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他所无而我独有

 昵称60974699 2020-01-20

师门集训留影(2019)

王芗斋祖师在《拳道中枢》里这样写到:

余虽不敢谓本拳为无上之学,若以现代及过去而论,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也。

祖师为什么讲信他所无而我独有?

因为意拳重精神,重意感,重体认功夫,摒弃了沿习数百年的套路,没有固定的招式招法,强调意念引导动作,用科学的语言加以解释,那就是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神经支配,因而与一般拳术尚形式,重方法,讲蛮力,完全不同。

正如姚宗勋师爷所说:意拳的创建无疑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意拳素有“中国现代实战拳学”的美誉,故师父在《师训》里对我们这样说:学我拳者,无上荣光

师父这里所说的“我拳”,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意拳,二是指从师父学习意拳。所以,凡是从学意拳者,虽不可以无上拳学而自居,但内心始终要充满着无比的荣耀与自豪,所谓无上荣光者也。

意拳是一门特殊拳学,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世人试之甜蜜,习之愉快,也正因这样,在上世纪40年代初,当时的北平闻人张玉衡先生认为祖师的拳学可谓是集天下之大成,故赠意拳名为“大成拳”。

何谓大成?

中国古乐以钟声而起,以罄声而收,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之为“大成”,所谓金声玉振,盖由此出。

《孟子·万章》之下篇有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孟子以此来称颂孔子是集天下思想之大成者。

此外,《礼记·学记》在讲到教育的时候,也有“小成”与“大成”的说法,如文所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里的塾、庠、序、学,都是古代周朝学校的名称,与我们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体制多有相似之处,后世籍此教学进阶之意义,引申为那些集合前人的学说或主张,能够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皆可称之为大成。

正如张玉衡先生认为祖师“所习所授之拳学,可谓集中国武术之大成”,于是赠意拳名为“大成拳”。

此乃意拳又名为大成拳之历史渊源,大成拳之名确非祖师自谓,实为众人推崇之意,故祖师早有明言:因佥以大成二字名吾拳,欲却之而无从也,随听之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