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欧林工学院校长理查德 · 米勒:重塑21世纪工程教育

 luxb696 2020-01-20

导读:我们一直在谈创新教育,而究竟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一个持续被探讨的话题。美国欧林工学院是一所形式特殊的大学,将项目制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探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欧林工学院的米勒校长在演讲最后提出,其实最终改变世界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人们内心的愿望和想法,要把这条原则融入到教育当中。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感到大家充满了活力,要去反思中国的教育,让我很受鼓舞。我是欧林工学院的创始院长,也是学院的第一名员工,我们已经在学院工作了20年。我们的使命与众不同,我们希望重新思考什么是工科教育,面向21世纪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工科教育,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

我主要想讲两点,第一是介绍一下我们学院的情况。大家可能对我们的了解不多,第二点会讲一下我们的体会和经验。

关于欧林工学院

首先,欧林工学院创立于1997年,我是1999年担任学院的首位雇员。2001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正式投入运营。一年的时间中,我们以15位男生、15位女生来开始做相关的尝试,我们要考虑我们新的做法,对于高等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一步非常重要,如果当时没有这一步的话,今天也不会在台上跟大家交流了。

这些东西不是在教科书上可以学到的,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我们成立的宗旨就是要成为一个工科的实验室。我们看到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下图),我们就像一个小拖船一样,可以拖动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就相当于高等教育,而欧林工学院就像拖船一样,拖船要带着航空母舰向新的航线转向。

因此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我们也有相关的指导原则,比如说我们没有终生教职,没有专门的学部设置,研究人员都是按照自己的项目来争取经费,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拨款,而且任何一个项目都有截止日期,也就是说我们不实行终身制,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

我们认为过去50年,大家过多地去强调学科的分界。在我长大的那个城市也是,我们知道一切都划分得非常得清晰,小镇的主要街道是怎么样的,邮局在哪里,50年下来我对它一清二楚。但是50年过去了,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模式。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跟来自65个国家的800多所大学的2500名访问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这里(下图)是我们的合作院校。这是欧林工学院的基本情况。

体会与经验:创新人才如何培养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体会。先说一下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是非常动态的,不断地进行更新迭代,几年之后都会有所不同。

我们也在看工程师的定义,工程师的定义在不断地改变。在我们看来,工程师应该是具有强烈的愿景,要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以愿景为基础,而不是以技能为基础。我们希望未来的工程师是有这样一种全新的愿景去开展工作,所以我们团队会同时有二三十个项目来进行。完成项目之后就可以获得学分,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真正的去进行项目的实施落地。

我们怀着这样的一种愿景来开展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体会。我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

以前大家都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要学知识,你知识越多,生活就会越好,这是我们过去的信念。在这样的一个信念之下,我们过去是向学生去灌输知识。过去我们的老师都有博士学位,然后站在讲台上给你讲知识。所以过去的教育模式就是这样,让专家去给学生讲课,然后就他们的学习效果来进行测验。这是我们过去的信念,认为通过给学生灌输知识,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

在美国有一个电视节目,就是让大家去回答问题的一档娱乐节目。只要你回答的问题越多,你获得的奖金就越高。这样的一个电视节目,其实我觉得很直观的反映了这样的知识经济的模式。

过去这样的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了Google之后,我们这个模式就难以为继了,因为现在只要你动动手去Google上搜索一下,很多电视节目里面的那些所谓很高大上的问题,都能够找到答案。也就是说Google的出现,让过去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开始快速地下滑。

所以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创客经济的模式时代。也就是说,在创客经济时代,我们的孩子们不仅要学知识,同时还要自己去创造知识。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的角色就要转变了,他就不再是站在台上布道的圣人或者专家,而是在一旁的引导,让学生组成小组上手进行创客的活动,去开展一些实际的项目。

其实我觉得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去管理。所以创客经济之下,我们其实不仅仅关注你了解什么样的信息,还要关注你能够创造什么。所以这是全球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去关注到的一点,也就是说们不光去传授知识,还要去关注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展望未来会看到,在创客经济之上,我们也看到了创新经济的到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能够创造,同时还要产生新的想法,有创新的思想。

就创新经济而言,我们的了解其实还非常有限,我想在创新经济之下也许我们的教师的角色又有新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圣人到引导,到未来我们可能要充当同辈,或者说是导师,能去引发学生由内向外的一种学习的动力和设计思维的获得。但其实这些转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实像英国的诗人叶芝在很多年前就说过,他说,教育并不是要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团火。

