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临床诊疗不可忽视的“六大细节”

 dahaialex2008 2020-01-19


概述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 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76%。

  • 2012年英国人健康档案大数据显示患病率约为2.49%。

  • 中国痛风患病率约为2.49%,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 平均患者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年轻化,男女比例为15:1。

高尿酸血症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骨今中外

发病机制

尿酸代谢

来源:
外源性:食物中蛋白的核苷酸分解(20%)。
内源性:嘌呤合成和核酸分解 (80%)。
排泄:
肾脏:最主要,肾小管的再分泌
肠道

一、原发性痛风

(一)尿酸排泄减少:
  • 肾小球尿酸滤过减少、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或重吸收增多、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统积沉。
  • 尿酸排泄障碍:80%—90%。
(二)尿酸生成增多:
  •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3.5mmol/L (600mg/dl)。
  • 痛风:尿酸生成增多者<10%。
尿酸增多的原因(与酶缺陷有关):
1、PRPP合成酶活性增高,PRPP的量增多。
2、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浓度或活性增高。
3、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部分缺乏。
4、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

二、继发性痛风

1、肾脏疾病
2、肿瘤
3、代谢性疾病
4、药物等
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得痛风,其余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

  • 大多数的高尿酸血症可以持续终生不出现症状,但是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就多。

  •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


研究证实:

(1)血尿酸≥ 600μmol/L (10mg/d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

(2)血尿酸<420 μmol/L( 7mg/d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

(3)高尿酸血症的程度亦与痛风的发作年龄密切相关:

  • 血尿酸< 420 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

  • 血尿酸≥ 540μmol/L 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血尿酸越低,痛风复发率越低
  • 血尿酸<300μmol/L的患者痛风复发率低于10%。

  • 血尿酸>540μmol/L的患者复发率将近80%,是<300μmol/L患者的8倍。


骨今中

临床表现

年龄:多见中、老年人

性别:男性占95%,女性多为更年期后
常有家族遗传史
常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份


一、无症状期

仅有血尿酸增高,而无任何症状,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AH)。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甚至终生不发生痛风。但研究表明,血尿酸10 mg/dl以上的患者在15年内会有一半会发展成痛风,即痛风发生前会有很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时期。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也并非真的无症状,AH是急性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二、急性关节炎期典型表现

1.午夜或清晨突然发病,症状数小时内达高峰。

2.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常见,呈撕裂样、刀割样疼痛,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常由饮酒、禁食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劳累、受寒等原因引起。

4.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有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5.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

6.伴高尿酸血症。

7.关节液或皮下痛风石抽吸物有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三、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部位:软骨,关节滑膜,肌腱及多种软组织。

外观:无痛性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白色粉状或糊状物排出。

难以愈合,很少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持续性关节肿痛,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石形成与高尿酸血症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四、肾病变

(一)痛风肾病:尿浓缩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二)尿酸性尿路结石:10% ~ 25%伴有尿酸结石,无症状或有肾绞痛、血尿。

特征性组织学:肾髓质和锥体内白色针状物沉积,周围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呈慢性间质性炎症。

  •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
  • 中期:持续蛋白尿,肾浓缩功能受损。

  • 晚期:肾功能不全。

五、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

骨今中外

辅助检查

一、血尿酸测定

正常男性150—380μmol/L(2.4~6.4mg/dl)。
控制目标: SUA<360u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SUA<300umol/L
男性> 420μmol/L(7mg/dl)(干预切点)
女性>360μmol/L(6mg/dl)(干预切点)
应反复监测。

二、关节液检测

量-增多,外观-白色
细胞数-增多
结晶-偏振光显微镜下-被白细胞吞噬或游离、针状、负性双折光。

三、影像学

X线:

  • 早期正常 

  • 软组织肿胀

  • 关节软骨边缘破坏

  • 骨质凿蚀样缺损

  • 骨髓内痛风石沉积


B超:静脉肾盂造影

骨今中外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痛风诊断主要采用1977年ACR分类标准,应排除复发性风湿症、假性痛风和感染性关节炎。证实痛风石和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是诊断金标准。双能CT和偏振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痛风石或滑液的尿酸盐结晶。

符合12项中的6项可确诊:(1)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2)1天内关节炎症达高峰;(3)单关节炎;(4)关节发红;(5)第一MTPJ肿胀或疼痛;(6)单侧第一足MTPJ的发作;(7)单侧跗骨关节炎的发作;(8)关节附近有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1个关节非对称性肿胀;(11)X线片有不伴骨糜烂的骨皮质下囊肿;(12)炎症发作期滑液培养阴性。


完整的痛风诊断
病因诊断:原发或继发。
分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慢性基础上急性加重。
生化特征:尿酸生成增多、排泄障碍、混合型。
并发症:痛风石、肾脏病变。
合并症: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心脑血管疾病等。

注: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 高尿酸血症是临床诊断痛风12项标准中的1项。

  • 只有当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并出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才是痛风。


注:发作时查尿酸不高不能排除痛风!!
  • 发作时,70%尿酸高,30%正常,正常的原因。
  • 应激反应使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促进尿酸排泄 。
  • 服用利尿药或降压药。

1.酷似痛风发作的复发性风湿症

主要鉴别点:

