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体验哲学,是什么玩意呢?想诉说什么东西? 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它首先必须是哲学的范畴;二是它必须是关于人身心体验体悟的范畴;三是它是通过茶的科学、文化和美学方面的体验而指向身心,并达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及探索的范畴。 第一层次:哲学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哲学是什么东西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给出完整的答案,只知道它是关于世界的观点和学说,是爱智慧的代言词,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种学问,而且是基于所在时代的科学,却从来不给人提供明确答案的一种学问。而关于哲学有没有用,有什么意义,我们当代的哲学大师周国平先生有个比较贴切的回答。 他认为哲学就是你走向生活真相的捷径。他把哲学的意义归为以下几点:一是哲学帮人找到自己。除了世俗意义上的自我,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最大的好处是让更高的自我觉醒。二是哲学帮人想明白幸福是什么。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在忙碌的生活中,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即是幸福。三是哲学帮人破解性爱和道德的难题。爱情、婚姻、道德,这三个可能是人们大部分困惑的来源。但这些本源性的问题,哲学上都有答案。四是哲学帮人洞察生死,过更好的生活。人生中唯一确定的答案即是死亡。面对这个确定的答案,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可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现实问题。 简单地说,考虑或思考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找自己、求幸福、解难题、谋出路,能从人生的局部中跳出来看看全景,回到生活的真相,审视自己,再力求过好一点的生活。 第二层次:体验哲学 再说说体验哲学。为什么要在我们的文化国度里提体验哲学,那是因为它基于当前最新的认知科学。这个学科,在我们传统比较模糊的认知观,特别是在传统认知哲学中引入解析和逻辑分析的概念,让我们关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可以在更清晰的概念、语言、语境和认知逻辑构架中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自己,包括大脑和心灵,以及由大脑和心灵去认知的那个世界和由它们建造出来的属于每个个体独自的意象世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形成了富于入世与出世结合的辩证的生活观,对人类精神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和守正出新。对新时代精神的吸纳,也即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精神,特别是理性分析思维加以吸纳,把思辨和确定的概念范畴加以融合,最后在出世与入世,在精确与辩证,在东方的神秘主义与西方的理性主义中寻找一种尺度,形成一种吸纳了逻辑理性分析后的新的中庸之道。 何为体验哲学?它其实是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新视角。雷可夫二人(1999)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的思维、心智、推理、范畴、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而来的,人们在与世界和他人交往过程中,须通过心智中的认知结构来调节。 在概念和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每增加一个范畴,结构的复杂性也相应增加,只有结构的内在复杂性被理顺后,结构的层次才能向上一级迁跃。当然,认知结构不是吸纳越多的范畴越好,越复杂越好,关键还在于结构内在系统的协调性。在保证认知结构的协调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认知结构的层次,是心灵成长、发展可以选择的方向。 研究身心体验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最终还是要回到哲学的问题上来,什么样的体验能帮助找到更高的自己、能启发人在更高的层次上自我觉醒?什么样的体验是不同层次的快乐和幸福?什么样的体验才算是感觉顺畅的爱情、婚姻和道德,才算是看清生死而更好活着的生活。回答之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即我们无法封闭自己,也无法阻止认知结构内在的演化。在这样的情境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考虑我们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升级并理顺认知结构系统。 第三层次:茶体验哲学 再接着说说茶体验哲学。它是以茶为载体,以身心体验为基础,形成了认知世界的结构,从中修炼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视角,并映射和作用于生活。 为什么是茶,而不是别的载体,是有一定原因的。