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检查

 琼箫 2020-01-18
(一)腹部视诊
1.腹部外形:   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胃肠胀气、急性胃扩张、腹内巨大肿瘤等,可使腹部膨隆;  极度消瘦、严重脱水、恶病质者腹部凹陷,甚至呈“舟状腹”。

2.腹壁静脉曲张:   当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由于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

3.胃肠蠕动波和肠型:   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到自左向右移动的胃肠蠕动波;  肠梗阻时,在腹壁可看到肠蠕动波和肠型。

(二)腹部触诊
1.腹壁紧张度:   急性胃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全腹肌肉紧张显著,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触诊腹壁有柔韧感,似揉面团的感觉,称“揉面感”。

2.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触诊有压痛后,如触诊的手指在原处继续加压稍停片刻,然后突然将手指迅速抬起,此时患者腹痛明显加重,称为反跳痛。当腹内脏器或腹膜有炎性改变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压痛。反跳痛是壁腹膜已有炎症累积的征象。

(三)腹部叩诊
1.正常人肝浊音界:   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水平至右肋弓下缘,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患者,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患者;  消失见于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

2.移动性浊音:   当腹腔内含有一定量液体(游离腹水超过1000ml)时,可查得随体位不同而变动的浊音,称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患者。

(四)腹部听诊
1.肠鸣音:   正常人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若超过10次称肠鸣亢进,见于急性肠炎;  如持续3-5分钟以上才听到1次或听不到肠鸣音,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肠麻痹。

2.胃振水音:   正常人仅在饭后多饮时出现,如在空腹或饭后6-8小时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则提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