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病 本病是由虱寄生于人体而叮咬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根据的寄生部位和生活习性不同可分为头虱、体虱和阴虱三种。表现为皮肤瘙痒及由搔抓所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如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脓皮病等,或有丘疹、荨麻疹等。可发现虱或虱卵。 灭虱酊 【组成】百部150g,硫黄10g,苦参15g,地肤子10g,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将诸药加入白酒中浸泡3天后备用。用时应将头发剃去烧毁,外涂灭虱酊,每日2~3次。 【功效】头虱。 【出处】《皮科易览》 加减解毒化湿汤 【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2g,丹皮10g,赤芍10g,土茯苓g,生甘草10g,黄连6g,白芷10g,公英10g, 【制用法】水煎服。须剃发。外用灭虱酊。 【功效】头虱经久不愈,抓破染毒成脓,或成疖肿;或有肿疱者。 【出处】《皮科易览》 银杏无忧散 【组成】水银(铅制)、轻粉、北杏(去皮尖捣膏)、芦荟、雄黄、狼毒各10g,麝香1g, 【制用法】除水银、杏仁膏外,共研,筛细,再加入水银、杏仁膏研匀,先以石菖蒲煎水洗患处,再用冷水调搽之。 【功效】虱病。 【出处】《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止痒酊 【组成】蛇床子、百部各25g,50%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将前2味药加入酒精中浸泡24小时,过滤即成。用时取药液外擦 【功效】虱病及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结节性痒疹等。 【出处】《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除虱酊 【组成】百部250g,烟叶6g,白果仁10g,芦荟6g,白酒500毫升 【制用法】将诸药加入白酒中浸泡3天,过滤备用。用时取除虱酊外涂患处,每日2次。 【功效】阴虱 【注意事项】用药前应剃去阴毛并烧毁。夫妻双方应同时治疗。病者的内衣、内裤等贴身衣物,应彻底消毒。 【出处】《皮科易览》 加减消肿解毒汤 【组成】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银花10g,连翘12g,生甘草10g,黄连6g,地丁12g,白茅根30g,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阴虱搔抓不洁,皮肤焮肿,染毒成脓,附近脊核肿大。 【出处】《皮科易览》 百部酊 【组成】百部40g,70%酒精或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将百部浸泡于酒精或白酒中,24小时后过滤备用。用时取百部酊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续3日,第4~5日再用温醋涂搽,以达破坏虱卵之目的。 【功效】头虱、阴虱。 【出处】经验方 番椒方 【组成】番椒30g, 【制用法】上药水煎洗局部。 【功效】阴重。 【出处】《民间方》 虫咬皮炎 本病由感受虫毒而发。常由某些昆虫如臭虫、跳蚤、蚊、蜂、蜈蚣、隐翅虫等叮咬所致。其皮疹多见于暴露部位,可为小出血点,丘疹、风团等,常可在皮疹中央见虫咬痕迹,有不同程度的痒或痛感。隐翅虫线状皮炎表现为线状或条状的红肿,上有密集排列的小丘疹、水疱、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马齿苋方 【组成】洗净鲜马齿苋适量白矾少量 【制用法】将上述药物放乳钵内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新药。 【功效】蝎蛰。 【出处】《民间方》 桑柴灰方 【组成】桑柴灰、白矾各适量 【制用法】将桑柴灰水煎数沸,过滤浓汁,调白矾涂患处。 【功效】壁虎咬伤。 【出处】《民间方》 除毒汤 【组成】连翘12g,公英12g,半枝莲、马齿苋各15g,丹皮、野菊花、牛蒡子、生甘草、栀子各10g,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虫咬皮炎 【出处】经验方 清热解毒方 【组成】银花、公英各30g,甘草15g,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虫咬皮炎。 