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拍都烂出了新高度,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八卦电影 2020-01-18

前几天八哥推荐电影版《深夜食堂2》,还提了一句中国版要来了。

虽然不看好,但发自内心的说,我非常非常期待,中国也能出《深夜食堂》、《孤独美食家》那样的超级IP。

《深夜食堂》的底子那么好,只要沾那么一点点原著的才气,怎么也不会是个大烂剧嘛。

就算全是抄,照着日本版剧本致敬复制一遍,也算中规中矩了嘛。

但我马上就被狠狠的打脸了。

中国版《深夜食堂》用事实证明了:

我们不止会搞砸所有的好故事,还能毁原著。

他们有一种超能力,化神奇为腐朽,化经典为烂俗,化暖心为呕心。

再牛逼的题材,都能拍成一坨屎。

我无数次怀疑中国版《深夜食堂》每一集是不是拍成了电影,居然那么难熬。

每一集40分钟,都像过了40个小时。

真没想到这么难看,扑街这么惨。

而且没有最难看,只有更难看。

尬出了新境界,尬出了新高度,尬出了珠穆朗玛峰的新记录。

目前豆瓣评分只有2.3。

周一开始写这篇文章时,它还有2.4。

给出一星评价的占了88%以上,现在到了90%以上。

导演还信誓旦旦说,写了12个原创故事,一定要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但我看了四集,“新”一点都没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看到。

不过,有一点我是很佩服片方的——

宁死不回应,也不请水军作弊。

过去即使烂到爆的国产剧都会拿钱做营销,《抠图不自赏》欠钱都要请水军,而且再烂也会有人出来赞两句。

但这次《深夜食堂》,清一色的痛骂声。

大家痛打落水狗,生怕再不打狗,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为什么人人喊打,看了下面你就知道了。

1、

这个深夜食堂,吃的是泡面,看的是广告联播。

卖香肠饭还算正常,但卖泡面是几个意思?

泡面这玩意,不都是在家里拿个碗都能搞定的事?为什么要去餐厅呢?

谁大晚上的,专门去餐厅要一碗泡面再坐上几个小时,第二天还用上班吗?

坐几个小时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来碗酸菜泡面?

我当然知道,加了酸菜是真的很好吃,也不用你们再特别强调一遍了。

要说夜宵吃什么,八哥当之无愧的敢自称算权威人士。

作为一个月三十多天都要吃夜宵的人,八哥可以负责任的说,中国夜宵就是烧烤摊、麻辣烫(仅限北京朝阳区)。

品种就是烤串、烤鸡翅、烤羊肉串、烤馒头片、烤大蒜、麻辣烫、小龙虾、香河肉饼。

能吃泡面的地方,大概只有砂锅摊了。

中国版《深夜食堂》里不止把泡面当成夜宵,而且还加了无数个硬广,实在硬的不能再硬了。

这个叫泡面的演员戏好多,片酬不会低。

前一段被骂上天的《欢乐颂》广告植入,跟《深夜食堂》一比,简直是良心之作。

2、

来深夜食堂的顾客都是些什么人?

日版自始至终就很明确,来的客人都是小人物,还都是社会边缘人物。

他们是脱衣舞女郎、黑社会、同性恋、落魄的诗人。

甚至还有异装癖、第三性别者、AV男优。

他们可能在别的地方备受打击,却在食堂里找到了难得的宁静。

中国版《深夜食堂》里有什么人?

穿着光鲜亮丽,浓妆艳抹。

还有黄磊念诗一般说出的,来自波西米亚的白色公主。

我擦,这肯定是来走秀的。

吃个夜宵,一身盛装,这肯定是刚参加完地区烟酒销售大会的人。

导演编剧大概都是豪门出身,从没体验过街头生活。

但据我所知,首富家的儿子也都是这样吃夜宵的。

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影视制作团队高高在上,根本不体验百姓的生活了。

他们总拍他们以为的生活,直接套用国外老百姓的生活来类比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你要是一个大排档或者烧烤老板给大家来点下酒菜,大家撸串喝酒,聊着房价聊着工作,聊着八卦,聊着段子,划着拳,然后喝到尽兴再来两句脏话,这才是我们中国观众最想看到的。

3、

演员们联手尬出了新境界。

众所周知,快乐家族名声在外,演谁不像谁。

这次轮到吴昕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瞪眼睛演技法。

两个好姐妹邀请她一起坐的时候,她惊喜地瞪大双眼,点头如捣蒜。

再次来的时候,伊丽莎白就已经很熟悉了,跟大家打招呼的时候是这样。

你难道都不用看一眼,就知道同伴来了吗?