  • 最易受累的关节依次为掌指和近端指间、腕,肩和膝。
  • 急性发作持续≤2 d,有时仅2h。
  • 血尿酸正常。
  • X线无关节面侵蚀。

2.酷似痛风发作的假性痛风

主要鉴别点:
  • 年龄比较大
  • 膝关节最常受累
  • X线片显示软骨钙化
  • 偏振光下滑液中有焦磷酸钙结晶,呈棒状或菱形,双折射光较弱。

3.酷似痛风发作的化脓性关节炎

主要鉴别点
  • 全身症状明显
  • 关节破坏进展快
  • 无自发缓解
  • 血尿酸正常

骨今中外

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基础,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
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根本保障。

一、一般治疗

非药物治疗措施:

  • 减肥
  • 避免剧烈运动或关节损伤,但要适当运动。
  • 限制红肉及高嘌呤食物(肝,牡蛎及酵母提取物)。
  • 禁酒,尤其是啤酒
  • 停用使血尿酸升高药:噻嗪类利尿剂、环胞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烟酸等。
  • 发作时休息、抬高患肢和冰敷。
  • 多饮水>2000ml/d
  • 碱化尿液:枸橼酸钾或碳酸氢钠,剂量以尿PH为指导。
  • 尿PH最佳值6.2—6.8,如尿PH值超过7.0,造成碱中毒或易引起钙盐或草酸盐结晶沉积于肾,形成钙盐或草酸盐结石。
  • 鼓励进高碳水化合物、适度蛋白及低脂饮食,尤其是脱脂奶、植物蛋白及樱桃。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药物:及早,足量,见效后逐渐减量。

(1)秋水仙碱(colchicine)
作用机制:抑制局部组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白三烯B4、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

常用口服法:初始剂量1mg,0.5mg q1h / 1mg q2h,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等。第一日最大剂量6—8mg,无明显改善,及时停药。有严重胃肠道反应时,静脉用药。

注意:避免药液外漏、骨髓抑制、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溶血、肝坏死、癫痫样发作、死亡。症状缓解,继续每次0.5mg,tid—bid,数天后停药。

2020美国风湿年会中发布的草案中提及秋水仙碱不要按说明书用!如果使用秋水仙碱,不推荐中国药物说明书推荐的用法,强烈推荐选择低剂量用法(0.5mg,tid),而不是大剂量的使用,在有一致治疗作用的前提下不良反应大大降低。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用机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注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吲哚美辛;双氯芬酸; 布洛芬;洛索洛芬分散片;美洛昔康片※可选择其中任何一种,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s,症状缓解渐减量,5-7天后停用。
(3)糖皮质激素
特点:起效快、缓解率高,易出现症状“反跳”现象。
泼尼松:起始剂量为20—30mg/d,3~7天后迅速减量或停用,疗程<2周。
不能耐受NSAIDs或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

(4)、碳酸氢钠
  • 口服或者静滴

  • 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 ~ 500ml iv drop qd。


当尿PH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尿PH6.2—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和从尿液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

三、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

治疗目的:
  • 维持血尿酸正常水平

  • 增加尿酸的排泄

  • 抑制尿酸的生成

1.排尿酸药
适应症: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以及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
机理:抑制近端肾小管尿酸盐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
注意:Ccr<30ml/min时无效;已有尿酸盐结石形成或尿尿酸>3.75mmol/24h,不宜用。
(1)苯溴马隆:25—100mg,每日1次,不良反应轻,不影响肝肾功能。少数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炎。
(2)丙磺舒0.25g,每日2次,5%的患者可出现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
(3)非布司他:起始剂量40—80mg,每日1次,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A、B)无需调整剂量。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醇(allopurinol)
机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适应症:尿酸生成过多者。不能使用排尿酸药。
方法:100mg bid~qid,血UA<360μmol/L,减至维持量。可与排尿酸药合用。
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皮疹、发热、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多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最新美国风湿年会上发布的草案指出,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KD3以上者,强烈推荐选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别嘌呤或非布司他,而不是选择促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

四、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小剂量秋水仙碱和或NSAIDs,连续使用6月;无效或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症改用小剂量强的松或强的松龙,连续使用6个月,同时,持续降尿酸治疗

五、处理伴发疾病


  • 降压

  • 降脂

  • 减肥

  •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 处理肾功能衰竭


减轻体重对痛风的意义
  • 保持理想体重,防止过胖,体重最好能低于理想体重10%~15%。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清尿酸盐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表面积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 临床观察表明,肥胖病人体重降低后,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尿排出减少,痛风发作减轻。

痛风有肥胖时切忌减重过快
有些患者,减重过快,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因为减重过快,促进脂肪分解,酮体产生过多,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切忌减重过快),应循序渐进。

六、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寻找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和相关因素,利尿药的应用、体重增加、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预后:无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有效的治疗可维护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关节畸形则影响生活质量,应予以相应的治疗。

无论尿酸高低,痛风均应降尿酸治疗
由于应激反应,在急性期尿酸会转移到组织间隙,同时肾脏排泄尿酸增加,因此有部分患者血尿酸水平不高。研究显示,11—49%的痛风患者急性期血尿酸水平正常,但痛风发作说明血尿酸浓度已经超饱和,因此降尿酸是关键。


2019年11月13日在美国风湿年会上发布的2020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草案提示(以下简称草案),相对于停药,更推荐无限期使用降尿酸治疗,指南明确,所谓的疗程就是没有疗程。只要具有降尿酸治疗的指征,有条件推荐发作期间就应开始降尿酸治疗,而不是等急性发作缓解后再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