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公元618年,瓦岗军战胜宇文化及率领的北归骁果军,但也损失惨重,将士疲惫。值此之时,王世充趁机发起对瓦岗军的战争。最终,瓦岗军因偃师守将郑颋、洛口仓守将邴元真以及大将单雄信的投降,导致士气大溃而惨败。 局势与出路偃师之败,非战之罪,但充分暴露了瓦岗军后期的一个严重隐患,即君臣相疑,将士离心。而这个隐患的源头皆源于李密。 首先是火并翟让事件,造成了瓦岗军内部翟让系与李密系的隐性分裂,埋下了瓦岗军内部不稳的隐患;其次是在瓦岗军消灭了北归骁果军之后,李密性情大变,从此骄傲自负,沉迷享乐,甚至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从而彻底激化了瓦岗军内部的矛盾。而李密却不自知,终使瓦岗军发展到了君臣相疑,将士离心的境况。而这种不信任感在偃师之败后达到了最大程度。 但对李密而言,瓦岗军的局势真的不可收拾,只有投降一条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瓦岗军的实力来讲,瓦岗军虽然遭逢偃师惨败,但是其实力尚存。是时,王伯当驻守河阳,徐世绩把守黎阳仓,瓦岗军手中依然占据着河南、山东的广大地方。只要李密应对得当,快速聚集人心,重整旗鼓,未必不能与王世充相持。 瓦岗版图 从李密的个人来讲,其“”谋无不中,量无不容,盖非唐初君臣所能及”,能力可谓超凡,这说明李密具备再次整合瓦岗的能力。同时,李密虽然后期自负,颇失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瓦岗军在李密的带领下势力达到巅峰,其在瓦岗众将的心中依然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这可以从李密死后,瓦岗军众将收敛其尸骨、“恨元真背密”为其复仇等事迹得到验证。 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王世充也并未希望一口将瓦岗军吃掉。其偃师取胜后,回归洛阳,并未继续用兵。这些情况都说明瓦岗军的局势还未糜烂至极,尚有生机。 更何况从李密的性格来看,其舍弃大隋蒲山郡公之富贵,毅然帮助杨玄感谋反;后入瓦岗寨,处心积虑登上首领之位等事迹,可以看出他野心勃勃,不甘人下,绝无在形势还尚可有所为的情况下选择投降。而且,其时天下群雄割据,尚未有一统迹象,大争之世,人人皆有力争之心,李密怎可放弃? 既然瓦岗军还有出路,李密又无投降李唐之意,为何最终结果李密仍然入关中投降了李唐呢?这就要从李密偃师败退后,逃亡路线的选择上来说了! 猜疑与逃亡河阳李密在偃师大败后,逃到了虎牢关。在虎牢关,他有两个逃亡路线可以选择,一是前往河阳地区,此处由偃师战场败退下来的王伯当镇守;二是直趋瓦岗军腹地的黎阳仓,这里由徐世绩率重兵把守。 李密的选择 上文已经说过,偃师大败后,瓦岗军君臣相疑达到了最大的程度。换句话说,从李密的角度看,任何非嫡系力量都具有谋反投敌的嫌疑。而河阳的王伯当,一向为李密的心腹,被李密信任;黎阳的徐世绩,则出身于瓦岗前寨主翟让部下,虽已投靠李密,但此时的李密经过偃师大败的刺激,已无法完全信任他。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李密选择了前往河阳地区,由此直接导致了瓦岗军的彻底倾覆。
上面这段话点出了此种情势下,李密选择去黎阳的重要性。而要理解这层意思,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河阳与黎阳的战略位置;第二是李密的选择所透露出的意味。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河阳地处黄河以北,接近洛阳、关中而远离瓦岗的核心势力范围。一方面,李密一旦至此,必然无法快速有效的统合瓦岗军的力量,从而丧失先机;另一方面,此地处在李唐、王世充势力之间,绝非整军备战的安全地带。身处险地而人心不稳,必出祸事。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偃师大败后,瓦岗军内部人心惶惶,正需要李密“苟去猜忌”来稳定人心。但李密却宁可放弃逃亡最佳目的地黎阳而选择去险地河阳,无疑向瓦岗军将士表明了其仍然不信任非嫡系力量的态度。这种形势下,必然会加剧瓦岗军不满与反弹。 试探与被迫降唐如上可见,猜疑让李密选择了河阳,但这并不会改善李密的处境,反而会造成军心不稳,将士离心愈重的情况。李密作为一代人杰,必然会对这种情况所有察觉。因此,其到达河阳后,势必要对部下将领的态度进行一次摸底,已决定下一步的对策。同时,因河阳由其心腹王伯当率兵把守,使得李密相信自己能够在王伯当的帮助下把控住局势。但事态的发展明显超出了李密的预期。
深入分析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从李密的试探与众将的反应中来看此时的局势。 首先,李密的第一个试探,要看诸将是否愿意继续跟自己走下去。因此,李密主动承担了偃师之败的罪责,并表示自己要自刎谢罪,如果诸将皆劝阻自己自刎,并表达与之共度难关的意思,则说明此时大势仍然可以控制;但诸将“众皆泣”, 除却王伯当外,其他人竟没有表示劝阻的态度,这已然悄然说明了诸将离心的态势。 其次,既然诸将已然离心,那便要选择出路。此时瓦岗军处在关中、洛阳之间,其出路有三:其一是坚持抗争,其二是投降王世充,其三是投降李唐。而李密选择抛出投降李唐这条出路,是因为王世充为宿敌,不可轻易投于他;坚持抗争,则众将离心,而李唐则素与瓦岗无深仇大恨,因此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大多数将领此刻心中的想法。李密此刻点破投降李唐的念头,也是进一步试探诸将,看其是否甘心投降。如诸将存在矛盾,则李密便可利用诸将之间的矛盾,将投降一事搁置,从而便有了坚持抗争的理由与底气,但诸将却无一反对,全部赞同。 王伯当 通过连续的试探,李密已彻底的清楚,当前局势下,他已然失去了众将的支持。一旦自己有抵触众将的行为,很可能引发兵变。更为关键的是,李密寄予厚望的王伯当,非但没有出来稳定局势,反而与众将保持了一致的态度,这出乎李密的意料。因此李密才会听到众将的回答后,没有马上表示同意,而是问王伯当是否与其同行。这是试探王伯当的忠诚,也是李密最后的挣扎:王伯当你该出来稳定局势了?但王伯当坚定了表示自己会与李密同行,这是对投降李唐出路的认可,也是对李密挣扎的拒绝。到此,李密彻底失去了控制局势的可能性,只能被迫投降李唐! 综上,李密降唐,绝非自愿,而是其面对瓦岗困局应对失策,迫于失控形势下的一种被迫应对。无论从瓦岗军残存实力、李密的个人因素还是降唐的被逼无奈的过程,都说明了李密降唐背后的不甘心,这也为李密日后叛唐而致身死埋下了伏笔。而随着李密降唐事件的发生,隋末第一大势力瓦岗军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