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诗词】卜算子·咏梅

 江山携手 2020-01-21

一日一诗词

每周一至周五晚7:50

长治电视台都市频道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译文

这首《卜算子·咏梅》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作品后写的,用了陆词的原调原题。同样是咏梅,正如作者自序所云,是“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在咏梅词中,毛泽东这首词可谓别具一格。

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换;“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具体象征。但就在这险峻的环境中,竟然“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凸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全诗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本期嘉宾:梅辉坡小学

老师:牛涛 学生:刘雨萱

关注我们

编辑: 李慧芳

监制:向建伟 史艳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