【出处】《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雄黃细辛方 【组成】雄黄、细辛等量 【制用法】2味药研末,冷开水调敷患处。 【功效】蜂或蜈蚣咬伤。 【出处】《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简编》 隐翅虫皮炎方 【组成】苦参30g,连翘15g,野菊花15g,地肤子30g,紫背天葵15g,蛇床子15g,白鲜皮15g,蒲公英30g,甘草30g, 【制用法】熬水外洗患处,或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4次。 【功效】隐翅虫皮炎 【出处】《百病良方》 季德胜蛇药片 【组成】季德胜蛇药片(每片0.3g,)6~8片 【制用法】用10毫升冷开水,将药片调成糊状涂患处,半小时涂1次 【功效】隐翅虫皮炎。 【出处】《百病良方》 茶叶单方 【组成】茶叶6g, 【制用法】将茶叶泡水洗或搽患处。 【功效】各种昆虫咬伤。 【出处】《中国民间小单方》 白酒单方 【组成】白酒50g, 【制用法】将白酒在杯中加热,外擦患处。 【功效】蜂蛰伤。 【出处】《中国民间小单方》 芙蓉野菊方 【组成】芙蓉叶60g,野菊花叶60g, 【制用法】将2药共捣碎,用麻油调敷患处。 【功效】蜂叮、蚊、虱咬伤。 【出处】《偏方妙用》 一黄柏水 【组成】黄柏3~5g,元明粉3g, 【制用法】上方煎水,待冷后湿敷局部。每日4~6次,每日1剂。 【功效】睑部隐翅虫皮炎。 【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7(2):26 二灵芷汤 【组成】五灵脂15g,白芷15g,威灵仙、吴茱萸、防己各15g,细辛8g,浙贝母10g,鲜半边莲100g,(或干品25g,) 【制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冲入米双酒100g,煎熬10分钟,待悄暖后,先服一半,4小时后,再服余下的一半。 【功效】蜈蚣咬伤。 【出处】经验方 三蜈蚣樟酊方 【组成】蜈蚣3~4条雄黄粉30g,樟脑20g,冰片5g,人造牛黄5g,75%酒精500毫升 【制用法】将蜈蚣浸入酒精中2~3周后,滤出蜈蚣,再加雄黄、樟脑、冰片、人造牛黄即可。用前摇匀。轻者用棉球蘸药外搽,日3~4次;重者以药液棉球敷患处,1日2次。 【功效】蠓咬皮炎。 【注意事项】搽药越早越好。本药万不可内服及误人眼内。孕妇忌用。 【出处】湖南柿竹园工程井巷指挥部卫生所王绍明验方 四七叶一枝花方 【组成】七叶一枝花2000g,50%酒精适量 【制用法】将七叶一枝花研粉,用50%酒精1000毫升浸泡3天取出浸液,再用50%酒精1000毫升浸药渣3天,取出2次浸液合并、过滤,再加适量50%酒精制成10%(及20%)七叶一枝花酒精溶液(pH值为7.0)。外搽,日数次。 【功效】毛虫皮炎和蜂蛰。 【注意事项】宜先用胶布或膏药反复贴揭患处,以去毒毛。 【出处】经验方 五独头大蒜方 【组成】独头大蒜1枚 【制用法】将蒜捣烂敷于被咬伤的部位。 【功效】蜈蚣咬伤。 【出处】《民间方 六凉血清心汤 【组成】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莲子心6g,半枝莲10g,连翘12g,生川军(生大黄)10g,生甘草10g,水牛角粉6g,(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虫咬皮炎毒邪内侵,燔灼营血。证见叮咬之处疼痛难忍,焮肿起疱,伴口渴心烦,躁扰不宁,壮热谵妄,二便秘结,舌绛脉数。【出处】经验方 七除湿通络汤° 【组成】羌活10g,当归15g,茵陈12g,苍术10g,泽泻10g,黄柏10g,络石藤15g,六一散10g,(包煎)车前子10g,(包煎)防己15g,忍冬藤15g,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松毛虫皮炎骨关节型,证见恶寒发热,倦怠乏力,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出处】经验方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
|
来自: 崔m95b7p4dpv0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