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是什么? 数九从每年阳历是12月下旬冬至之后的第一个初冬壬日开始。 什么是壬日? 中国古代没有采用公历纪年的时候,而是使用天干地支纪日的一种方法。 天干地支太复杂了,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冬至在阳历12月23日左右,数九大概在冬至之后的2到10天左右开始,每九为九天,一共有九九,总计有八十一天。 数九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说法不一,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开始。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数九已经开始在全国已经流行。 梁朝的时候有一本专门记录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就有关于数九的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诞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推广开来呢?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老百姓,他们的受自然等条件制约,御寒保暖设施非常简陋,缺乏有效的保暖材料。 而且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觉得严冬到来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天对大家的惩罚、是老天爷怪罪大家了。 所以大家对冬天的到来不能坦然面对,心里既茫然又充满恐惧,忐忑不安,因为寒冬到来之后,所有的农活都停顿下来,无所事事,因此更觉得寒冬太漫长了,度日如年。 为了打发无聊而寂寞、难捱的日子,大家就发明了这么数九的方法,来打发日子。 数九的起始不是随意的,它始终围绕着气候的变化,紧扣着时令的主题。 在北方,流传着许多关于数九的顺口溜。不同纬度的地区,顺口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在豫北地区,数九的顺口溜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冰)凌走,四九麦返青,五九春上柳枝头,六九桃花红,七九燕归来,八九水长流,九九牛儿遍地走。" 了解了九九的来龙去脉和各种讲究,再来看看什么是"春打六九头,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这里面又有什么玄机。 春打六九头,也就是24节气中的立春到来的时候,恰好是六九的前面。什么是立春呢,立春就是24节气之首。24节气歌大家一定忘不了,但也有不少人也许不记得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小寒大寒在24节气之尾,也就是阳历1月,立春则从每年的阳历2月开始。 每年的立春来到的日子基本是固定的,就像24节气歌唱的那样,最多相差一两天。 但数九的日期就不那么准确的了,因为数九的总期限是81天,但开始的日子不确定,是以冬至之后第一个壬日为起始点的,因此每年的九九开始日期不同,截止日期也一定不同,前后会有几天误差。 中国有句俗话叫"春打六九头,吃水像喝油",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假如这年的立春的时候,刚开始数九,那就大事不好了,因为这一年的春天降雨量一定非常少,气候将非常干旱。因为中国有句俗话叫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小了,雨水就像食用油那么稀缺,就显得非常金贵。 因为那时候没有电力、水泵,农作物大多时间只能靠雨水灌溉,没有了雨水,农作物就会歉收甚至绝收。所以说又有句俗话说“种在人,收在天,吃好吃歹全靠老天爷”。 反之,如果在立春的时候,六九没有开始,那么农民们就太开心了就会欢呼雀跃。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年春天的降雨量一定非常充沛,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遍地的雨水就像遍地的油,对农民来说雨水就是财富。 仅仅相隔一天,就能确定降雨量多少,显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不需要多地道的农民都会知道。 即使你不是农民,你一定也受过教育,学过气象知识,对于常识性的东西,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 24节气对于北方农民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比如霜降之后收获的红薯就会非常甜,收获的芥菜也会非常可口。 白露之后栽种白菜,成活率就非常高。 数九的说法也非常有道理,一年当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在北方也是非常有道理。每年冬天再暖,到了大寒小寒的三九天,都会过一段零下4、5度"沿凌走"的日子。 但"春打六九头,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就纯属消遣开心,为了合辙押韵遍的顺口溜了。 因为我们这里也有个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春打六九头,穷人不会愁,春打五九尾,叫花子也噘嘴。” 看看,是不是反过来了? 我们老家这里还有个几个村子,分别是前高、后高和前牛、后牛。民间就遍顺口溜说:前高后牛,吃喝不愁;前牛后高,缺吃没烧。 可是你要让前牛后高的来解释,他们会说你们错了,正确的应该是:后高前牛,吃喝不愁;后牛前高,缺吃没烧。 看看,这是不是很有趣,很好玩,但又很无厘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