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乐咏生,咏远有李

 八卦电影 2020-01-18

八卦电影
 

上午看到这条新闻,难以相信它是真的。

直到看到微博,才反应过来。

主持人李咏去世,年仅50岁。

是那个始终笑容满面、能量满满的主持人李咏?

也是声音磁性、一头长发的李咏?

像是一位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忽然传来消息,斯人已逝。

那句“永失我爱”,让人倍感心酸。

在印象中,李咏是个温暖的人,总是春风满面,笑容可掬。

他站在灯光绚烂的舞台上,穿着黑色西服,容光焕发,头发蓬松。

他始终能量满满,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招牌动作一出,就能带着无数人跟着比划。

多少人是为了他而来,到点打开电视就是为了看到他。

等着看他怎么逗乐观众,等着他砸开金蛋,等到了这样的镜头,才算看得圆满。

他的《幸运52》、《非常6+1》都是不可复刻的经典,还有那个霸气的扔牌动作,让人过目不忘。

我们很少看到他悲伤难过的镜头,在大家眼里,他应该是世界最幸福的人吧,所有人世间的痛苦烦恼,到他那里都绕行了。

众所周知,李咏还是一个非常擅长自黑的人。

嘲笑自己脸长,自黑发型,自黑品位,没有什么不能黑的。

“长我这张脸的概率必须是被雷劈500次,长有两个读音,一个人天生就长脸,多给你面子。

所以我是长脸,是生长的长,是指我的脸一直是在生长的!

自古美女多长腿,自古英雄多长脸,懂了不?”

曾经我以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烦恼,家庭幸福美满,事业有成,人生大赢家。

但主持人的压力、悲伤、痛苦,都是他们自己在承受。

他们给了观众欢乐,给了大家欢笑,自己却承受了很多压力,还有许多流言蜚语。

李咏一家人去美国,有消息传言是去移民。

哈文仅仅在微博上回了个“木有”,连解释都没有。

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的隐忍和无奈。

哈文微博上很长时间只发了一个“早”字。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李咏去美国,根本不是为了移民或者逃避,而是去治病。

这一家人,承受了很多。

李咏和哈文认识多年,最早是同学,后来变成恋人,再成为爱人。

两个文艺青年们的爱情故事,可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好在这些故事都记录在《咏远有李》这本书里。

李咏的文笔也是相当可以,把当年追求哈文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你也可以看到李咏的“撩妹绝招”。

1、亲笔写信,连信封都是全手工制作(内容来自李咏自传体小说《咏远有李》)。

我每天都给她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无非是我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无时无刻不想念你之类。

最绝的是,为了讨她欢心,信封都是我自己做的。单做一个信封当然也没什么特别,关键是信封上的字都是我一个一个画上去的,任谁乍一看,也看不出和印刷上去的有何区别。

细说画字的过程,那是相当麻烦。先拿铅笔轻轻打格,然后找份报纸,把要写的字挑出来,依样一个个“画”在信封上,标准的“印刷宋”。画字也有讲究,先用铅笔打底,再用钢笔描,横平竖直,字间距相等。最后,轻轻用橡皮把铅笔的痕迹擦掉。

亲笔手写情书,这个“撩妹高招”有效吗?

哈文说我,这哪儿是写信啊?纯属骗女孩呢!

怎么能说骗呢?

咱是饱含着真情实感的,要说“讨好”倒是不错。

一大早起床就折信封,折完开始画,等画完了一抬头,外面天擦黑了。

我容易吗我?哪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看见我这信封,不得疯了?

对于写情书,李咏一直引以为豪:

我所有的信,哈文都留着,满满两大盒子,搬了几次家都没丢掉。

我偶尔没事儿,拿出来欣赏欣赏,“小伙子太有才了!”

2、乔装打扮女装大佬,偷闯女生宿舍。

我穿上一件女士大衣,系一条大红色的围巾,再戴上帽子和宽边眼镜,镜子前一照,能上《大众电影》封面了,美!

这么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簇拥着一个扭扭捏捏的“女生”来到了宿舍楼下。

看门老大爷刚想仔细端详端详,就被姑娘们围住问长问短,有点儿招架不住。趁着乱,我一溜烟钻了进去。

刚一进门,给哈文吓一大跳:这谁啊?怪里怪气的!

待我款款宽衣解带,除去乔装,哈文乐得差点儿背过气去。

谈恋爱很甜蜜,不过那也得花钱,想享受浪漫只能去挣钱了。

谈恋爱这事儿,投入挺大,不光是感情,还有资金。

那时候家里每月给我寄100块钱,一个人凑合够用,俩人可差远了去了。

总得讲点儿浪漫吧?讲点儿情调吧?

记得那次,我们在东四的大华影院看电影,散场后出米,饿了,去旁边一家咖啡馆买了一个汉堡包。说是汉堡包,其实就是个三明治,不到5分钟吃完了。知道多少钱吗?10块!

