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后,他拒绝国外高薪邀请!只想为国争光

 q1338 2020-01-21

我们都知道,在所有的核心装备制造中,航空发动机无疑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精密装备,作为一种高度精密的热力机械,航空发动机有着“工业之花”的称号,是机械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人类材料科学以及制造技术的最前沿探索。作为战斗机的动力源,他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因此,航空发动机也是一个国家科技与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后,他拒绝国外高薪邀请!只想为国争光

洪家光

而对于它的制造,相信不少人都认为这么精密的装备肯定是需要机器去完成,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发动机的叶片经过员工打磨才能投入使用,这需要极高的手艺。在我国目前可以完成这项操作的大国工匠只有20人。洪家光被人称作是中国第一打磨匠,他的工作就是为我国战机发动机研发精密铸造部件。

发动机作为飞机心脏,1万多个精密零部件中叶片就有近千片,在大推力千以下叶片承受着巨大的离心力,一旦与夜盘的连接不够紧密牢靠,可能会导致叶片出现裂纹和断裂,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以前这种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如今通过自主研发,洪家光团队也掌握了一套核心技术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后,他拒绝国外高薪邀请!只想为国争光

航空发动机

在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尚弱的时候,世界上的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了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然而,洪家光和他的团队一起经过夜以继日的开发,成功研究出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在长达20多年的试验和经验总结之后,洪家光表示自己的技术和相关工具都已经较为成熟,他随身携带的工具的精密性让人咂舌。

洪家光对自己零件开发和制造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在每一次的叶片打磨中,他精益求精,细细对照图纸,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才让洪家光一次又一次的在叶片制造技术上取得突破。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后,他拒绝国外高薪邀请!只想为国争光

换装太行发动机的歼10战斗机

他在5年里试验了1500次,终于将国际的技术垄断打破,在叶片的精密加工和打磨上,洪家光在制造工艺上的突破,能够大规模提升工业生产制造的效率。这位中国第一打磨匠,也因为他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授予了国家大奖。

成名后的洪家光不慕名利,更是毅然拒绝了外企90万月薪的待遇,2018年4月28日,39岁的洪家光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站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表示自己要为祖国的航空建设效力,正是洪家光这样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