吃了这么多泡面,每次来都出,每一次还都被泡面惊艳。

这演技真心不容易。

后来伊丽莎白暗恋了一个同事,又开心又苦恼。

又是瞪眼睛,撅嘴。

两姐妹给她出主意,让她欲擒故纵,于是她用眼神加手势完美表演了点餐。

刷卡。

结账走人。

还有神一样的撒娇式摔倒。

就这样,两人最后居然在一起了。

我只能说,小哥你的审美无人能敌。

这是在演儿童舞台剧吗?还是主持综艺节目?

吃个夜宵而已,用得着这么用力么?

更可怕的是,快乐家族这次来了两位。

还有这位演黑社会老大的小哥(宋洋 饰演),松重丰(日版黑社会大哥)看了就想打人。

对演员和剧情,微博上有个热门网友的评论:

感觉就是一帮中国人在努力的演日剧。 

日版的是生活,中国版的是做戏。

这句点评,精准到位。

我们需要的是带着人间烟火气的食堂,而不是带着文化隔离感的日式居酒屋。

而且《深夜食堂》的精髓真的不是吃吃吃,也不是拍大家吃得有多香,而是一道菜一个人一个故事。

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聊天,闲聊得都是琐碎小事,人生遭遇,生活感悟。

这群人还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物,怀着各种梦想却被生活无情的操翻。

他们只能在深夜里来到这个不知名的食堂,吃着饭聊着天互相取暖。

深夜食堂,根本也没什么特别的。

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可以放松,可以认真吃饭,可以闲聊的地方。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大碗鸡汤,没有庸脂俗粉,却自然就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而我们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部《舌尖上的故事》能让世界人民看得如痴如醉,我们的美食故事天然有优势,世界一流。

我们不缺美食,但缺的是优秀的制作人,从来都不缺好故事。

就像@衣锦夜行的燕公子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带着金链大汉来摊子上打拖欠自己工资老板的、老板已经喝多了,躺在地上说随便打,我已经破产了,最好打死我,明天就不用面对债主了……

洗头房下班的姑娘,每次来买凉皮,小老板都会加格外多的花生米和烤麸。姑娘就会和他开荤玩笑,卖啤酒的烤串的听着起哄,小老板羞红了脸骂脏话……

烧烤小弟每晚做生意都要驱赶走流浪狗怕它吓到顾客,凌晨四五点收摊的时候,流浪狗就在小弟脚边,等着他喂手里自己吃的饭……

而这样接地气的好故事,总是被故意忽略,视而不见。

因为这样的故事太清淡,加不了广告,植入不了商品。

大家也别骂广告商了,毕竟人家也是拿出了真金白银赞助的。

真正要骂的,是那些挣钱到丧心病狂的人。

如今引进国外好作品,流行一条多快好省的挣钱大道——

大IP+明星+流水线作业。

投点钱买来IP授权,流水线作业快速出品连续剧,注水到100集,拿钱到手软。

这种圈钱模式,已经变成了最流行的挣钱模板。

拿到了大IP,随便用中国皮包装一下,再请一堆大明星,就可以收广告费、授权费大大的挣钱了。

我一直觉得人傻钱多这次已经过时,但我还真想不出有更合适的词能形容这种现象。

想挣钱,如果你站出来明说,我还能给你讲真话的勇气点个赞。

如今被骂的狗血喷头,连个屁大的回应都不敢说,何其心虚。

拿着中国版深夜食堂的名号,我只能说——

这么明目张胆的捞钱,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PS.好消息是电影版《深夜食堂2》已确定正式引进,定档7月18日。

还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美食、熟悉的小林薰。

我们花大钱做了最烂的反面教材,给日本版《深夜食堂》打了个最好的广告。

有些还不知道原版《深夜食堂》的人,这次应该都会去看电影了。

不说了,八哥要去深夜食堂继续撸串了。

你们要不要也来一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