

学习《道德经》这是学习天地的智慧,老子在文中一再强调“名可名,非常名”;“古之善为道者,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名”等,这就是说,用人道上的语言是很难描摹清楚道的样子的,老子也只是借这个文字相来为后人说法而已。所以,我们学《道德经》,要去理解他背后的深意,而不能抱着字面的意思不撒手。

逯欣心

2019年11月02日,第612篇(欢迎转载,请您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