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PT 53页)(很好)
2020-01-25 | 阅:  转:  |  分享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应决定是否对它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其决定形成
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4.4.3信息交流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
理体系的主动的外部联络行政部向工程施工商发出环境要求,环境监测,消防验收等.被动的接收、处理、回复相关方环境抱
怨4.4.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形式1、会议。2、签署发放文件。3、
电话、网络、提案、通告、通讯传真.联络书。4、教育培训活动。5、报表。6、日常管理性监测等有形的管理活动和评审活动。内
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1、法律、法规等对环境的要求。2、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针、管理方案。3、公司的质量/环境
体系的监测、审核、管理评审的结果。4、废水、废气、噪声监查结果。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策划结果。6、日常检查的结果。7、
公司的环境绩效及环境改进情况、环境事故等。8、相关方的抱怨、质量投诉及要求.9、供方质量及环境审核的结果。外部信息交流
当相关方对公司的环境体系提出查询或要求时相关方环境抱怨的处理客户产品有环保要求时行政部负责向工程施工商发出《入厂工程施工环保
作业规范》明确环境要求行政部负责向车辆发出环保要求采购部向材料运输商发出《入厂车辆环境管理规范》或《来厂须知》采购部负责供方环
境调查及向重点供方施加环境影响环境方针以适用的方式(如:宣传栏/单,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客户或相关方向公司素取重大环境因素信息时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书面的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方针、目标和指标;范围的描述;EMS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
用的描述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组织决定的与重大EA相关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方面的
文件与记录。组织4.4.5文件控制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便:a)在
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
c)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d)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作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作出适当的标识。4.4.6运行控
制识别出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对上述活动制定计划,确保其在规定的程序下运行程序应涵盖会导致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所
有狀况;规定运行标准;对组织所用产品和服务中可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程序。
将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依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运行控制是环境管理体系实际运作过程,控制的对
象是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控制程序●废弃物管理程序●化学品管理程序●
资源、能源消耗管理程序●新、改、扩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的作业指导书。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紧急状态一览表》规定响应措施-------应急准备应对
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应定
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试验/演习/内审等.)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可行时,组织还应定
期试验上述程序(试验/演习)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定期)监视和测量。
监测设备应校准并维护,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4.5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环境绩效(水、气、声)运行控制(日
常)1)水、气、声、渣的排放情况.2)电、办公用纸
、原材料、油料的消耗情况3)化学危险品使用及保管情况.
4)消防设施等应急准备情况,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运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5)培训效果等.目标和指标的
符合情况三级监控机制一.4.5.1监视和测量和4.5.2合规性评价二.4.5.5内部审核三.4.6管理评审定
期评价适用的法律要求的遵守情况;保存定期评价的记录;定期评价适用的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可将此评价与上述的评价合并,
也可单独建立程序;保存定期评价的记录;
4.5.2合规性评价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4.5.3不符合,纠正措施与
预防措施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识别和纠正不
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b)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c)评价采取预防措
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的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d)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的有效性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环境不符合信息的来源
可含:●管理评审中的不符合●相关方的投诉●监测与测量(标准4.5.1/4.5.2)时发生的不符合/●紧急事故(包括重大的环
境事故)●与法规或本公司EMS要求的基准值不符合,且无改进实施计划的项目,EMS文件规定与ISO标准不符合。●内、外部环境体系
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管理者代表收到各部门的不符合信息或日常监控时发现的不符合.?标识、存放、保护、检索、存留和处置。
4.5.4记录---附录A5.4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字迹清楚标识明确,追溯?活动、产品、服务保存和管理?便于查阅、防损
、防变质、防遗失保存期限?规定并记录证实对EMS及本标准的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实现的结果环境记录可包括:附录A5.41
)抱怨记录;2)培训记录;3)过程监测记录;4)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5)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6)偶发事件报告;7
)应急准备试验记录;8)审核结果;9)管理评审结果;10)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11)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1
2)重要环境因素记录;13环境会议记录14环境绩效信息;15)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16)和相关方的交流。目的?