我心疼木了,一路都在念叨:“贵死了!贵死了!”

哈文后来特记恨我,这男生怎么这么小气,讨厌!

然后,“讨厌归讨厌”,两个人都想尽办法去挣钱,再去享受浪漫。

 “别尽给我现眼,既然是我媳妇儿,跟我出去!”

 “呸,谁是你媳妇儿?”哈文一把把我的手打开,“出去干什么?”

  “挣钱!”

 “挣钱?”她犹豫了一下,“能挣多少?”

 “钱不多,我努力!”

不过就算挣了钱,现实里享受浪漫也是不容易的。

每回她的同学、朋友到学校里来玩儿,都是我慷慨解囊,去小卖部买酸奶招待他们。现在说来,酸奶不值什么钱,在那个年代还是挺奢侈的。况且架不住一来就来四五个,有的还特不拿自己当外人,“我就爱喝酸奶,来俩!”

心里疼不疼另说,我脸上始终热情洋溢,“大家随便喝,哈文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哈文,你男朋友不错啊!”“来俩”的那位开始说我好话。

 “什么呀?这就是我男同学!”哈文纠正道。

气得我,咬牙也不是,切齿也不行。

只好笑里藏刀加以补充:“我是她关系特好的男同学。” 

在书里,李咏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狗屎运,包括找到这么好的“媳妇儿”,去央视工作,没想到节目那么受关注,后来又有了漂亮的女儿。

这当然都是自谦,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在这本书里,你总能看到李咏的乐观、积极和自嘲,这就是他总能把事做成的原因。

在生活里,李咏和哈文相濡以沫多年,感情深厚。

对于爱情如何保鲜,李咏曾在节目《超级演说家》中说过,在他的字典里,“男人向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

所有婚姻里的人,都应该学学。

哈文是回族,有了孩子之后,李咏给女儿取了个回族名字,法图麦·李。

没想到,这事也引起了风波。

有人说这是忘本、崇洋媚外,有人说这是妻管严的铁证,还有人说这是为了移民做准备

他在微博上还特意解释过这件事,对名字此事尤其坚持。

在给女儿办户口登记名字时,工作人员想图方便把圆点点在下面,他强烈抗议:

“同志,卡尔·马克思的那个点儿,是在下面还是中间?

在下面,那是两个人,一个叫卡尔,一个叫马克思。

在中间,那才是一个人。

没有这个点,就给我画一个!”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李咏女儿的长相小时候被群嘲,许多人说女儿是遗传了李咏所有缺点,大长脸、小眼睛、黑皮肤。

李咏说,他关心女儿长相大于成绩,当初妻子哈文怀孕时得知是个女孩,他当时就焦虑了:

“你说就我这张脸,扎俩小辫儿,那得什么样儿啊?闺女长大了还不怨我一辈子?”

李咏这么说,显然是要把原因归之于自己,转移媒体关注方向,给家人减压。

他对女儿的爱,那是无处不在的。

他曾在微博上写,人生的最大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一辈子很短,有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有着你牵挂的人和牵挂你的人,幸福着,偶尔还要醉着。 ”

现在,女大十八变,李咏的女儿是越来越漂亮。

今年5月李咏生日时,哈文在微博晒出了一家三口的照片为老公庆生。

女儿法麦图的个头,已经快赶上爸爸了。

在微博上,女儿每发一篇微博,李咏就去互动。

用的都还是年轻人们最喜欢的表情包。

父爱如山,大爱无言。

在《超级演说家》里,李咏一次演讲的题目是“致我的情敌”,也是写给未来女婿的一封“战书”,你也可以看成是择婿标准。

其中第一条就是——

“第一,你得健康,即使肩膀不够宽厚,也要让我女儿靠得踏实。”

节目中阳光、开朗、擅长活跃气氛,他把舞台气氛搞到热闹非凡,但人世间最无常的,就是意外。

对我们来说,可能在看综艺节目时会想到中国失去了一个好主持人,少了一个满脸笑容的咏哥。

那个浑身喜感的男人,不会再从台后蹦蹦跳跳出来了。

对这个世界来说,仅仅失去了一个人,划去了一个名字,多了一个死亡记录。

但这家人,失去了丈夫、父亲,那个瘦瘦高高的男人。

我们怀念他,也是怀念我们过去曾经的快乐时光,在电视机前跟家人一起看节目的美好回忆。

李咏的最后一条微博,发在感恩节那一天(“Thanksgiving Day”)。

他感谢妻子,感谢女儿,感谢所有人。

人之将离,最难割舍的,还是家人。

想想还活着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

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幸福的。

感恩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感谢生活所有的恩赐。

活着也许非常简单,为了爱人、家人、朋友、遇见的人,好好地活着。

生之美好,值得感恩。

也谢谢李咏,感谢他多年以来给我们的欢笑,感恩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

下期节目,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