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是万病之源”qi转载 冬季寒冷,空气变得干燥,身体却更容易被湿寒侵袭,这不仅仅与现代人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与平时的饮食的,生活环境都有着密切联系。 中医认为:“寒是万病之源”,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邪最直接的危害是会使机体处于凝滞状态。一旦寒邪入侵,很多人会总感觉手脚冰凉,怎么也暖不起来;比别人怕冷,穿再多也无济于事;面容苍白无血色,动不动就累…… 特别是冬季,更是容易造成体寒虚弱的身体问题。而体寒造成身体免疫力低下,更是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缠身,关节疼痛,风湿肿胀,疲惫乏力,对女性来说更是引起各类妇科疾病的导火索······ 怎么办?以热驱寒,那就为身体加把火。 按照中医理论: 血遇热则行,经遇热则通, 寒遇热则温,湿遇热则散, 风遇热则出,火遇热则解, 痰遇热则化,虚遇热则壮。 湿寒 的不同程度表现的状况也是存在很大差别,湿,凝,淤,堵,瘤,癌,从轻缓到严重,都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级寒湿 在皮肤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二级寒湿 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 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寒湿 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寒湿 在脏腑(子宫,卵巢,睥胃,肺) 五级寒湿 在细胞(肿瘤) 十人九湿,说的就是我们面对的常态。很多人也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发现存在湿寒的状况,也想到通过饮食,运动来调节,来祛湿。 运动派喜欢运动出汗,年轻派喜欢辛辣刺激,养生派喜欢薏米寡淡,但这些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亚健康因素。 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本身都腰腿酸痛,运动不缺实际;吃辣刺激对肠胃又有伤害;薏米虽好,但是周期较长,效果不明显。 当然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热疗驱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 川芎 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被称为血中之气药。 藏红花 一种名贵中草药,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 水蛭 以干燥的全体入药,体内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质,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主治血痊病、血管病、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 人一上了岁数,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有明显的退后,肩,颈,腰,腿,关节 等部位都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到下雨刮风天,得了风湿的胳膊,腿脚都疼的要命,比天气预报还准时,不敢动,不敢走,辛苦了半辈子,到老还要遭这种罪;关节骨刺更是让人行立不安,这都是年轻时不注意造成的。 祛风散寒除湿常用的中药材有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等。独活寄生合剂具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木瓜丸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于风寒湿痹所导致的痹症,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肢体麻木。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用于风寒湿痹,多用于上半身疼痛,常与防风、秦艽、威灵仙、独活等配伍。 防风: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常与羌活、当归配伍。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肢节疼痛,常与川芎、羌活配伍,如羌活胜湿汤。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用于风寒湿痹,多用于上半身疼痛,常与防风、秦艽、威灵仙、独活等配伍。 防风: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常与羌活、当归配伍。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肢节疼痛,常与川芎、羌活配伍,如羌活胜湿汤。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1、曲池穴 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2、承山穴 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运化水湿,固化脾土,寒湿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风热则泻之 3、阴陵泉穴 脾经气血在此会合,排渗脾湿,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4、巨阙穴 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募集心经气血,寒则补之或留针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5、中脘穴 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6、三阴交 7、涌泉穴 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散热生气,寒则先泻后补或单泻之,热则补之 |
|
来自: bscy306175 >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