决定EMS是否:符合预定安排和要求正确的实施与保持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内审计划的依据?含时间表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以
前审核的结果程序应包涵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实施审核、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审核员的选择及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
4.5.5内部核审定期审核组织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ISO14001内部审核的一般顺序制订《年度审核计划》例
行审核准备现场审核编制《内审不符合项报告》纠正/预防措施执行跟踪全面汇总分析、编制《内审报告》编《内审检查表》,《内审计
划》、组成审核组首/末次会议召开、搜集各部门的客观证据原因分析、制定并执行纠正预防措施纠正及预防措施执行跟踪验证编制评
价体系三性的分析报告并输入管理评审4.6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定期评审评审EMS确保:EMS持续的适用性、充分性
与有效性确保过程收集到必要信息 提供管理者进
行秤审管理评审记录应予保存指出变更可能的需求EMS审核的結果以变化的客观环境
为依据持续改进的承诺方针目标/指标EMS◆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9项)a)内部审核和
合规性评价的结果;b)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投诉;c)组织的环境绩效;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f)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g)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
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h)改进建议I)评审应包括评价对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改进的机会和修
改的需求。◆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若而做出的,与
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环
境方针目标/指标EMS本标准有以下要素要求建立程序(12PCS)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与其他
要求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多个)4.4.7应
急准备和响应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
.5.5内部审核ENDTHANKYOU!QandE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及使用指南2004年11月15日发布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
使用指南ISO14001:2004标准结构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4.3策划(PLAN)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
它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实施与运行(DO)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
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4文件4.4.5文件控
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CHECK)4.5.1监视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5内部
审核4.6管理评审(ACTION)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D-C-A)4.2.环境方针4.3.策划(PLAN
)实现方针的计划安排和重点要求4.4.实施与运行(DO)实施计划并实现方针的相关要求4.5.检查(CHECK
)通过检查和纠正保证实施过程不偏离评审所规定的方向4.6.管理评审(ACTION)通过评审实现方针中有关持续改进的承若
.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管理评审检查持续改进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
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的,或能
够施加影响的哪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建立、
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性;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3)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本标准
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够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运行场所和条件等因素。
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资料性的指南。2.引用标准无规范性使用文件3.定义3.1审核员audit
or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19000-2000,3.9.9]3.2持续改进con
tinualimprovement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反复发生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
环境方针(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的全面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下列定义适用于
本标准:3.定义3.3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5)的原因
所采取的措施。3.4文件documen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
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注2:根据GB/T19000-2000中3.7.2条改写。
3.5环境environment组织(3.16)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
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3.6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aspect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3.5)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7)的环境因素。3.7环境影响environmen
tal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EMS)组织
(3.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3.11),管理环境因素(3.6)。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
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
(3.19)、过程和资源。3.9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objective与组织(3.16
)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3.10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performance
组织(3.16)对它的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
,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3
.11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总体意
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3.1
2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target由环境目标(3.9)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
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3.13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4内部审核internalau
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
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只要与被审核的活动无关,就可以被视为独立的。3
.15不符合non-conformity未满足要求。[GB/T19000-2000
,3.6.2]注:此术语在GB/T19000-2000中为“不合格”3.16组织organizat
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
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
.17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1
8污染预防preventionofpollution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
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
染物预防可包括源的减少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恢复、再循环、回收和处理。3.
19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
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根据GB/T19000-2000中3.4.5条改写。3.20记录reco
rd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根据GB/T19000-2000中
3.7.6条改写。请各位思考本标准哪些要素要求建立程序文件?环境管理
体系要求(4.1---4.6共18个要素)4.1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1.
公司地址2.公司纳入认证的部门或区域3.产品范围{}范围你知道本公司的环境方针是什么吗?4.2环境方针最
高管理者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
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文件化、实施、保持传达到全体员工包括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所
有人员为公众所获取环境方针具管理职责的一人或一群人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活动
产品服务识别更新环境因素能够控制能够施加影响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判定新产品
新制程新法规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重大环境因素体系覆盖范围内包括计划中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标准)与体系覆盖范围内中环境因素相关的其他要求专业规范非法规性
质的指导文件相关方的要求等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活动产品服务确定如何作用于环境因素建立、实施和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适用的法律及其他要求理解要点“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所在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
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其他要求”——如产业实施规范、与官方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发
布的规定、通知、标准、行业设计规范)及相关方的要求等。。组织还应建立获得上述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包括对变动信息的跟踪。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各相关部门层次与环境方针相一致污染预防的承诺法律及其它要求(前提条件)
重大环境因素技术方案、财务、运行、经营要求相关方的观点目标指标考虑组织建立、保持文件化具体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环境方案职责规定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修订方案的时机新的开发新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新法规目标和指标修订确定方法和时间表有关职能层次组织建立、保持一个或多个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提供资源指定专门管理者代表人、财、物、技能、技术、时间实施、保持EMS明确规定:作用、职责、权限确保按ISO14001建立、实施与保持EMSEMS运行情况-向最高管理者汇报-提供EMS改进依据规定文件化传达作用、职责、权限有效的EMS管理者你知道本公司的环境管理者代表是谁吗?可以有几个环境管理者代表?4.4.2能力、培训与意识组织确定培训需求工作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胜任工作能力符合方针和EMS的重要性;实际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执行方针、程序和其它要求(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作用与职责;偏离程序的后果。有关的职能与层次的人员意识:建立并保持程序工作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应具备教育、培训或工作经验是否应包含对供方的培训?
献花(0)
+1
(本文系lizhyhappy首藏)