茶如果不好说是世界文化,至少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不仅是因为其久远的历史和种类多种植广、还有它与中国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密不可分,更重要还在于它的广度上,是国饮,是民众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人民的休闲、解压,再说大点,就是身心自由、放松及美好生活是相关的。有这样的背景,提茶体验哲学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那么茶体验哲学,应细分出什么样的认知逻辑结构呢?其形成的认知结构与哲学要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系以及它真的关乎我们的美好生活吗?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茶与体验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二是茶通过体验,如何指向哲学的问题。 关于由茶而形成的科学、文化和美学体验的认知逻辑,前面已有说明。这里要把握的一个要点是,现代的茶体验、茶体悟,甚至讲大点,我们称之为现代茶道,所涉及的非常多精细的茶方面的认知结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提升,不断丰富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段位”,这些与体验哲学所要探索的通过身心进行体验体悟的道理基本一致,在此不再细说(具体可参考本系列的第一篇)。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即这样的认知结构与我们要回答的哲学问题有什么关系。 首先,茶能带我们体验更高层次的自己吗?或者能让我们看到更高层次的自己吗?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自我觉醒吗? 茶可静,可养成专注的习惯,这更方便学习和思考,吸纳更多的精神养分,至少是增加一条内观心灵的路径,看到更清晰的自己;也能在专注中了解各个层次的茶体验,无论是种植、采摘、走水、揉捻、焙火、储存、品饮等环节,都存在着辩证统一、天人合一、明心见性、拼搏进取、舍弃放下等道理。一个人能觉知、体验体悟并吸纳这些道理,就有更大的可能通过相通原理的转移,“以格尽一物而通万物”之理,完成一个人在更高层次的自我觉醒。 其次,茶能让人想明白幸福是什么吗?虽说幸福感仅是一种感觉,但其肯定是以身心处于好的状态为基础的,把身体养好,把心灵理顺,让其顺畅并有所着落,有地方安顿,这应该是基础要件。 在中国这样的国度谈幸福,必须有两个维度,一是必须考虑实践性和类的发展性(也是儒家及马哲的核心要点),这不是理论上说说的问题,是真真切切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的,只有这么做,才是逻辑与现实、历史的统一。也就是说,幸福不是靠空谈,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要以为了更好的自我生活和类的更好生活为目标取向的。只考虑个体的幸福,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国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历史的。二是必须处理诸多矛盾辩证的东西,理顺并接近精确的那个“度”,尽量达到中庸中和的境界(详见本系列的第四篇)。在中国谈幸福,总是比较不容易一些。因为要理顺的东西会更多一些。 喝茶跟明了幸福有啥关系?成就幸福,与成就一泡好茶,是相通的。首先要照料出一手好的茶青,再完成各种指标和要求,并理顺这些要求。每种茶都有其承载容量,指标要求太多了,茶可能会做过了,整个系统就都崩溃了。懂得把茶青养好,再把各项指标尽可能完成好、理顺,不要让系统崩溃了,这样的道理,跟谋求幸福的道理就通了。所以,喝茶可以更轻松地体验和明了幸福的道理。 再次,茶与爱情、婚姻和道德有啥联系吗?爱情、婚姻和道德,这几个方面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从两个人,到多个人,到整个群类的关系,关系里又涉及经济、思想、文化、个性等方面。确实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说这三方面是人类大部分困惑的来源,说明处理好这个事情非常的困难,没有一定的生活智慧,是非常难理顺的。 但凡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要件,那就是沟通和协商。茶之“坐下来好好说”的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在私人生活领域学习和使用的,这里就不再论述(具体可参见本系列的第二篇)。 最后,茶与如何在明了生死问题的基础上,比较快乐、舒适地过好每一天能有啥关系呢?这个问题可参见本系列的第三、五篇,其解决路径是格物以致知,格物以通理,以茶之理,通心之理,而后观心、理心,最终在每个年龄段找到属于自己所可以拥有的那个层次的每天的可有的快乐感与美满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茶一样有生灭,只有让茶带上了情感、故事、文化和灵魂,成就其所能成就的,即可。生活也一样。 茶体验哲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思维方法,不是靠空想和冥想可以解决的,必须有一个由技近乎道的过程。当然,也不是苦穷理的苦行方式,可以在快乐的茶体验、茶修行中明理修心,而后在某种担当中实现快乐、幸福与个体人生价值的统一。想知道其中奥秘,还是自己边喝边领悟吧。 文字:吴凯伟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林龙城 杨彩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