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商纣王悟强势领导的相处之道

 洞见历史智谋 2020-01-22

 无论在职场还是官场,我们常常会遇到非常强势的领导,他们聪明能干,但却傲气。如何面对和学会与强势领导相处,是职场人的必修课,而商纣王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和学习的例子。先看一段不为人知的史料:

【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译文: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解析: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商纣王文武双全、才智超人,但又能言善辩、矜己任智,这种个性天然就是一个强势的领导。由于智慧和见识卓绝,再加上帝王拥有的无上权力,他可以以智凌人,将强势管理呈现的淋漓尽致。

一、商纣王的固权之术

        在众多史料和影视剧中,商纣王陷害忠直的大臣、任用奸佞的小人,一副昏君的形象,其实这是他的固权之术。他上位后,朝中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以比干、箕子、微子启为代表的王家贵族,一股是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首的诸侯势力。由于才智卓绝,有想法,纣王肯定不想受到两股势力的影响,也就是纣王的天然强势与贵族大臣势力的掣肘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商纣王一边起用新势力、一边打压旧势力。

        1.善用惩罚。为了惩罚和警示反对势力,商纣王直接加重刑罚,设置炮格的酷刑。加重刑罚表面是镇压百姓,实际上是威慑大臣。他以九候的女儿不喜欢淫乐为由,将九候剁成肉酱;借鄂侯谏言争辩为由,将鄂侯做成了肉干;以西伯昌抱怨为由,囚禁起来。通过酷刑惩罚,他基本镇压了以三公为首的诸侯势力。

        2.拒绝纳谏。王家贵族一般是祭祀的主持人,可以通过商纣王祭祀分享权力,但商纣王上台后实行了一项政策叫“慢於鬼神”,也就是减少祭祀,这触犯了贵族势力。以比干、箕子为代表的贵族,对商纣王进行劝谏,但均没有成功,因为商纣王本身对他们就有敌意,结果比干剖心而死、箕子装疯被囚禁。

        3.起用新人。在打压贵族和诸侯的同时,商纣王起用了以费仲和恶来为代表的新势力。据说费仲和恶来都是底层民众出身,其中费仲善于谄媚、恶来善于毁谤,但却深得商纣王喜爱,核心因素就是他们能够执行命令、完成任务。

        商纣王通过打压旧势力、起用新势力,完成了自己对人事大权的掌控。也就是强势领导会强力打击不听话的,任用能干事。


二、商纣王的失败之处

        商纣王喜欢喝酒,享受美色,收集天下奇珍异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贪财好色,作风有问题。西伯昌正是利用了这些嗜好,才得以脱身,在被囚禁后,他的大臣闳夭想法设法找来了美女、骏马和其他珍奇宝物,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被纣王释放。这是一个失误,但不致命。

        在西伯昌被释放后,商纣王还赐给他弓矢弓箭大斧,允许他征伐其他诸侯国,这赋予西周征伐的合法性,实际是允许周朝做大,这最为致命。事实证明,西伯昌释放回国后,一面暗中修养德行,推行善政;一面征伐其他诸侯国,使得其实力越来越大,足够与商纣王掰手腕,最终由周武王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

三、职场启示

        从商纣王的用人固权和失败来看,有两点值得借鉴。

        1.少提建议,直接执行。强势的领导需要的是权威和执行,命令是说一不二,很少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强势的领导认为自己很厉害,下属根本达不到自己的高度。即使有时领导是错的,也不要提建议,一边做,一边找个合适的机会以请教的方式来试探更正。总之,强势领导要的是执行和结果。

        2.投其所好,拉近关系。要暗中观察领导的喜好,找到一些兴趣爱好的交集,制造更多非正式的沟通机会,增进信任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