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穷人,是您万万沾染不得的”

 八卦电影 2020-01-18

昨天去看了《“大”人物》,比预料中的好,还有些小惊喜。

如果你没看过韩国原版的话,这部电影肯定是及格的。

两版故事差不多,富二代欺负了一个老实巴交、特别实在的穷人,然后被一个很有正义感的警官缠上了。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永久”,这两人死磕到最后...

里面有许多有意思的小细节,今天我只讲三个。

1.

影帝王千源的演技值得点赞,但他演得的角色限制太大了。

想要把主旋律演好,演一个正义必胜的警察,又要演原版黄政民那样游走在法律边缘需求真相的双面警探,太矛盾了。

有时候看着,我都替他尴尬。

你看看王千源这张脸,这种气质,这种“糙哥”到底该演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如果包贝儿的反派角色让王千源来演,或许会好很多。

但这种事,注定是不可能的。

而且,王千源也没说自己只能演反派或者农民,他刚出道的时候,什么都演过。

前一段一位明星说了,“我只能演公主,演不了农村人,因为我不像啊”。

是啊,公主说了算,公主确实有得选。

但王千源有得选吗?

本来是个正经人,但演正经戏出不了名,也根本没人找他拍戏。

师弟张猛找到他说,“我喜欢你很久了,你来当我电影的男主角吧”。

王千源说,你喜欢我个屁,你是没钱请男主角吧。

但是,他还是出演了男主,因为太喜欢这个剧本。

这部电影叫《钢的琴》,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有人都知道,王千源的演技高光时刻,是在《解救吾先生》,他演反派出了名,因为反派形象深入人心。

都说王千源吃饺子是片中最牛掰的镜头,但王千源在死刑前,隔着玻璃板给母亲磕头,嘴一咧,头磕的砰砰响,笑得比哭还逼真。

他被抓的时候,跟他同居怀孕的女朋友撕打着他说——

“混蛋,你倒是给我留个名字啊,到现在都不知道你叫啥呢!”

“你叫什么名字,哪怕告诉我一个姓也好了,你姓什么?”

“混蛋,你姓什么!”

王千源的嘴一直咧着,不知道是哭是笑,他只说了一句——

“外面天气凉,我死了”。

如果演员能按演技分级选角色,再让演技好的演员优先来选,国产烂片会少一半。

但这事,永远不可能,跟现实里的不公平是一样的。

好演员没戏拍,角色没得选,很快被遗忘;有些演员,流量高,出来就是主角;有些演员,有太多角色可以选,都可以按“我不像”来自己选角了。

王千源这样的演员,缺了一个大影视公司的女老板当太太,没“资格”说出那种能让人断章取义的话。

在电影里,富二代也说了,“在中国,谁会拒绝交朋友呢,你说对不对啊,警官”。

2.

《“大”人物》里的富二代(包贝尔 饰),很有颠覆性。

他跟我们常见的有钱任性变态不一样,这是个有着复杂经历、脆弱内心、极其敏感又丰富立体的角色。

表面张扬跋扈,变态嚣张,其实都是被欺侮后的报复性人格反应。

他在家族内部不受重视,被严苛的父亲责骂,还要面临优秀哥哥的竞争。

在这种压力之下,他的性格特别矛盾,因为自己被冷落的经历,可以心疼孩子,送上玩具、饼干;

有时狠厉起来,让孩子亲眼目睹爸爸被打被羞辱,自己出一口恶气。

他对女人更是从不怜香惜玉,所有女人在他眼里,都是可以用来玩弄的对象。

拿到这么好的反派角色,几乎可以躺赢,拿下各大电影节的奖项。

刘亚仁就凭借这个角色提名了韩国大钟奖最佳男主角。

而包贝尔只是承包了全片的最大爽点,既然所有人都想打他,那就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吧。

刘亚仁和包贝尔演技已经对比过了,再说一句,如果说包贝尔演的富二代只是单纯的坏到没脑子,那刘亚仁就是变态地又帅又坏。

3.

电影真正的核心,是这位,寇占勇演的陈勇强。

这是个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纯屌丝。

他租下了一套房子,付了一年房租,因为整租便宜。

结果房子半夜被拆了,差点伤到了自己儿子,他决心要找拆迁商讨个说法。

他找到了拆迁商,对方说,拆迁是房地产商的安排,冤有头债有主,找该找的人。

他在房地产公司门口举牌投诉,被请进了豪华的老板办公室。

他说了自己租的房子被强拆了,想要赔偿。

在场的秘书(王迅 饰演)说,这钱给了外包公司,现在跟我们没关系了。

富二代老板表态,既然都来了,就听听具体要求吧。

陈勇强伸出四根手指:“三千八,我要三千八赔偿”。

包贝尔有点楞,“三千八百万?”

陈勇强:“三千八百元四十元!那四十元,我就不要了!”

举座皆惊。

富二代哈哈大笑,笑得不可自制,他从里屋取了4万元,拍在桌子上。

你都拿去吧,我也给你个整数。我只有一个要求,你把拆房子的洪铁军(拆迁负责人)打一顿,出出气。

可是陈勇强坚决不要,对不起,我只要3800元。打人,我干不来,何况还有孩子在这里,算了。

富二代几番催促,陈勇强就是不干。这可激怒了富二代——

“既然你不打,那就挨打吧!洪铁军,你来打他!”

陈勇强被打了一顿,几个小时后,他跳楼了。

无论韩国原版还是中国改编版,这一段才是全片真正的精华。

韩版里刘亚仁以为闹事者要的是420亿,没想到对方要的只是420万韩币。

穷人就是穷人,穷得有“面子”。这种“骨气”,富人们当然不会理解的。

刘亚仁演的富二代,拿起桌上的蛋糕送给穷人的孩子,却随手拿出另一块扔给了自己养的宠物狗。

这一段暗藏的信息,内涵极其丰富。

韩版讲的是被裁员的员工来讨薪,最后被强迫拳击斗殴。

中国版讲的是,房地产开发里的拆迁,这也是本土特色的改造了。

看了这部电影真是有点小惊喜,中国也不缺好的导演和编剧,他们总是能在电影里夹带私货,无论环境如何。

能拍出《白夜追凶》和《心理罪》的导演五百,果然有一套,姜也还是老的辣。

我们也从来就不缺好故事,去街头睡几晚上,在农村村头唠唠嗑,在那些大家都知道的那些是非地呆上一个月,必定有收获。

前提是,你要好好活着回来。

还有,观众能看在电影里出多少,只能随缘了。

能多大程度改变现状,像《我不是药神》那样,也只能看时势和造化了。

但这样的电影能上映,已经算成功了。

总之,富二代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穷人会执着要那么少的钱,为什么穷人会执着纠缠着他不放。

实际上,这种矛盾,一句话就能说出来。

但富人不会想,穷人不明白,中间人却看得最明白。

你看,“狗腿子”秘书王迅就说出来一句话:

“这种穷人,是万万沾染不得的”。

ps.想看?电影院里就有,就当支持导演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