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中引用仲景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连轺”作“连翘”。 连翘在《神农本草经》中可见“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生太山,八月采,阴干。 一名异翘,一名蕳(通“蘭”)华,一名轵,一名三廉,一名折根” 苏云: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郭璞引《本草》云:一名连苕,又名连草。郭所引本草,今本草无。 经考证认为,汉代时期连翘是用的金丝桃科植物黄海棠的根,也称为湖南连翘。连翘最开始不是用果实,也不是用现在所指的连翘植物。所以连轺不是今天的连翘也不是连翘根。 仲景伤寒论中记为连轺(yáo)用于治疗瘀热在里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连轺清泄湿热,用的是黄海棠的根。 甲乙经:发于胁,名曰败疵。此言女子之病也,久之,其状大痈脓,其中生瘜肉,大如赤小豆,治之剉翘草根及赤松子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注:刘涓子作“锉陵翘草陵根各一升”;太素杨注云“有本翘、松各一升”。疵通訾。杨注“败亦曰改”疑为“败一曰改”之讹。灵枢痈疽篇所引漏字缺一味。) 唐代的时候,连翘的用药部位发生了改变。在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连翘丸用于治疗小儿无辜寒热、结核、颈项瘰疬及心胁腹背有坚核而不痛,用湖南连翘的全草入药,不是用根了。《外台秘要》记载用来治疮痈肿毒的方中用到的连翘也是此种。 宋代《本草衍义》中详细记载了连翘的产地信息,形状等。考证认为这里连翘指的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可以治心经客热最胜,尤宜小儿。此后,就把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当作中药连翘的正品使用了。 明清以后,如《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都以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入药。主要用来治疗风热感冒,乳痈,高热烦渴等。 现代也有将湖南连翘的同属植物多蕊金丝桃的全草入药作苦连翘用,可以清热利湿。 结论:连轺即古连翘,唐代以前连翘即连轺,用根,唐代开始不用根,用全草。有两个方需要注意,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漏芦连翘汤,均非现在的连翘,需要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