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为什么衰落

 动力实体能 2020-01-19
青铜器的衰落在我们国家目前的考古研究中和历史研究中普遍认为是铁器的出现造成了青铜器铸造的衰落,因为铁器比青铜器更坚硬,铁矿比铜矿的蕴藏量更丰富,但所有的人们都忽视了一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不是铁多了就能取代铜,也不是铁比铜的硬度高就可以废弃青铜的铸造,而是因为铸造青铜器的思想没有了,铸造青铜器的技术落后了,所以才有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青铜器,才使青铜器的铸造最终走向消失。
铜、铁都是人们用来制作器物的物质,用什么样的物质制作什么样的器物造型和通过器物造型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决定权在人的手上,而不是受物质材料的限制。铜能制作的精美器物造型,铁也一样能制作出来,可是有谁见过类似于四羊方尊的精美铁器呢?

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青铜器

湖南出土发现的商代皿方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以上精美的青铜器在现在的考古与历史研究中都被认定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而实际上从黄帝开始我们中国的青铜器铸造就已经没有这样的造型和纹路图案了,因为这些精美青铜器所体现的思想都是上古文明的思想,都是黄帝之前的思想,都是思想与文明发展达到巅峰时期的青铜产物!

黄帝之后的青铜编钟造型

春秋青铜楚王盂

楚王盂铭文

东周时期青铜器

东周晚期青铜器齐侯盘

齐侯盘铭文

上述青铜器都是黄帝之后的青铜器,从器物的精美程度上来看要远远逊色于上古文明时期的青铜器,因为黄帝之后的思想和文明发展已经与上古文明之间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没有了标准,也没有了千古以往的祖规祖法,只有黄帝重新打造的新的祖规祖法!上述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纹路就是对黄帝新思想的直观体现。

西汉时期的鎏金铜钫

西汉“翁主”铜鐘

西汉“扬子赣”铜鼎

西汉铜染器

西汉铜炉灶

西汉时期的青铜器比之黄帝之后的青铜器显得简洁光滑了许多,没有上古青铜器的精美,也没有黄帝思想的具体体现,千古以来的思想象征物走向了生活的实用化。青铜器造型在西汉时期的变化与西汉时期的历史状况和思想发展状况是完全吻合的,因为西汉时期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标准,什么是祖规祖法,甚至于连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宗是谁也不知道了!
思想高度发达的上古产生了四羊方尊等众多的精美青铜器!
思想与文明性质发生巨变后的黄帝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纹路图案走向了简约化,可以说黄帝至秦朝灭亡前的青铜器主流造型就是黄帝新思想的具体体现!尤其突出体现在青铜编钟的造型之上。
秦朝灭亡之后西汉的青铜器,可以说是没有思想灵魂的青铜器,其象征的不再是思想和文明的发达,而是象征着财富的多少和官爵的高低。由高端到低端,再由低端走向生活,以往尊贵无比的青铜器真的成为了煮肉的锅子!
以锅或生活实用器来说,很显然厚重的青铜器比不上轻薄的铁制生活用具,更没有铁器那么低廉的价格和资源的广泛,所以青铜在生活中被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历史和思想发展的必然。
青铜器不是因为有了铁器而被淘汰,而是因为失去了思想象征物的作用才被淘汰,而是因为青铜器走入普通生活之后才被淘汰,而是因为高贵的青铜器与低廉的铁器相提并论才被淘汰!
铁器,在我们中国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远远超过了人们现有的所有认知,因为早在五六千年之前,我们中国不仅能冶炼铜和铁,还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合金金属,六千年前安徽凌家滩玉器上的金属钻孔就是明证,一直到我们的今天都生产不出来如此强度的金属钻孔工具!殷墟甲骨文残片上的刻字不是石头工具刻制的,而是铁制工具刻制的!
那么,既然铁器在中国早已有之,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更早时期的铁制器物出土呢?因为铁器在潮湿温暖的自然环境下容易生锈,并且难以长期保存,制作出来的器物也没有青铜那样耀眼的光泽,所以铁器不适合用来制作各种思想的象征物,只适合用于生活和农业生产工具的制造,而这些工具是不会被埋入各个大墓之中的,因为大墓中的主人没有一个是下地干活的农民!因为中国的古人从来没有将普通的铁器当作一件贵重物品进行珍藏,因为中国早在五六千年前、一万年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发达的铁器制造!
铁器与青铜器并存的年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们没有采用铁来制作思想的象征物,是因为思想的珍贵要用同样珍贵的铜来表现,只有铜和金才能迸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芒,才能永不生锈的传承千年、万年,才能让后世的子子孙孙都知道我们中华最优秀的思想是什么?
不是铁器的出现淘汰了青铜器,而是铁器再多的情况下也不会用廉价的铁来表达高贵的思想!只有当思想意义消失之后,青铜器才会出现与铁器相提并论的情况,才会在与铁器的比较中惨然落幕,才会被生活的选择而淘汰!

 红河白沙文章交流群,加管理员微信:gongjingtian1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