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雁:两相思,两不知

 芸斋窗下 2020-01-17


马雁


全北京最寂寞的是十三陵水库西岸的大坝。


夏天的傍晚,十三陵水库上没有了游船,即使白天湖上的游船也很少,也许是湖面太阔大的缘故吧。但比这里更宽阔的,官厅水库,或海边……我并没有在那些地方想过关于寂寞的事情。在十三陵水库也没有专门去想过,只是,我在那里的时候恰好,看到了寂寞。


继续说夏天的傍晚吧。水库的水有些退了,不是退潮,是水没有满满地涌到大坝,露着小片沙砾地。几辆车,面包车和小轿车,停在沙砾地上,主人撩起水洗车。似乎,那些车永远没有洗完的时候,一直在那里洗。沿着沙砾地,水库的南岸,是坡地和浅滩。一只老绵羊,带着几只小绵羊。也不吃草,它们只是错落地站在那里,有的抬着眼睛望。也不会受惊逃跑,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羊羔“咩咩”地叫两声。


那是我们要离开昌平的前一天,我和TQ骑着自行车,来到十三陵水库。TQ和我一直都不是特别好的朋友,即使在十三陵水库那个傍晚之后,直到十年后,我们都没有特别好过。我们来到水库的大坝上,坐在大坝斜斜的坡面上。天上是黄金般有着透明光泽的霞,在天顶弯成弧形,天是那么的圆,还有一些霞透过白杨树的枝叶射出一道道短促的光芒。


水面上卷来一浪浪风,把我的短发吹起,是那么清洁的刚刚洗过的短发,发端轻飘飘地在耳后飞起。现在我听着Sigur Rós的《()》,但我不是唱片封套上那个伸出手臂的盲孩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让人安详,有力气对着虚空/伸开手臂……”(1)但并不是那样。那时我还不懂那么多,不懂强大与软弱,不懂得的太多。那时我只知道忧伤。


是的,我只知道忧伤。最应当快乐的时候,也只会忧伤。一切的情绪里,只有忧伤是我所擅长的。我还记得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站在图书馆门口的走廊上,望着窗外的雪。那已经是夜里九点,我只穿着一件衬衣。还有就是两只水晶耳坠,坠子似乎在轻轻晃动,像冰雪那样,一丁点,凝聚在耳垂下面,轻轻地晃动,发出撞击声。


也有不寂寞的时候。也是夏天,快要离开昌平的时候,我和HZ一起,傍晚,散步。在校门外,一直走到天黑透了。一辆辆黑色的轿车无声地滑过我们身边,是多么热的柏油路,我赤脚走在上面,感觉到那些小小的石头嵌在柏油里。柏油路是多么温暖啊,我始终记得。


可是,如果拿出HZ给我拍的那张照片,在学校附近的废河床上,我站在一辆机车旁,斜靠着,偏脸对着镜头,那神情里有一些倔强,和困顿。


我也曾经在火车上远远地望见过官厅水库。那是初冬,官厅水库已经结冰,几乎带着些蓝色,凝固的。然而真正美的是被枯草围绕着的永定河。那不是岸边掩埋“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枯骨的无定河,永定河是不缺乏生命的,即使萧瑟的枯草也不能掩蔽它的动人。


那么还有珠窝。GS去过那里,在路上弄碎了琉璃项链,所以出了意外,差点死在那里。她们去的时候叫它珍珠湖。可是,火车上,几个隧洞钻出来,仍旧没有丢失的那个湖,我愿意像小站的站牌那样叫它珠窝。每一次从隧洞出来,我都像一个急切寻找失散的爱人的离乱中人那样,搜寻它,而它在那里,一次次地不叫我失望。


美的也有落坡岭。水面上架着长长的窄窄的桥,火车从上面开过,那么平静地,不兴波澜。下面是随风起伏的水面,不是波光,而是浪,不妖媚也不狂大。


我闭上眼睛。有些冷,手指是凉的。不打字会觉得冷。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逝去的人。


但是,知道么,我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我。闭上眼睛。十六岁那年听着《幽灵》,想象在云南山里做个乡村女教师,雨后跋涉在烂软的起伏的黄泥路上,雨林的潮湿和绿像洇染开的水彩。一直染到我的想象全部变成湿漉漉的绿。


我真的在起伏的黄泥路上跋涉过,那是夏天,走去一处荒山上的坟地,晃眼的太阳照在头顶,“阳光打在地上”(2)。多好的音节,我念念不忘的那些,无时无刻不在意志当中。“阳光打在地上”,可以用它来描述爱,也可以用来描述恨。但我从来没学会过恨。


曾经很想会。但是仍旧不会。


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可以在入睡前,对着镜子凝视片刻,向她道晚安,向自己的孪生姊妹。也可以在梦里,走在无人的乡间公路上,头顶是苍凉的桉树。清凉洁净的水漫过路面,踏着这水走向夜的深处。那时CM和我躺在各自的床上,各自望着自己的天花板,说着各不相干的话,她的爱和我的梦。“就像一面镜子,但是比你自己更美好,更如你所愿。”(3)


全北京最寂寞的是十三陵。那里埋葬的人已经消散了,像尘土。那里的柏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那里蜿蜒着山陵,不远不近的几座陵墓似乎在呼应着,又似乎……活着的人也是这样,那些居住在那里的人,那些不居住在那里的人。


“两相思,两不知”也是如此,两情相悦者如此,老死不相往来者也是如此。总有一天,我们会隔着鬼门关这样相思,或者同在鬼门关的一侧仍只是这样的相思。而相思,本来就是不知。


2007年12月17日


————————————————————


(1)马雁《冬天的信——给马骅》一诗中的句子。


(2)见海子:《歌:阳光打在地上》。


(3)这是马雁的自相引用,在一篇关于苏菲·玛索主演的《心火》的影评中,马雁写道:“如同一面镜子,但比道德本身更美好,更如你所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