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熙宁三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

 读书工 2020-01-18

因为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故又称“熙宁变法”。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了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宋神宗认同了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并提议变法,宋神宗很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变法伊始,王安石对宋神宗提出奸佞之论,建议神宗要辨别小人并加以惩处。新法颁布后,王安石擢拔吕惠卿、章惇、蔡确等多人,参与变法的实施。

新法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宋神宗将其贬为地方官,王安石举荐吕公著代替其职。

韩琦上疏规劝宋神宗停止青苗法,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宋神宗打算同意,执政曾公亮、陈升之等乘机附和。王安石虽多方辩驳,神宗仍然认为应听取各方面的建议。随后,王安石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隐。韩绛等规劝,宋神宗挽留王安石,王安石遂陈述,朝廷内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进言神宗要不畏流俗,心怀天下。

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都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相继离开朝廷。王安石很快提升秀州推官李定任御史。

知制诰宋敏求、李大临,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弹劾李定违背孝道,皆被罢出朝廷。

其后,吕惠卿因父亲去世离开朝廷,王安石便对曾布委以重任,对他非常信任。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见《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随后,宋神宗欲起用司马光任枢密副使,司马光趁机复议废止新法,宋神宗没答应,司马光遂辞职离京。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封百姓为了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知府韩维报告朝廷,王安石认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宋神宗则认为应听取百姓之言。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宋神宗满面愁容,欲罢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认为,天灾即使尧舜时代也无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

监安上门(官职)郑侠,不赞同王安石新法,趁旱灾冒死绘《流民困苦图》献给神宗,还写了一份奏章,向神宗奏疏论新法过失,历数王安石变法之种种弊端。并言:陛下您如停止新法,十日之内,必然下雨。否则我自愿领欺君之罪,请把微臣斩首于宣德门外。宋神宗反复观看郑侠的《流民图》,竟夕不眠,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宋神宗暂废新法。暂废新法三天后,憋了十个月的大雨瓢泼而致,“远近沾洽”。但是,郑侠后来因为揭发曾与王安石交往密切的吕惠卿的罪状,被遣谪汀州(今福建汀州),后又贬逐到英州(今广东英德)。

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神宗也对变法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从礼部侍郎超九转而为吏部尚书,变法遭受重挫。

王安石罢相后,奏请皇帝让吕惠卿任参知政事,又要求召韩绛代替自己,二人坚持王安石制定的成法。吕惠卿掌握大权后,担心王安石回朝,借办理郑侠案件的机会,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又兴起李士宁案件,来倾覆王安石(王安石用人不当)。韩绛觉察到吕惠卿的用意,秘密奏请召回王安石。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同年,王安石《三经义》写成,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惠卿外调为陈州知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多次托病请求离职,同年长子王雱病故。十月,王安石辞去宰相,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改任集禧观使,,封舒国公。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王安石再次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赵煦即位,改元元祐。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哲宗即位后,加王安石为司空。

高太后在宋神宗时期就强烈反对变法,听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轰轰烈烈,前后历时十六年的“熙宁变法”,终归于人亡政息,失败了。

韩琦很识人,认为:“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很中肯:“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