从这个角度我说一下为什么教育要发生转变,而且是在21世纪必须要做出转变。

这(上图)是我们有史以来人口的一个发展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在右侧的人口几乎是直线上升的。我们一直到1900年之前,人口还在10亿以下。在1900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由于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引发的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当时1900年美国的人均寿命大概45岁,到2000年的时候人均寿命增长到75岁,几乎翻了一番,这就是创新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益处。

同时,我觉得也带来了一个负面的,就是生存危机。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口不能够漫无边际地增长下去,因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一些负面的效应。其实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国际性的研究。比如,我们看到美国工程院就已经开始去关注,联合国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里面也指明了多个挑战。

其实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这些目标之下,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恰恰是阻碍我们去培养创新人才的。我用这张表解释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在左上角的是我们的工程学院扮演的角色,右上角是商学院,中下是人文社科学校。

所以我们如果去培养一个学生,可能校园会游走在三个圆圈之外,或者说我们仅仅在某一个圆圈之内。比如你学的工科,你可能就只学习自然科学规律,某一个技术是不是可行。如果你读的是商科,可能商科的老师又是商科和经济学的专家,他可能会告诉你这个东西在法律上、经济上是否可行。下面(人文社科)是另外一批专家,他们可能要跟你探讨真理的意义、价值的意义等等。所以这是过去我们的高校教育模式的一种方式,相互之间是割裂的,学生学的专业也是割裂的,相互之间很少有互动。

其实我们未来要真正去打造创新的人才,就需要把这三个圆圈融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去培养在三个圆圈重叠的最中心的这些人才,也就是说我们的创新人才不仅能够去了解科技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和商业上的可行性,以及它在社会理论上是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追求的东西。

比如Facebook这样的网站,它的创新之处就是你可以把你的故事告诉你关心的人。为什么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呢?我们的社会学家可以去解释这个现象,也就是说每个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成为另外一个人生命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基于这样的一个社会学的原理,Facebook就找到了一个商业模式,能够去产生经济的价值。所以你如果说不了解社会学的知识,你就不可能取得像Facebook这样商业上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两个学科不同的知识。

另外,21世纪的创新者,其实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态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好多时候是态度决定了我们的高度,而不是我们所谓的先天的才智。

像IBM、科研机构,以及我们国家工程论坛,大家都在谈要去培养一种新的思维,也就是说要去打造新的态度、行政特征和动机,要让我们的人才更加愿意合作,更具有创业精神,能够跨学科,有全球视角,而且要关注社会伦理。

我自己原来是学工程的,其实我个人也非常愿意阅读社会学的一些著作。原来我坐飞机的时候经常在机场买一两本这样的著作,我想跟大家推荐一本书,是Carol S. Dweck的书Mindset,书当中写的是你自己能在一生当中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还有另外一本书就是GRIT(Angela Duckworth),谈的也是态度的重要性。

不光是学生,像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的James Heckman教授,他们也非常提倡态度的培养。Melvin Ramey是我个人的导师,他是在加州大学的美国教授,他的很多学生甚至拿了奥运会的金牌。我从他那里学到的经验:“只要教师眼中有希望,你的学生就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所以我们需要保证的一点,就是在教育界,一定不要出现犬儒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培养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者。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这种认识:我们不光是在传授知识,我们可能在无意识地做,但是其实我们的言行都会影响未来的人才和他们的构成。这是我们特别要关注的一点。

最后谈一下STEM教育。技术,包括AI技术和科技,也许能够给社会带来种种的益处。但是STEM教育是不是能够带来更加美好的世界呢?我们虽然有更强大的技术,能够让我们有更大的自主性,能够去改造我们周边的世界。但是有可能我们会出现疏忽,可能会忽视我们的责任。

你可以想象一下,将来如果有一种自动技术,能够让你实现心中所有的愿望,而且不受任何的限制或监管,你觉得世界会变得更好吗?其实我们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最终改变世界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我们内心的愿望、我们的想法,所以我们要把这条原则融入到我们的教育当中。

文章整理自:

理查德·米勒

<2020未来教育论坛>现场演讲

END

转载授权,研究合作,请联系未来教育

微信IDRCFEM_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