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有老话说,【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新的变化。宋代的点茶法,得到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崇尚,成为了主流时尚。但随着明代瀹[yuè]茶法的出现,宋代点茶法逐渐被替代,并退出历史的舞台。 中国茶道在唐宋时期开始形成,其标志就是陆羽《茶经》的问世。当时所形成的茶道属于煎茶道。煎茶道的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唐朝时期,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煎茶道”。 瀹[yuè]茶,即是煮茶。出自宋·苏轼《仇池笔记》:“瀹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下面这是南宋·刘松年画的《茗园赌市图》:图中的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还有举杯品茶的——而这就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宋代的茶文化,甚至得到民间百工的喜爱,茶文化可谓空前繁荣。 《茗园赌市图》 关于宋代点茶法,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通过今天的文章,古盏堂将带你一同了解这个空前繁荣、优雅极致的——宋代点茶法。 Q: 什么宋代点茶法? A: 点茶是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 宋代茶文化与点茶用具 宋代的点茶法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宋代点茶法的来源? 唐宋风行团茶,大小龙团茶是用由宋太宗专赐,带有龙凤图样的模具制成的茶,就被称为“龙凤团茶”或“龙凤茶”,乃北苑贡茶的代表。 龙凤团茶 宋仁宗时期又将“龙凤茶团”精致成无数文人墨客留文盛赞过的“小龙凤茶团”。点茶,就是从炙烤茶饼开始的。 宋代点茶法的步骤? 宋代《北苑别录》中记载,团茶必须经过七道工序:采、择(拣芽)、蒸、榨、研、造(把茶膏压制成形)和过黄(将成形的茶,经过数天的烈火烘焙,让其干燥硬结,茶干才会细腻有光)才可制成。 【炙茶】:将保存的茶饼取出,放在微火上稍作炙烤,去除水份 【碎茶】:将茶饼用干净的纸密密包裹起来,放在木质茶臼里捣碎 【碾茶】:把敲碎的茶块放入碾槽或石磨中,快速有力地将其碾成粉末 【罗茶】:磨好的茶粉放入罗绢做的筛网中,细筛几遍到“绝细” 【置盒】:将筛好的茶末置入盒中保存 【入盏】:用清洁流动的活水烧至第二沸,冲涤茶盏,趁着茶盏还有温度,拨入茶粉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360发布版\文章列表\人文\宋代点茶,穷尽雅致,宋人们的喝茶之道\122598.GIF 【注汤】:用执壶注入少量的水,先将茶粉调成均匀的茶膏 【击拂】: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出现稳定而持久的泡沫 【置托】:汤花呈现出美丽颜色之后,将茶盏置于漆器或同材质茶托之上 ps.建盏是“唯一为茶而诞生的茶器”,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茶盏 宋代点茶法对中国的影响? 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大观茶论》,此书成为关于宋代点茶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流传后世。 《大观茶论》又名《茶论》 《大观茶论》记载:“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宋代盛行的点茶法,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饮茶的风俗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宋代点茶法在国外的影响? 日本的茶道起源与发达几乎与日本的武士道同步。这种“茶与刀”互补的现象,从一个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茶道的文化内涵。对于日日征战,生命朝不保夕的武士来说,宁静的茶室是他们心灵的绿洲,在这里他们可以忘却战场的厮杀,生死的烦恼。统治者看到茶道的神奇功能,武将出征时,经常在阵地前沿举行茶事,鼓舞士气。武士们上阵厮杀之前,有一碗茶垫底,就能消除内心的紧张与狂乱。茶道,为日本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安乐窝。 宋朝海外贸易繁荣昌盛,很多僧人到东南沿海一带参研佛法,点茶饮法便随禅宗的传播到了日本。茶道传到日本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创新,出生于明朝年间的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总结了日本茶道的基本思想"和敬清寂",其对日本后世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点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极少见了。于是,不少人不禁哀叹如此极致美学的失传。 事实上大可平常心。在新产物诞生时必然会带来淘汰,一些“古法”除了意味着古人的智慧,还意味着原始和守旧,这就是历史发展带来的化繁为简。 在现在的中国茶道文化逐渐兴起的趋势下,唐宋的茶文化似有重拾迹象。茶之博大精深,茶文化之源远流长,顺其自然自有它的美好。 在化简为繁又化繁为简的数千年过后,谁又能定义茶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